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6034)

作品数:19 被引量:51H指数:4
相关作者:孙立成高菲刘靖宇田道贵孙波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核科学技术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主题

  • 11篇两相流
  • 6篇管径
  • 6篇大管径
  • 5篇竖直
  • 5篇空泡份额
  • 5篇光纤
  • 5篇光纤探针
  • 4篇泡状流
  • 4篇两相流动
  • 2篇摇摆
  • 2篇熔盐堆
  • 2篇受力
  • 2篇探针
  • 2篇气泡
  • 2篇气液两相流
  • 2篇光学探针
  • 1篇摇摆条件
  • 1篇摇摆运动
  • 1篇圆管
  • 1篇升力

机构

  • 20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3篇孙立成
  • 2篇阎昌琪
  • 1篇王鑫
  • 1篇幸奠川
  • 1篇高菲
  • 1篇曹夏昕
  • 1篇孙波
  • 1篇田道贵
  • 1篇刘靖宇
  • 1篇李常伟
  • 1篇孙波

传媒

  • 8篇原子能科学技...
  • 4篇核动力工程
  • 2篇化工学报
  • 2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应用科技
  • 1篇核技术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中国核学会2...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1篇2013
  • 7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竖直窄矩形通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的流型进行有效的识别,为在不可视或不能进行摄影测试技术特殊情况下提供了有效识别方法。通过可视化观察发现,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流型主要有泡状流、弹状流、搅混流和环状流。采用小波分析法给出了4种流型的功率密度图,并结合每种流型的特征及压差波动特性,对每种流型的频率分布范围及最大能量分布范围给出了界定。因此,利用频率分布特征值及最大能量分布值可对流型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判定。
李常伟曹夏昕孙立成阎昌琪
关键词:小波分析流型
竖直较大管径内气液两相流截面含气率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截面含气率是气液两相流动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之一。在大管径流道内的气液两相流,弹状流难以形成,与常规通道相比,其流型特征明显不同。适用于常规通道截面含气率的一般计算方法,对于大管径流道而言,其适用性也较差。本文通过研究较大直径圆管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过程,寻找适合于过渡尺寸流道内两相流动截面含气率的计算方法,从而建立起完整的、针对各个尺度范围内截面含气率的计算方法。实验选圆管直径为50 mm,介于常规通道和大通道之间;以空气和水作为工质,气相、液相折算速度的范围分别为0.05-2.0 m/s及0.01-2.0 m/s。首先利用获得的截面含气率实验数据,对适用于常规通道和大通道的截面含气率计算模型进行了评价;然后通过分析几类漂移流模型计算方法的分布系数和漂移速度的变化规律,解释了Hibiki-Ishii、Kataoka-Ishii、Kawanishi等几个模型计算误差较大的原因。
孙波孙立成刘靖宇田道贵
关键词:截面含气率两相流
气溶胶取样测试技术研究与实验验证被引量:4
2013年
气溶胶过滤效率是衡量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以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研制为背景,针对高温空气和水蒸汽混合介质条件下的固体粒子气溶胶取样及测试技术进行研究,解决了水蒸汽存在条件下气溶胶的取样测量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完成了一套可用于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气溶胶过滤效率检测的取样测试系统.通过多角度对比和实验分析,最终确定了采用疏水性聚四氟乙烯滤膜能够满足混合气体的采样需求.此外实验中发现滤膜的吸湿性和静电效应对测量的准确性影响较大,而采用滤膜恒重和使用铝箔纸的方法能有效解决该问题,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取样测试回路的实验验证,并对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证明了本套系统能够满足实验需求.
张娜娜谷海峰王军龙周艳民
关键词:不确定度
倾斜、摇摆条件下泡状流空泡份额特性研究
以空气和蒸馏水为工质,通过实验比较了倾斜和摇摆条件下竖直上升圆管内(内径50mm)空泡份额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低含气率时摇摆运动对空泡份额的影响与倾斜状态明显不同。流动条件相同时,管道倾斜时空泡份额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减小...
