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761)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林羿王文静赵晓明陈琳琳许洁涵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暨南大学连云港市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妊娠
  • 2篇蜕膜
  • 2篇细胞
  • 2篇流产
  • 2篇免疫
  • 2篇免疫调节
  • 2篇免疫耐受
  • 2篇免疫缺陷
  • 2篇母-胎界面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异位妊娠
  • 1篇妊娠成功
  • 1篇受体
  • 1篇双链
  • 1篇双链RNA
  • 1篇破裂型
  • 1篇咪喹莫特
  • 1篇未破裂
  • 1篇未破裂型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连云港市妇幼...
  • 1篇连云港市东方...

作者

  • 5篇林羿
  • 4篇王文静
  • 2篇陈琳琳
  • 2篇赵晓明
  • 2篇许洁涵
  • 1篇曾山
  • 1篇李莉平
  • 1篇徐雯
  • 1篇李萃
  • 1篇王慧琪
  • 1篇顾金云
  • 1篇余琴梅
  • 1篇狄静芳
  • 1篇陈翃
  • 1篇周鸣

传媒

  • 3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甲氨蝶呤在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对比研究甲氨蝶呤在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以20 mg甲氨蝶呤+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隔日静滴,并结合四氢叶酸解毒,B组采用50 mg甲氨蝶呤单次肌注治疗,C组在B组的基础上联合50 mg米非司酮,1次/d,持续7 d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A、B、C三组分别为67.5%、90.0%和92.5%,B、C组不同治疗时期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优于A组(P<0.05);B组和C组异位妊娠包块缩小超过50%者显著高于A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22.5%和45.0%,C组高于A、B两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治疗方案较多次静脉滴注的治疗效果更好,虽有一定不良反应,但在停药后均能很快恢复正常,而加用米非司酮的方案未增加疗效,反而带来了更高的不良反应风险。
顾金云徐雯林羿
关键词:异位妊娠保守疗法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IL-22参与介导NOD小鼠自发性胚胎丢失
2010年
为研究IL-22与NOD小鼠自发性胚胎吸收率增高的关系,多次腹腔注射中和抗体抑制IL-22,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子宫CD4+IL-22+细胞百分率,并观察NOD×C57BL/6小鼠交配组合中孕鼠胚胎吸收率的变化。结果显示,NOD×C57BL/6孕鼠子宫CD4+IL-22+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BALB/c×C57BL/6孕鼠(52.4%±2.1%与14.3%±4.4%,P<0.01)。多次腹腔注射中和抗体可显著降低NOD×C57BL/6孕鼠子宫内CD4+IL-22+细胞数量(18.7%±2.8%;与未抑制组相比,P<0.01),并可显著降低这些小鼠孕12.5 d的胚胎吸收率(4.8%±2.0%与19.1%±5.1%,P<0.05)。线性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胚胎吸收率与子宫CD4+IL-22+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提示妊娠子宫内CD4+IL-22+细胞相对数量过多是妊娠不利因素,可能是造成NOD×C57BL/6孕鼠胚胎吸收率增高的原因之一。
许洁涵陈琳琳赵晓明陈翃王文静林羿
关键词:流产母-胎界面免疫调节免疫耐受
