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353)

作品数:24 被引量:112H指数:6
相关作者:周广东曹谊林刘伟崔磊吕晓杰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软骨
  • 10篇细胞
  • 10篇骨髓基质
  • 8篇基质
  • 8篇干细胞
  • 6篇体外
  • 6篇基质细胞
  • 5篇软骨细胞
  • 5篇软骨组织
  • 5篇基质干细胞
  • 5篇骨髓
  • 5篇骨髓基质干细...
  • 5篇骨细胞
  • 5篇骨组织
  • 5篇分化
  • 4篇增殖
  • 4篇软骨组织工程
  • 4篇骨髓基质细胞
  • 4篇骨组织工程
  • 3篇软骨分化

机构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组织工...

作者

  • 23篇周广东
  • 21篇曹谊林
  • 12篇刘伟
  • 9篇崔磊
  • 6篇吕晓杰
  • 6篇张路
  • 5篇刘天一
  • 4篇李琼
  • 4篇刘伟
  • 3篇刘霞
  • 3篇王晓云
  • 3篇张文杰
  • 2篇蒋婷
  • 2篇晏丹
  • 2篇陈付国
  • 2篇马晓荣
  • 2篇魏娴
  • 2篇武晓莉
  • 2篇刘凯
  • 2篇苗春雷

