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71066)

作品数:9 被引量:94H指数:5
相关作者:夏原于升学姚枚关永军李东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燕山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燕山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热浸
  • 3篇镀铝
  • 3篇热浸铝
  • 2篇热浸镀
  • 2篇热浸镀铝
  • 2篇浸镀
  • 1篇氮化碳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体电解
  • 1篇等离子体电解...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动态控制
  • 1篇动态控制模型
  • 1篇镀层
  • 1篇应力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粘度
  • 1篇生物材料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力...
  • 3篇燕山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7篇夏原
  • 3篇姚枚
  • 3篇于升学
  • 2篇关永军
  • 1篇彭丹阳
  • 1篇董延
  • 1篇李东风
  • 1篇吴振强

传媒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力学进展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 3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超声波热镀铝技术评述被引量:12
2001年
对热浸铝的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 ,分析了其镀层组织结构及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 ,讨论了添加元素和外场作用对于热浸镀铝的影响 ,对新出现的超声热镀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
夏原彭丹阳
关键词:热浸铝过渡层凝固超声场超声波
超声振动场对热浸镀稀土铝表面层厚度影响的动力学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用溶剂法制备了稀土铝镀层,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测定了超声场对热浸镀稀土铝表面层厚度的影响,绘制了表面层厚度变化的动力学曲线。研究得知,稀土铝镀层由表面层和过渡层组成。通过厚度测定发现,过渡层厚度遵循抛物线生长规律,而表面层的厚度变化则明显不同。随着热浸稀土铝时间的延长,表面层厚度经历了先减少至谷值,然后增加到峰值,又减少至稳定值的3个阶段。每一阶段控制厚度变化的因素不同,将其变化过程分为由凝固 重熔控制的第Ⅰ阶段,由浸润 凝固控制的第Ⅱ阶段和完全由浸润控制的第Ⅲ阶段。不管是否施加超声场,表面层厚度变化的规律相似,只不过施加超声场后表面层厚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同时表面层的组织变得更加均匀。
夏原于升学姚枚
关键词:表面层动力学
热浸铝过程中表面层厚度动态控制模型被引量:15
2003年
热浸铝镀层由表面层及过渡层两部分组成 ,两种层厚所受的影响因素不同 ,其中提升速度、基体表面状态、液态铝的粘度和膜冷凝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等是影响表面层厚度变化的因素。分析上述诸多影响因素 ,得出影响表面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液态铝的粘度和提升速度 ,并建立了流体力学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 :热浸铝表面层厚度和镀铝液的粘度系数与提升速度乘积的平方根成正比 。
夏原董延李东风
关键词:热浸铝镀层动态控制流体力学粘度
等离子体电解沉积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2
2004年
等离子体电解沉积(PED)是一门新兴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等离子体电解沉积的机理及其在材料表面改性、生物材料、电子材料、高性能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其基本原理是:当两极之间的电势差达到一定程度时,电极与电解液界面处的电势突变产生的高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界面处的钝化膜、气体等电介质,使得电极表面局部瞬间高温并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在电极表面制备特定性能的陶瓷层或渗透层。在结构材料的应用方面,可以利用PED技术在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等轻金属表面制备陶瓷层、可以对钢铁基体进行快速碳氮共渗或涂覆金属镀层,以提高这些材料的抗磨擦、耐腐蚀等性能。选择含有钙、磷元素的电解液或是在电解液中添加羟基磷灰石粉末进行PED处理,可以在钛合金表面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陶瓷膜,从而使植入体与自然骨形成分子水平的化学键合。选择适当的电解波,可以制备BaTiO_3、SrTiO_3、NaTaO_3、SrZrO_3等钙钛矿结构电子薄膜.利用有机溶液高电压电解,可以制备类金刚石(DLC)薄膜、氮化碳等高性能的材料。文中对PED涂层的残余应力、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界面断裂韧性、微观缺陷对宏观性能的影响等力学问题进行了讨论。等离子体电解沉积在轻金属特别是铝合金表面制备陶瓷层已经取得了成功,在钢?
