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CE923-3CHN)

作品数:4 被引量:150H指数:4
相关作者:李瑞珍吴瑞芳石菊芳李霓乔友林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宫颈
  • 3篇人乳
  • 3篇人乳头瘤
  • 3篇人乳头瘤病毒
  • 3篇乳头
  • 3篇乳头瘤
  • 3篇乳头瘤病毒
  • 3篇瘤病毒
  • 3篇宫颈癌
  • 2篇杂交捕获
  • 2篇肿瘤
  • 2篇宫颈癌筛查
  • 2篇宫颈肿瘤
  • 1篇型别
  • 1篇型别分布
  • 1篇液基细胞学
  • 1篇阴道
  • 1篇阴道镜
  • 1篇上皮
  • 1篇上皮内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深圳市妇幼保...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篇吴瑞芳
  • 4篇李瑞珍
  • 3篇乔友林
  • 3篇刘植华
  • 3篇李霓
  • 3篇乌兰娜
  • 3篇石菊芳
  • 2篇刘志红
  • 2篇周艳秋
  • 2篇刘彬
  • 2篇李晴
  • 1篇张礼婕
  • 1篇张长淮
  • 1篇李俊华
  • 1篇王倩
  • 1篇周庆芝
  • 1篇翁雷明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评价被引量:56
2006年
目的 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4年12月,在深圳南山区华侨城社区内15~59岁有性生活妇女中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对所有筛查妇女宫颈脱落细胞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和基因芯片技术进行高危型HPV的检测,同时以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1ET)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HPV阳性并且LCT≥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或HPV阴性但LCT≥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LSIL)的妇女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验证两种HPV检测的参考标准。结果 共取组织标本122例。病理学结果证实该人群中无宫颈癌病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3例,CINⅡ级11例,CINⅠ级36例,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化生69例,正常宫颈3例。人群的HPV总检出率在HC2法为14.0%,基因芯片法为9.8%,HC2法HPV检出率明显高于基因芯片法(P〈0.001),二者一致性一般(Kappa=0.498);随子宫颈病变级别升高,两种检测方法HPV阳性率均呈趋势性增加(P〈0.001和P〈0.005)。HC2法检测高危HPV对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HSIL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00%、87.1%、87.3%、8.8%、100%、7.7和0.000;HPV分型基因芯片法以上各指标分别为78.6%、91.1%、90.9%、9.9%、99.7%、8.8和0.235。结论 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高危型HPV检测仍是目前宫颈癌筛查较好的方法,基因芯片HPV分型检测除灵敏度尚需提高外,其余各指标均可与HC2法相媲美。
李瑞珍石菊芳周庆芝吴瑞芳李霓乌兰娜周艳秋王倩刘志红刘彬乔友林
关键词:宫颈肿瘤杂交捕获基因芯片
深圳妇女人乳头瘤病毒的型别分布被引量:44
2006年
目的 调查深圳市妇女生殖道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以及在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的抽样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社区15—59岁的女性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合格对象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采集受试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HPV-DNA的第2代杂交捕获(hc2)试验和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结果 共1137名妇女入选。hc2和基因芯片对13种高危型HPV的检出率分别为14.0%和9.8%,前者检出率显著高于后者(Х^2=27.198,P〈0.001),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kappa=0.498,P〈0.001)。基因芯片对低危型和其他型别HPV的检出率分别为1.9%和0.2%。高危型HPV阳性人群中16、18和58型HPV百分比依次为29.7%、18.9%和18.9%。低危型HPV的年龄别人群检出率(17—34、35—44和45—59岁)依次为1.4%、1.7%和3.2%。结论 16、18和58型为该人群最常见的3种高危型HPV,高危型HPV的年龄别感染率差别主要表现为HPV16在人群中的变化。低危型HPV的感染机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石菊芳吴瑞芳刘植华周庆芝李霓乌兰娜李晴王倩刘彬李瑞珍乔友林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4种不同检查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5
2009年
目的:了解4种不同检查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hrid capture 2,Hc—Ⅱ)检测13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Liquid—hased cytologytest,LCT)检测宫颈脱落细胞、醋酸肉眼检查(visual inspection with acetic acid,VIA)和阴道镜检查4种方法对2004年11月~2004年12月深圳南山区华侨城区域15~59岁有性生活女性共1137例进行盲法同步宫颈癌筛查。对阴道镜检查异常或可疑异常者行阴道镜下直接活检;对HPV阳性并且LCT≥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temined sign,Ascus),或HPV阴性但LCT≥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的妇女再次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验证4种检查方法的金标准。结果:共取病理122例。病理结果证实该人群中无宫颈癌病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lial neoplasia。CIN)Ⅲ级3例,CINⅡ级11例,CINⅠ级36例;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化生69例;正常宫颈3例。人群的高危HPV总检出率为14.0%;LCT阳性率为12.6%;VIA阳性率为12.5%;阴道镜阳性率为13,6%。随宫颈病变级别升高,高危HPV感染率及LCT阳性率均呈趋势性增加(P〈0.005);VIA和阴道镜阳性率在各级宫颈病变中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宫颈病变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高危HPV对宫颈高度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00%、87.1%、87.3%、8.8%、100%、7.6%和0;LCT以上各指标分别为92.9%、88.4%、88.5%、9.1%、99.9%、8.0%和8.0%;VIA以上各指标分别为35.7%、96.0%、95.3%、10.0%、99.2%、8.9%和67.0%;阴道镜�
李瑞珍乌兰娜刘植华王倩李俊华李晴李霓刘志红石菊芳张长淮周艳秋刘彬翁雷明吴瑞芳乔友林
关键词:宫颈肿瘤杂交捕获薄层液基细胞学阴道镜
深圳华侨城不同职业女性生殖道HPV感染与CIN现患率调查被引量:30
2007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全世界公认HPV感染是子宫颈癌的病因。本研究旨在了解深圳市不同职业女性人群的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现状及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现患率,探讨职业因素在子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04年11月至12月,在深圳市华侨城对15~59岁1137名有性生活女性居民及辖区工厂和服务业从业妇女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接受筛查的妇女均行电子阴道镜检查、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及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rid captureⅡ,HC-Ⅱ)宫颈脱落细胞中高危型HPV检测。对HPV阳性并且LCT≥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temined sign,ASCUS)和/或LCT≥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的妇女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金标准。资料采用VFP软件录入和整理,利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和CIN的关系。结果:该人群高危HPV-DNA总检出率为14.0%,社区居民、工厂工人、服务业妇女三种人群的HPV检出率分别为14.1%、9.2%、18.9%,工厂工人HPV感染率明显低于服务业妇女和社区居民(P<0.01和P<0.05)。社区居民和工厂工人各年龄组间HPV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服务业妇女15~24岁和25~29岁HPV感染率分别为23.0%和28.2%,较30~34岁和35岁以上组HPV感染率明显增高(P<0.01)。本组妇女CIN现患率为4.4%,CINⅠ现患率明显高于CINⅡ和CINⅢ(P<0.05)。社区居民、工厂工人和服务业妇女CIN现患率分别为3.8%、2.8%和7.4%,服务业妇女CIN现患率明显高于社区居民和工厂工人CIN(P<0.05)。随病变级别升高HPV感染率呈趋势性增加,CINⅡ以上HPV感染率为100%。工人CINⅠ和慢性�
吴瑞芳周庆芝刘植华李瑞珍韩春艳石菊芳李俊华张礼婕李霓乔友林
关键词: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人乳头瘤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