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3202)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粲陈小玲陈东于俊杰芦志龙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科技大学广西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异源
  • 1篇异源表达
  • 1篇培养条件优化
  • 1篇纤维素
  • 1篇纤维素酶
  • 1篇酶活
  • 1篇菌株
  • 1篇菌株筛选
  • 1篇杆菌
  • 1篇大肠杆菌

机构

  • 1篇广西科学院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1篇陆琦
  • 1篇吴仁智
  • 1篇张同存
  • 1篇陈英
  • 1篇黄俊
  • 1篇芦志龙
  • 1篇于俊杰
  • 1篇陈东
  • 1篇陈小玲
  • 1篇张粲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复合木质纤维素酶菌株筛选及其培养条件优化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富集培养、平板初筛、平板点接,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批产木质纤维素酶系较全的菌株,经摇瓶复筛验证确定26-6为出发菌株。该菌经PDA平板菌落形态观察、孢子扫描电镜观察以及ITS序列片段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草酸青霉组菌株,并命名为Penicillium oxalicum EH26-6。随后对菌株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最佳产酶条件:玉米芯为碳源,玉米浆干粉为有机氮源,初始pH5.0,温度30℃,接种量10%。本研究为低成本生产复合纤维素酶系的生产提供一个备选菌株。
于俊杰赫荣琳武改红张粲陈树林张同存
产纤维素酶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和酶的表达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使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具备生产纤维素酶的能力,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KC-001克隆碱性纤维素酶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后连到载体pET-22b,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对工程菌进行表达优化并分析纤维素酶酶活。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工程菌能生产分子量约39 kD的纤维素酶,在培养温度20℃、摇床转速170 r/min、IPTG终浓度0.01 mmol/L的条件下,纤维素酶的产量最大;在酸性条件下,细胞内和细胞外的滤纸酶活力(FPA)分别为5.78 U/mL和1.13 U/mL,在碱性条件下检测不到滤纸酶活。显然,重组纤维素酶仅在酸性条件下有活力。
陈小玲芦志龙吴仁智陈英黄俊陆琦陈东
关键词:纤维素酶大肠杆菌酶活异源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