关永军夏原
关键词:陶瓷层表面改性生物材料DLC薄膜氮化碳
铝层对热浸铝/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复合涂层界面应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法向均布接触载荷作用下,铝层对热浸铝/等离子体电解氧化(HDA/PEO)复合涂层表面和界面处应力场的影响,并与梯度涂层和单层涂层作了对比分析。计算表明:铝层的存在,使复合涂层表面的拉应力有所增大,同时可缓解界面处的剪切应力。研究结果表明:固定陶瓷层和FeAl层厚度不变,当铝层与涂层总厚度比为0.06-0.1时,涂层表面拉应力和界面剪切应力值均较低,可改善复合涂层的综合力学性能。
吴振强夏原关永军
关键词:钢基界面应力有限元分析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of composite coating of HDA and micro-plasma oxidation on A3 steel被引量:4
2004年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obtained on A3 steel by hot dipping aluminum(HDA) at 720 ℃ for 6 min and micro-plasma oxidation(MPO) in alkali electrolyte. The surface morphology, element distribution and interface structure of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XRD, SEM and E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 coatings obtained through HDA/MPO on A3 steel consist of four layers.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substrate, the layer is loose Al2O3 ceramic, compact Al2O3 ceramic, Al and Fe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 layer in turn. The adhesions among all the layers are strengthened because the ceramic layer formed at the Al surface originally, Fe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 layer and substrate are combined in metallurgical form through mutual diffusion during HDA process.Initial experiment results disclose that the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 and wear resistance of composite coating are obviously improved through HDA/MPO treatment.
YU Sheng-xue XIA Yuan CHEN Ling GUAN Yong-jun YAO Mei
关键词:HOTMICRO-PLASMAOXIDATIONCOATINGCERAMICCOATING
扩散处理热浸镀铝钢高温抗氧化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对经不同扩散工艺处理的热浸镀铝层高温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通过SEM、TEM、XRD分析了经扩散处理后,热浸镀铝层高温氧化过程中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热浸镀铝层高温抗氧化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关系,确定了提高热浸镀铝层高温抗氧化性的适宜扩散温度。结果表明,经750℃扩散处理,热浸镀铝层结构由较厚的外表层(Fe2Al5+FeAl2)及内层(FeAl+条状:FeAl2)组成,条状FeAl2的形成为氧提供了扩散通道,其抗氧化性较差;经950℃扩散处理,镀层外表层变薄,外表层转为单一FeAl2、内层为FeAl,并出现早期内氧化裂纹,其抗氧化性较差:当扩散处理温度为850℃时,镀层外表层变薄,结构转为FeAl2+少量Fe2Al5,而内层增厚,其结构为FeAl+球状FeAl2,而内层FeAl2球化,增强了氧由内层向基体扩散的阻碍作用,使氧只能逐层形成Al2O3+Fe2O3的氧化膜,提高了镀层的高温抗氧化性。
于升学夏原姚枚
关键词:高温氧化性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morphous Layer on Aluminum Alloy Formed by Plasma Electrolytic Deposition(PED)
2004年
In this investigation, protective layers were formed on aluminum substrate by Plasma Electrolytic Deposition (PED) using sodium silicate solu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hickness of the layer and process time were studied. XRD, SEM, E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layer’s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micrograp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posited layers are amorphous and contain mainly oxygen, silicon, and aluminum. The possibl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morphous [Al-Si-O] layer was proposed: During discharge periods, A12O3 phase of the passive film and SiO32"near the substrate surface are sintered into xSiO2(l - x)Al2O, and then transformed into amorphous [Al-Si-O] phase.
GUANYong-jun XIAYuan
关键词:PED
稀土铈对热浸镀铝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研究了稀土铈对热浸镀铝层组织结构、耐蚀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铈质量分数低于0.3%时,热浸镀铝层的耐蚀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都得到提高,超过此含量镀层的性能下降。稀土铈使得过渡层由锯齿形结构转变为平滑结构,使镀层中FeAl_3析出相在表层中呈网状分布,随其含量增加过渡层厚度减小。稀土含量超过0.3%时,稀土化合物在表层中呈条块状第二相析出并偏聚,并且随着稀土铈含量增加,表面层中稀土化合物呈块状,且偏聚程度加大。
于升学夏原姚枚
关键词:热浸镀铝稀土耐蚀性能耐热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