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335030)

作品数:11 被引量:84H指数:4
相关作者:赵修建何鑫周学东刘保顺赵青南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基片
  • 2篇溶胶
  • 2篇锐钛矿
  • 2篇纳米
  • 2篇溅射
  • 2篇SIO
  • 2篇SNO
  • 2篇磁控
  • 2篇磁控溅射
  • 1篇电沉积
  • 1篇电沉积制备
  • 1篇电池
  • 1篇旋涂
  • 1篇旋涂法
  • 1篇氧化钛
  • 1篇乙烯
  • 1篇银纳米棒
  • 1篇溶胶-凝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锐钛矿型

机构

  • 1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赵修建
  • 5篇何鑫
  • 5篇周学东
  • 4篇赵青南
  • 4篇刘保顺
  • 2篇谢毅
  • 1篇徐慢
  • 1篇王鹏
  • 1篇陈甲林
  • 1篇李建庄
  • 1篇夏冬林
  • 1篇刘启明
  • 1篇张君
  • 1篇袁启华
  • 1篇倪佳苗
  • 1篇刘浩
  • 1篇肜建娜
  • 1篇张乃芝
  • 1篇周祥
  • 1篇赵小锋

传媒

  • 4篇材料导报
  • 2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制备锐钛矿TiO2溶胶水溶液被引量:3
2005年
利用过氧化的方法低温制备锐钛矿相TiO2溶胶水溶液,其制备过程由4个步骤组成:利用新制备的正钛酸沉淀得到过氧化钛溶液;利用氨水溶液沉淀过氧化钛得到过氧化钛水合物;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杂质NH4^+;得到的溶液于100℃下密闭加热5h得到最终产物。XRD和FTIR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此法在低温下合成稳定的锐钛矿型TiO2溶胶水溶液,而且在制备过程中不会引入任何杂质。TiO2溶胶水溶液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光催化降解丙酮来表征,结果表明其光催化表观反应速率常数相对P25大0.9×10^-3min^-1。
周学东何鑫刘保顺赵修建
关键词:锐钛矿
镀SiO_2膜玻璃基片上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SnO_2:Sb薄膜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镀有SiO2膜的钠钙硅玻璃基片上制备了Sb掺杂SnO2(antimony-dopedtinoxide,ATO)薄膜。研究了基板温度、基板输送速度和氮气流量对ATO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对薄膜的结构、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积温度为490℃以上时,薄膜主要以四方相金红石结构存在。随着基板输送速度的提高,薄膜择优取向由(110)转变为(200)。薄膜中掺杂的Sb以Sb5+的形式存在;当基板温度为530℃时,薄膜表面的C没有完全燃尽,以C-O形式存在于薄膜中。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随基板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具有(110)择优取向的薄膜的红外反射性能较好。
周祥赵青南王鹏赵修建
关键词:化学气相沉积
纳米TiO_2的表面能态及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过程的研究被引量:28
2006年
以液相法制备了水溶态纳米TiO2,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纳米TiO2的结构和组成作了细致分析。并对其紫外-可见光谱(UV-Vis spectrum)和荧光发光光谱(PL spectrum)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纳米TiO2呈现较好的锐钛矿型,平均粒径为5 nm。水溶态纳米TiO2由于吸附而在表面形成了Ti—OH和Ti—H2O的表面态,其能级位于其价带以上约0.6和0.54eV;500℃热处理后样品的表面吸附水基本消失,但OH-仍然存在,同时在纳米TiO2晶格中出现了氧空位,其能级位于价带以上3.13 eV。对于水溶态纳米TiO2,表面复合是电子-空穴对的主要复合过程;热处理后的样品,由于表面态遭到破坏,粒子半径变大,直接复合成为电子-空穴对的主要复合过程,同时还伴随有通过氧空位的间接复合和通过Ti—OH的表面复合。
刘保顺何鑫赵修建赵青南
关键词:表面态纳米二氧化钛
紫外光截止镀膜玻璃的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2006年
制备了摩尔比为1:1的TiO2和CeO2陶瓷靶材。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O2和Ar比例为5:95的混合气体中制备了玻璃基TiO2-CeO2薄膜。溅射过程中,工作气压保持在1.8Pa不变,玻璃基片温度从室温(RT)~220℃之间变化。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研究了薄膜的物相结构、表面组成、表面形貌和镀膜试样的紫外-可见光透过率。结果表明,薄膜表面结构平滑、致密,呈微小晶粒结构,薄膜中Ti和Ce仅以Ti^4+和Ce^4+的形式存在;随着基片温度升高,薄膜中的细小晶粒略有长大;TiO2-CeO2镀膜玻璃可以有效地截止紫外线。