传媒

  • 5篇组织工程与重...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实用美容...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整形再造外科...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esenPRO RS Medium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MesenPRO RS Medium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MesenPRO RS Medium与DMEM+10%FBS两种培养基培养人脂肪干细胞,比较两者在细胞形态、体外增殖能力、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CFU-F)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的差异。结果MesenPRO RS Medium培养的人脂肪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形态,在增殖速度、细胞集落,以及成脂、成骨及成软骨能力等方面均优于DMEM+10%FBS。结论MesenPRO RS Medium是人脂肪干细胞优良的培养基。
蒋婷张莹莹刘伟刘伟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培养基分化潜能
不同比例的PLA-PGA支架对软骨细胞复合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经聚乳酸(PLA)包埋后的不同比例PLA-聚羟基乙酸(PGA)组织工程支架对软骨细胞复合的影响及原因。方法分离培养小猪软骨细胞,并以5×107cells/mL的密度接种在经PLA包埋的不同比例PGA-PLA支架材料上,4h后检测软骨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流失率,24h后检测软骨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粘附率,并对支架材料进行电镜扫描,分析原因。结果随着支架材料中PLA比例的提高,软骨细胞的接种流失率上升,支架材料的接种负荷下降,24h时软骨细胞粘附率无明显差异。扫描电镜证实其原因。结论PLA包埋的PGA支架材料会降低对软骨细胞的接种负荷,但细胞粘附率无变化。
张路李琼周广东邓丹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粘附率软骨细胞
骨髓基质干细胞软骨化诱导过程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动态性变化
2009年
目的:根据软骨细胞外基质的成分不同,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三种类型。用骨髓基质细胞构建的软骨组织到底是哪一种类型或者更偏向于哪一种类型的软骨是一直被问及的问题。方法:本实验利用组织学的方法对用羊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构建的不同时间点的组织工程化软骨进行了分类和评价。结果:经组织学染色发现:在诱导的初期(第一周)组织更偏向于纤维软骨,而从第二周开始组织逐渐向透明软骨转化,至第4周逐渐形成成熟的透明软骨样组织。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软骨形成过程中细胞外基质呈动态性变化。
张路李琼马晓荣周广东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外基质
体内外环境对组织工程软骨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在体、内外环境中力学性能及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微环境对组织形成的影响,为工程化软骨构建提供适当参数。方法体外培养扩增人胎儿关节软骨细胞,取第2代细胞以6×10^7个细胞/ml密度接种到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olyglycolicacid/Polylacticacid,PGA/PLA)材料制成的圆柱形三维支架上,常规体外培养4周后,分为体内组(C、D组)和体外组(A、B组),C、D组植于裸鼠皮下,A、B组继续常规培养液培养,于6、12周后取材,以正常软骨作为对照,行大体观察,以及组织学、组织化学、生物力学、超微结构等检测。结果A、B、C、D4组均形成大体形态良好的透明软骨样组织。C、D组软骨呈乳白色,表面光滑,超微结构上胶原纤维排列致密而有规则,可形成有横纹的粗大胶原纤维,类似正常成人软骨;A、B组颜色偏黄,表面略粗糙,外观及超微结构近似半透明的胎儿关节软骨。工程化软骨植入体内12周后压缩弹性模量及胶原直径分别为(38.28±3.95)MPa和(41.58±2.78)nm,明显优于体外同时期组的(4.12±0.63)MPa和(15.83±1.70)nm(P〈0.01)。结论组织工程软骨的结构和功能在体内环境逐步成熟,体内组软骨超微结构上能形成粗大胶原纤维网络,胶原的交联增强可能是其力学性能较体外组明显提高的重要原因。
晏丹周广东曹谊林刘伟张文杰
关键词:软骨生物力学
构建组织工程化耳廓软骨修复体被引量:2
2008年
因先天性小耳畸形、外伤、肿瘤造成的外耳缺损或缺失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目前治疗的手段主要是采用切取的自体肋软骨,并对其雕刻成型重建患耳。但其不同程度的存在耳廓造型不一,供区继发缺损等问题。组织工程技术嘲的出现无疑为无(微)创修残补缺提供了可能。目前的软骨组织工程技术主要是利用自体软骨细胞或成体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接种在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可降解支架上,通过特定的培养构建方法,最终形成软骨组织以修复缺损。
张路周广东曹谊林
关键词:耳廓软骨组织工程化修复体先天性小耳畸形自体软骨细胞自体肋软骨
软骨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体外构建软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2004年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软骨细胞提供的软骨微环境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体外构建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将体外分别培养扩增的猪BMSC与耳软骨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9:1,8:2),均以5.0×107/mL的细胞终浓度接种于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GA/PLA)支架作为共培养组,以相同终浓度的单纯软骨细胞和单纯BMSC分别接种作为阳性及阴性对照,以20%上述浓度的单纯软骨细胞接种作为低软骨细胞浓度对照。各标本于体外培养4周时取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以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对新生软骨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各组细胞均与材料粘附良好。8:2共培养组及阳性对照组在体外培养4周时,外观已类似软骨组织并基本保持了材料的大小和形状,组织学显示有较连续的成熟软骨形成,免疫组化也均显示有大量Ⅱ型胶原分泌。9:1共培养组在培养过程中稍有缩小和变形,组织学上仅在培养物的边缘可见到连续的软骨样组织。阴性对照组明显皱缩变形,组织学未见成熟软骨陷窝。低软骨细胞浓度组复合物明显变薄,只在局部形成了不连续的软骨组织,新生软骨量明显少于共培养各组及阳性对照组。结论软骨细胞能够提供软骨微环境诱导BMSC成软骨分化并形成软骨,20%浓度的软骨细胞已能够达到良好的诱导效果。
苗春雷周广东刘天一王晓云崔磊刘伟唐胜建曹谊林
关键词:软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共培养软骨缺损
原代脂肪基质细胞增殖前后细胞表面标志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抽吸术采集的脂肪颗粒经消化清洗贴壁生长的人脂肪基质细胞增殖前后的形态和表面抗原表达的变化。方法吸脂术获得脂肪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分离、接种培养皿,贴壁后采集的细胞和原代细胞增殖80%融合后采集的细胞,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105、CD166、Stro-1、CD29等表面标志的变化。结果CD29在原代细胞增殖前后无明显变化,保持极高的阳性率;Stro-1在原代细胞增殖前后无明显变化,保持较低的阳性率;CD105、CD166阳性率显著增加。结论脂肪基质细胞原代培养增殖前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提取的脂肪基质细胞的原始情况,经过原代培养增殖后部分干细胞相关的抗原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刘凯吕晓杰周广东李纲崔磊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脂肪基质细胞细胞增殖细胞表面标志脂肪颗粒吸脂术抽吸术
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软骨定向诱导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种子细胞来源一直是限制软骨组织工程发展的瓶颈,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具有取材创伤小、增殖能力强及具多向分化潜能等优点,已逐渐成为软骨构建种子细胞的研究热点。其关键问题是如何获得大量纯化的BMSCs并在体外定向诱导为软骨表型的细胞。该文就BMSCs体外软骨定向诱导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应用BMSCs构建软骨组织提供参考。
刘霞周广东曹谊林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软骨分化
软骨细胞诱导骨髓基质细胞体内软骨形成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探讨软骨细胞在体内非软骨形成部位促进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向软骨分化并形成软骨的可行性。方法猪BMSCs与软骨细胞按一定比例(6∶4或7∶3)混匀,取2.5×107个混合细胞悬浮于0.5ml30%Pluronic溶液后注射到裸鼠皮下(n=6)。相同数量的单纯软骨细胞或BMSCs同样方法注射,分别作为阳性对照及阴性对照,0.75×107个软骨细胞同样注射作为低浓度软骨细胞对照。各组均8周后取材检测。结果混合细胞组及阳性对照组均形成了成熟的软骨。组织学可见成熟软骨陷窝、异染基质及Ⅱ型胶原表达。两组新生软骨糖胺多糖(GA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混合组平均湿重分别为(320±48)mg和(294±37)mg,均达到阳性对照组70%以上。BMSCs组仅形成了纤维性组织,低浓度软骨细胞组在局部形成了少量软骨,但新生软骨平均湿重低于阳性对照的30%。结论上述结果提示软骨细胞能诱导BMSCs在体内非软骨形成部位向软骨分化并形成软骨组织。
周广东王晓云刘天一苗春雷吕晓杰崔磊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软骨形成骨髓基质细胞BMSC混合细胞软骨组织
软骨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共培养构建软骨的体内评价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软骨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BMSC)共培养体外构建复合物体内植入形成成熟软骨组织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扩增猪BMSC,经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转染标记后,与猪关节软骨细胞按1:1比例混合,以5.0×10^7/ml的细胞终浓度接种于聚羟基乙酸/聚乳酸(PGA/PLA)材料支架作为共培养组,以相同终浓度的单纯软骨细胞和单纯BMSC分别接种PGA/PLA作为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各组标本均于体外培养2周后植于裸鼠皮下,8周后取材,通过大体观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糖胺聚糖含量测定、生物力学、组织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新生软骨组织进行全面评价。结果各组细胞均与材料黏附良好。体内植入8周后,共培养组及阳性对照组标本基本保持植入前的大小和形状,外观类似软骨组织,组织学显示两组均有连续的软骨陷窝样结构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有大量Ⅱ型胶原沉积。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共培养组的糖胺聚糖含量和弹性模量均达到软骨细胞构建软骨组织的80%以上。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EGFP标记细胞形成了软骨陷窝。阴性对照组标本的体积较植入前明显缩小,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均未见软骨样组织形成。结论软骨细胞与BMSC共培养构建的复合物植入体内后能继续形成成熟软骨组织,这表明植入体内后软骨细胞仍能保持对BMSC的诱导作用。
刘霞周广东吕晓杰刘天一张文杰刘伟曹谊林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软骨细胞软骨形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