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005119)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4
相关作者:郑海亮冯树理李兴东刘小丽傅岩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多排CT
  • 3篇图像
  • 3篇分辨率
  • 2篇电离室
  • 2篇图像质量
  • 2篇锥束
  • 2篇锥束CT
  • 2篇高分辨率
  • 2篇并行计算
  • 1篇调制传递函数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运输事故
  • 1篇运移
  • 1篇三维重建
  • 1篇射线
  • 1篇水污染
  • 1篇水污染事故
  • 1篇探测器
  • 1篇统计分析
  • 1篇突发水污染

机构

  • 8篇北京世纪坛医...
  • 8篇中国计量科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郑海亮
  • 7篇冯树理
  • 7篇李兴东
  • 5篇刘小丽
  • 3篇温廷国
  • 3篇段永利
  • 3篇傅岩
  • 2篇王仁贵
  • 2篇魏存峰
  • 2篇段丛
  • 2篇何宝新
  • 1篇谈春荣
  • 1篇王哲
  • 1篇杨磊
  • 1篇赵君
  • 1篇陈家军
  • 1篇常彤
  • 1篇张鹏
  • 1篇王兴伟

传媒

  • 3篇CT理论与应...
  • 2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环境影响评价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并行计算构架GPU显卡的高分辨率锥束CT并行算法优化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锥束CT断层中引入并行计算的可行性以及对提高重建速度提高的影响。方法:在具有并行计算功能的GPU显卡中分配好投影图像和重建体数据的显存空间,先为每一个像素分配一个线程进行投影图像的各种校正和滤波,然后再...
郑海亮李兴东魏存峰
关键词:锥束CT并行计算高分辨率图像质量
文献传递
辐射防护在核医学科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践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结合某医院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评价时常出现的核素操作方式、工作场所布局、放射性废水衰变池及辐射安全与防护等方面展开讨论与分析,提出相关建议:1)在核医学科建立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核素使用安全的重要手段;2)比较开放源工作场所分级评价方法的利弊及场所布局对辐射防护的影响;3)指出放射性废水衰变池在设计使用中的缺陷和不足,建议采用槽式排放,降低排放风险;4)强化工作人员辐射防护与安全意识。
王春梅郑海亮
关键词:辐射防护放射性核医学科环境影响评价
高分辨锥束CT并行重建算法在基于NVDIA GPU显卡计算平台上的实现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锥束显微CT断层重建中引入并行计算的必要性及其加速效果。方法:在具有并行计算功能的GPU显卡(NVIDIA QUADRO K5000显卡,显存4G)中为投影图像和重建体数据分配显存空间,每一个像素分配一个线程进行投影图像的各种校正和滤波,再给每个体素分配一线程进行反投影重建,在显存中实现全部断层重建。程序使用C++面向对象方法实现,内核函数用CUDA实现。结果:重建体数据大小是2 048×2 048×128,每个体素用32位浮点数记录,实验采集1 800张投影,每张投影图像大小为2 048×1 536,重建时间小于9 min,是图像采集时间的1/3,是基于CPU重建耗时的2%。将GPU并行重建得到的图像和CPU单线程重建图像结果进行对比,数据结果一致,满足实验设计的要求。结论:并行计算引入高分辨锥束CT重建可大大提高重建速度,并且能实现采集与重建同步进行。
郑海亮李兴东王哲魏存峰常彤
关键词:锥束CT并行计算高分辨率图像质量
电离室中心-X射线线束偏移距离对多排CTDI_(100)辐射剂量测定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索多排CT的X射线束平面与电离室中心刻度偏移距离(offset distance,Do)对辐射剂量指数(CTDI100)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满足IEC标准的头部体模(T6M164)和长杆电离室,测量Philips Brilliance iCT 256在轴扫条件下不同偏移距离时的CTDI100值。结果当偏移距离在1cm时,误差在0%~5%范围内;当偏移距离为3 cm,误差在5%~15%范围内;当偏移距离在5 cm时,误差在25%~75%范围内。结论 CTDI100测量结果对Do值敏感度较高,测量者在测量时应保证线束应与电离室中心刻度无偏离;在半影区内辐射剂量不容忽视,散射线束使得周围4点位的测量值较中心点发散,床对测量结果影响表现为中心点外的4个点位的CTDI100空间对称性降低。
郑海亮冯树理王仁贵段永利杨磊傅岩赵君
关键词:多排CTCT剂量指数
多排螺旋CT五个剂量测量点位的统计学差异
2015年
目的:探讨螺旋CT五个辐射剂量测量点位(CTDI100)值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统计学关系,以及该机器的辐射稳定性。方法:通过辐射剂量计和辐射剂量模体对螺旋CT五个测量点位进行12次重复测定,对各个点位的测量结果计算其相对偏差,然后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分析各点位测量结果之间的显著性。结果:5个点位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33%(中心点)、0.73%(3点位)、0.32%(6点位)、1.00%(9点位)和0.32%(12点位);3点位和9点位的平均值接近,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12点位和6点位的平均值与3点位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在0.5%以下。结论:测试螺旋CT辐射稳定性良好,测试机型3点位和9点位在CTDI100上测量等效。在非验收测试和状态测试场合CTDIP可以进行简化。