赵青南倪佳苗张乃芝赵修建姜宏王桂荣
关键词:射频溅射基片温度
镀SiO_2膜玻璃基片上SnO_2∶Sb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表征被引量:7
2005年
用溶胶凝胶法在已镀SiO2膜的钠钙硅玻璃和没有镀SiO2的钠钙硅玻璃基片上镀制了锑掺杂摩尔分数为8.0%的二氧化锡薄膜。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下薄膜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673~823K范围内热处理60min时,薄膜以四方相金红石结构存在;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晶面衍射峰由宽化趋向尖锐,结晶逐渐完善;薄膜中的Sn以+4价的形式存在,掺杂的Sb以+5和+3价形式存在;当温度为673K和723K时,凝胶中的C没有完全燃尽,以C—O和CO形式存在于薄膜中。镀膜样品的可见光平均透过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热处理温度相同时,预先镀有SiO2膜的玻璃基片上制备的锑掺杂二氧化锡(ATO)薄膜的方块电阻较没有镀SiO2的小。
张君赵青南陈甲林赵修建
关键词:热处理温度溶胶-凝胶
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其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在外部电场诱导下,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具有与玻璃和晶体所不同的优良的光学性能。概述了几种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其掺杂机理,并由此讨论了采用这些方法制备的半导体微晶掺杂玻璃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
周学东刘浩刘启明赵修建
TiO_2薄膜超亲水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5年
TiO2薄膜在紫外光照射下所表现出来的超亲水性得到了国内外许多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简要介绍了TiO2薄膜材料的超亲水机理、制备方法及应用发展等,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简单评述了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周学东谢毅何鑫刘保顺
关键词:TIO2超亲水性TIO2薄膜
电沉积制备CuInGaSe_2薄膜及性能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电沉积方法制备出CuInGaSe2薄膜,对制备的薄膜硒化退火以提高薄膜的化学计量比。通过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四探针方法对制备的薄膜进行组成成分、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导电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膜具有黄铜矿结构,颗粒均匀,具有较高的光吸收系数,导电类型均为n型。
李建庄赵修建夏冬林
关键词:电沉积太阳能电池
溅射气氛对氟碳疏水薄膜表面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靶材,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氟碳高分子薄膜,并对其结构和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由XPS的结果可知,构成薄膜的大分子由-CF-、-CF2-和-CF3等组分组成。随着氩气压强的增加,缺氟基团-C-增加,而-CF2-、-CF3等富氟基团以及F/C均减少;随着氮气偏压的增加,-CF-、-CF2-和-CF3以及F/C和N/C增加。同时探讨了溅射气氛对薄膜表面形貌、疏水性能及表面能的影响。
徐慢谢毅周学东袁启华赵修建
关键词:磁控溅射聚四氟乙烯疏水性
一维银纳米棒的制备及其薄膜化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用湿化学法制备了一维银纳米棒,其长径比约为5∶1,颗粒直径为30nm左右,并用AFM研究了此种一维银纳米棒分散在PVP中后利用旋涂法在玻璃基片上所成的膜的形貌。紫外-可见吸收谱、XRD图谱以及选区电子衍射均证明所得到的纳米粉末为单质银颗粒,且具有面心立方结构。AFM图像表明得到的薄膜具有均匀的纳米孔洞,此为PVP烧结后留下,银纳米粒子则从该孔洞中垂直玻璃表面生长成圆柱体形粒子,取代此前的一维纳米棒结构。
周学东何鑫赵修建赵小锋
关键词:银纳米棒PVP旋涂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