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8-4-59)
- 作品数:2 被引量:52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兴鹏陈越渠宋丽文陶万强关玲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生长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0年
- 为促进蠋蝽规模化养殖,在室内测定不同宿主植物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的影响,并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S(t)=exp(-btc)拟合蠋蝽若虫在不同饲养密度下的存活率曲线。结果表明:蠋蝽若虫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和成虫生殖力因不同的饲养条件而异。宿主植物为榆树幼苗时,蠋蝽若虫存活率最高,平均为82.09%;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存活率最低,平均仅达16.38%。不同宿主植物对若虫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而无宿主植物时若虫发育历期延长。不同宿主植物对蠋蝽成虫生殖力影响显著,宿主为榆树时成虫产卵量最大,平均每雌产卵量可达330.89粒,无宿主植物时产卵量仅为96.64粒。以榆树作为宿主植物,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存活率影响较大,较低密度饲养时,其存活率差别不大,均达85.56%以上;但饲养密度超过每罩40头时,其存活率显著降低。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若虫各龄发育历期的影响无规律。不同饲养密度对蠋蝽生殖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密度过高或过低都显著降低其生殖力。
- 宋丽文陶万强关玲李兴鹏陈越渠
- 关键词:宿主植物饲养密度存活率生殖力
- 蠋蝽抗寒性对快速冷驯化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被引量:25
- 2012年
- 快速冷驯化可以提高某些昆虫的耐寒性.为了探讨不同冷驯化诱导温度对蠋蝽抗寒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以室内人工饲养的第3代蠋蝽成虫为对象,利用热电偶、液相色谱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了经15、10、4℃冷驯化4 h和梯度降温(依次在15、10、4℃各驯化4 h)冷驯化后,蠋蝽成虫过冷却点、虫体含水率及小分子碳水化合物、甘油和氨基酸含量,及其在不同暴露温度(0、-5、-10℃)下的耐寒性.结果表明:处理后暴露在-10℃时,梯度处理组和4℃冷驯化处理组的蠋蝽成虫存活率为58.3%,其他处理组及对照组(室温饲养)的存活率显著降低,平均为8.9%;梯度处理组与4℃冷驯化处理组蠋蝽成虫过冷却点平均为-15.6℃,比其他处理平均降低1.3℃;各处理虫体含水率无显著差异,平均为61.8%;与其他各组相比,梯度处理组和4℃冷驯化组蠋蝽成虫的葡萄糖、山梨醇和甘油含量分别增加2.82、2.65和3.49倍,丙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分别增加51.3%和80.2%,海藻糖、甘露糖和脯氨酸含量分别下降68.4%、52.2%和30.2%,而果糖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快速冷驯化对蠋蝽成虫具有临界诱导温度值,梯度降温驯化不能在快速冷驯化的基础上提高蠋蝽成虫的抗寒性.
- 李兴鹏宋丽文张宏浩陈越渠左彤彤王君孙伟
- 关键词:抗寒性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