郑海亮李兴东张鹏谈春荣冯树理温廷国段永利傅岩
关键词:螺旋CT统计分析
CT-SD16探测器辐射剂量测量原理和参数设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介绍了一种用半导体电离室测量多排CT辐射剂量的原理和方法,为完善我国现有医疗CT检测规范提供技术信息。方法通过介绍X射线辐射剂量计Barracuda的测量原理和多排CT辐射剂量测量的参数设置依据,并结合在Philip Brilliance iCT 256机器上的应用实例,阐述了用半导体电离室的探测器测量多排CT辐射剂量的关键技术。结果基于CT扫描参数合理设置探测器参数后,多排CT辐射剂量空间分布情况得以较好展示。100 mm长杆空气电离室的测量范围远小于多排CT线束覆盖范围,需要对多排CT辐射剂量测量方法和技术进行更新。结论新型探测器有利于揭示多排CT辐射剂量的特性规律。
郑海亮李兴东刘小丽冯树理何宝新段丛漆毅
关键词:多排CTBARRACUDA
孔隙数字模体构建方法与检测实践
2015年
目的为材料孔隙结构分析软件性能提供一种直观的评价工具。方法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构建了数字模型,并在某种商业化的生物医学软件中生成了数字模体。结果用该方法建立的球形模体测试出该软件孔隙度、比表面积的计算结果非常准确;当孔径与立方体边长一半接近时识别准确度降低;对随着模型孔隙复杂程度增大识别准确性降低。结论用数字模体作为测试工具不仅可以快捷有效地了解软件孔隙参数分析性能好坏,而且可以作为算法分析和输出数据结果物理含义分析的有效工具。
郑海亮李兴东刘小丽冯树理温廷国
关键词:三维重建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物运移扩散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MIKE11模型的水动力模块、对流扩散模块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的水质模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率定和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较理想的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模拟段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物运移扩散模型,模拟了典型跨渠公路桥上发生危险货物运输倾翻事故后污染团的迁移扩散过程,以及污染团到达下一个分水口和退水闸的时间和浓度,旨在为制定京石段干渠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方案提供依据。
王兴伟陈家军郑海亮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突发水污染危险货物运输事故
256层CT头部扫描iDose 4^(TM)重建图像空间分辨性能的模体实验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256层Brilliance iCT头部扫描时不同扫描条件下各重建级别iDose空间分辨性能的差异。方法采用256层Brilliance iCT和CT性能检测模体,获得头部扫描图像,以iDose和滤波反投影(FBP)两种方法进行重建,比较两种重建图像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曲线之间的差异。结果①MTF曲线显示,同等辐射剂量条件下,相比FBP重建,iDose重建可提高1.75%~115.62%的空间分辨能力。②降低层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CT系统在xOy平面内的空间分辨能力。③层厚为0.9mm时,iDose(6)的图像重建性能最好,层厚为2.5mm时,iDose(5)的性能最好。④在保持千伏值、毫安秒及扫描层厚条件不变,螺距从0.203提高至0.391时空间分辨能力无显著差异。⑤保持毫安秒不变,同时改变管电流和扫描时间,使用iDose重建算法CT系统空间分辨能力无显著差异。结论 iDose在同等辐射剂量下能显著提高图像质量,一定程度上iDose重建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对螺距和管电流改变不敏感。为获得最佳图像质量,重建级别应与层厚相适应。
郑海亮刘小丽李兴东温廷国冯树理
关键词:滤波反投影空间分辨率调制传递函数
长杆电离室中心与CT机光束之距对CTDIw测量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多排CT在轴扫条件下长杆电离室中心偏离X线束平面的距离对CTDIw测量精度的影响。方法:用满足IEC标准的头部体模(T6M164)和长杆电离室测量PhilipBrillianceiCT256在轴扫条件下不同偏移距离时测CTDIw,并分析对CTDIw偏差的因素。结果:在偏离距离在±1cm处,CTDIw的相对偏差在±5%以内;偏移距离在±3cm,相对偏差在-5%~15%之间;当偏移距离在±5cm时,CTDIw的测量偏差在40%~70%之间。结论:对CTDIw测量偏差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偏移距离,而毫安秒和管电压对CTDIw测量偏差之间相关性低;毫安秒和管电压可能影响某个偏移距离处CTDIw测量偏差的区间范围;剂量在z轴上分布具有不对称性。
傅岩郑海亮冯树理李兴东刘小丽何宝新段丛
关键词:多排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