幸奠川孙立成阎昌琪
关键词:摇摆运动空泡份额
文献传递
钍基熔盐堆旋叶式气水分离器工作原理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熔盐堆脱气系统中旋叶式气泡分离器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对照实验现象和数值模拟得到的流场分布,对气泡汇集、聚合和最终气芯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在搅浑叶片的导流作用下会形成一种存在较大径向压力梯度的旋转流动,且径向压力梯度提供的向心力大于流体旋转运动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水流中的气泡流向分离器中心;分离器中心区域的径向压力梯度很大且气泡相对运动速度很低,满足气泡发生聚合的条件,因而汇集到中心的气泡会聚合并最终形成稳定的气芯,从而实现对流体中气相的连续分离。
王建军孙立成蔡报炜张娜娜阎昌琪
倾斜圆管内泡状流空泡份额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光纤探针测量方法对倾斜圆管(内径为50 mm)内空气-水两相泡状流空泡份额分布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截面平均空泡份额随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倾斜角度大于5°时减小速率明显减慢;竖直条件下空泡份额径向分布呈"马鞍形",即空泡份额除在近壁区出现峰值然后迅速降低到最小值外,在其他区域几乎不随位置发生变化;倾斜条件下气泡明显向上壁面聚集,中心线上方近壁区空泡份额峰值增加,中心线下方近壁区空泡份额峰值被削弱,倾斜角度较大时甚至消失。
幸奠川孙立成阎昌琪王鑫孙波
关键词:光纤探针泡状流
摇摆对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摩擦压降特性影响
2013年
本文以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摇摆工况对两相流动摩擦阻力特性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改变摇摆周期对窄矩形通道内两相流的瞬态摩擦压降波动幅值的影响很小,只是改变了其瞬态摩擦压降变化频率,对其平均摩擦压降无影响。同时,采用L-M法对比分析摇摆与静止条件下的φl2(φ2g)-X变化曲线发现,摇摆状态下窄矩形通道内的两相摩擦压降可采用静止条件下φl2(φ2g)-X变化曲线进行计算。
李常伟曹夏昕孙立成金光远
关键词:两相流
漂移流模型在大管内气液两相流动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光纤探针测量方法对垂直上升管中空气-水两相流动的局部截面含气率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选用的管径为100mm,气相、液相表观速度的范围分别为0~0.1m/s和0~1.0m/s。在对光纤探针法的测量精度进行评价和标定基础上,利用实验获得的截面含气率和气泡速度径向分布信息,得出了分布参数与漂移速度,在此基础上对几类漂移流模型进行评价,发现漂移速度的计算方法不同是导致几类模型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综合比较结果表明,Hibiki-Ishii(2003)漂移流模型计算截面含气率具有较高的精度。
孙波孙立成幸奠川田道贵刘靖宇
关键词:大管径光纤探针两相流含气率
光纤探针方法测量界面面积浓度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光纤探针测量方法对垂直上升管中空气-水两相流动的界面面积浓度(IAC)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实验选用的管径为50mm,气相、液相折算速度分别为0.01~1m/s和0~1m/s。通过高速摄影获取的影像数据对光纤探针法的测量精度进行评价和标定,获得IAC径向分布。利用IAC数据对几类IAC计算模型进行评价,基于截面含气率变密度模型给出平均IAC与中心截面含气率的关系式。通过与其他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表明新关系式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孙波孙立成田道贵刘靖宇金光远
关键词:光纤探针两相流
较大管径中两相流动漂移流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漂移流模型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模型,在反应堆热工水力及安全分析,特别是在空泡份额的计算方面,应用非常广泛。针对不同的通道及流型,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基于漂移流模型的计算方法。通过较大通道中两相流动过程的实验研究,对5种空泡份额计算模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常规通道的Hibiki-Ishii模型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为14.1%。结合对气泡运动过程的研究,发现在〈Jg〉β<0.027区,分布参数C0<1,据此,给出了在较大管径通道中计算精度更高的模型关系式。
田道贵孙立成刘靖宇孙波
关键词:空泡份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