双链RNA和咪喹莫特联合刺激的协同作用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和咪喹莫特联合刺激是否具有协同效应。方法在Toll样受体3(TLR3)的特异性刺激剂dsRNA、TLR7的特异性刺激剂咪喹莫特(R837)单独刺激或二者联合刺激条件下,检测BALB/c×C57BL/6和NK细胞缺陷的非肥胖型糖尿病(NOD)×C57BL/6小鼠胚胎吸收率。采用小鼠体内注射上述刺激剂的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子宫CD45^+细胞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为进一步鉴定CD45^+细胞身份,在体外培养系统中采用dsRNA和咪喹莫特刺激胎盘和底蜕膜来源的子宫CD3^+T细胞和CD49b^+NK细胞,并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采用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抑制剂SP600125和PD98059阻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增加。结果dsRNA和咪喹莫特联合刺激对胚胎吸收率的增高具有协同作用,同时对CD45^+细胞内TNF—α和IFN-γ的表达增强具有协同刺激作用。进一步细胞鉴定研究显示,虽然在BALB/c小鼠CD3^+细胞和CD49b^+NK细胞中均可发现这种协同效应,但是在NOD小鼠,这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增高应主要归因于CD3^+T细胞,因为在CD49b^+NK细胞不显示这种细胞因子增高趋势。上述刺激剂合用的协同效应可部分地被JNK(Jun N-terminal kinase)MAPK抑制剂SP600125阻断,而几乎被ERK(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APK抑制剂PD98059所完全阻断。结论增强的TLR3和TLR7联合信号可能是通过NOD小鼠Th1型T细胞,而不是NK细胞所传导。ERK MAPK途径可能在TLR3和TLR7参与的细胞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李萃王慧琪王文静狄静芳曾山林羿
关键词:动物模型免疫缺陷免疫调节TOLL样受体
蜕膜NKT细胞过度表达穿孔素与流产发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腹腔注射α-半乳糖基神经酰胺(α-galactosylceramide,α-GC)的方法诱发C57BL/6小鼠流产,并检测注射后小鼠蜕膜NKT细胞表达穿孔素的情况,进而分析α-GC导致流产的发病机制。研究发现,在孕6.5 d腹腔注射α-GC(100μg/kg体重)可使小鼠孕10.5 d胚胎吸收率达到35.6%(37/104),显著高于对照组(7.4%;10/135;P<0.01)。此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蜕膜CD3+CD49b+NK1.1+细胞表达穿孔素的水平,发现α-GC刺激后穿孔素平均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5%和4.6%;P<0.01)。预先注射穿孔素的选择性抑制剂乙二醇四乙酸(ethylene glycol tetraacetic acid,EGTA)抑制穿孔素的作用,可显著降低α-GC所引起的小鼠胚胎吸收率增高。EGTA处理组和溶剂对照组α-GC诱导后小鼠胚胎吸收率分别为13.4%(16/119)和40.8%(42/103;P<0.01)。这些结果提示,α-GC可上调NKT细胞穿孔素的表达,而过多的穿孔素可能是α-GC导致小鼠胚胎吸收率增高的分子基础。
周鸣李莉平王文静许洁涵林羿
关键词:流产母-胎界面免疫耐受
白介素10可保持蜕膜NKG2D^+TGF-β^-NK细胞低水平并有利于妊娠成功被引量:3
2011年
为探讨白介素10(IL-10)及其受体IL-10R相互作用并调节妊娠耐受的可能机制,在孕E4.5、E6.5和E8.5给BALB/c×C57BL/6孕鼠腹腔注射抗IL-10R抗体,而给NOD×C57BL/6孕鼠腹腔注射重组小鼠IL-10。在E10.5检测小鼠蜕膜NKG2D+TGF-β-NK细胞构成比和胚胎吸收率。研究发现,注射抗小鼠IL-10R抗体可显著增高BALB/c×C57BL/6孕鼠蜕膜NKG2D+TGF-β-NK细胞构成比,并相应地显著增高胚胎吸收率。相反,注射外源性IL-10可显著降低NOD×C57BL/6孕鼠蜕膜NKG2D+TGF-β-NK细胞百分率,达到接近于BALB/c×C57BL/6孕鼠生理状态下同源细胞的水平,并可显著降低NOD×C57BL/6小鼠胚胎吸收率。这些结果提示,IL-10和IL-10R相互作用可调节小鼠蜕膜NKG2D+TGF-β-NK细胞百分率,并使其保持在较低水平,而这种状态有利于同种异基因妊娠成功。
余琴梅陈琳琳王文静赵晓明林羿
关键词:免疫缺陷妊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