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NZ08120)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胡宁敏荆浩周岳邱少东南宠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损
  • 3篇自体
  • 3篇自体微小颗粒...
  • 3篇微小颗粒
  • 3篇微小颗粒骨
  • 3篇颗粒骨
  • 3篇骨缺损
  • 3篇骨移植
  • 2篇感染性
  • 2篇感染性骨缺损
  • 1篇植骨
  • 1篇植骨修复
  • 1篇自体骨
  • 1篇自体骨移植
  • 1篇胫骨
  • 1篇胫骨缺损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治疗
  • 1篇家兔
  • 1篇间充质

机构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胡宁敏
  • 2篇周岳
  • 2篇荆浩
  • 1篇伯宇
  • 1篇南宠
  • 1篇李刚
  • 1篇邱少东
  • 1篇喻赣鹏
  • 1篇李志远

传媒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兔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新西兰白兔制成双侧桡骨中段1cm的感染性骨缺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自体微小颗粒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术后2、4、8、12周行X线及组织学检查,并行Lane-sandhu评分。结果术后2、4、8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X线评分及组织学评分高于自体微小颗粒组(P﹤0.05);术后第12周两组X线及组织学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感染性骨缺损的能力优于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
李刚李志远荆浩周岳胡宁敏
关键词:自体微小颗粒骨骨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感染性胫骨缺损被引量:14
2013年
背景:研究发现直径300-500μm微米结构的微小颗粒骨比直径4.0-5.0mm的经典颗粒骨更容易在非感染骨缺损中成活。目的:评价采用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或骨不连患者,其中男23例,女5例,平均年龄35.2岁;胫骨上段19例,胫骨中段2例,胫骨下段7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病例17例,骨折术后感染合并骨不连11例。随访6-30个月观察创面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平均6周移植微小颗粒骨表面被肉芽组织覆盖,平均8周创面完全闭合,经植骨后骨缺损处均骨性愈合,2例骨折愈合差,经二次植骨后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药敏反应。表明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治疗感染性胫骨缺损是可行的。
南宠荆浩周岳邱少东伯宇胡宁敏
关键词:自体微小颗粒骨骨移植骨缺损骨不连
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治疗兔感染性移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双侧桡骨中上段骨髓炎造模成功的32只家兔随机分成颗粒骨组和微小颗粒骨组,双侧桡骨中上段行清创术并制成1 cm节段性骨缺损,两组1期分别行自体小颗粒骨和微小颗粒骨植入,并于术后2、4、8和12周行大体形态、X线和组织学观察及Lane-sandhu评分。结果术后第8周X线可见微小颗粒骨组比颗粒骨组成骨效果优良,骨缺损修复,髓腔通畅;第2、4、8周微小颗粒骨组X线评分优于颗粒骨组(P<0.05);第12周两组X线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8、12周微小颗粒骨组组织学评分均优于颗粒骨组(P<0.05)。结论兔感染骨缺损自体微小颗粒骨植入较小颗粒骨植入成骨效果更佳。
喻赣鹏陈丹袆胡宁敏
关键词:微小颗粒感染性骨缺损自体骨移植家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