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0001110098)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玲曾航庄辉张玉林刘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炎
  • 7篇肝炎病毒
  • 7篇病毒
  • 6篇戊型
  • 6篇戊型肝炎
  • 6篇戊型肝炎病毒
  • 2篇生物学
  • 2篇基因
  • 2篇HEV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疫苗
  • 1篇引物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人畜
  • 1篇人畜共患
  • 1篇生物学功能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实时荧光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篇王玲
  • 4篇庄辉
  • 4篇曾航
  • 3篇张玉林
  • 2篇王麟
  • 2篇刘鹏
  • 2篇夏俊珂
  • 2篇刘琳
  • 1篇邹清华
  • 1篇郭瑞廷

传媒

  • 5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微生物前沿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戊型肝炎病毒开放阅读框3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多发生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域,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以水源性、食源性传播较为多见。目前根据核苷酸同源性分析,HEV至少存在4个基因型,分别为基因1~4型。研究显示,基因1型和2型HEV只感染人,与发展中国家戊型肝炎大的暴发或流行有关,主要由于水源污染导致;基因3型和4型HEV既可感染人,也可感染多种动物,为人畜共患病原体,常引起散发病例,主要传染源为动物,特别是猪,其中3型呈全球性分布,4型主要流行于亚洲。
曾航王玲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开放阅读框
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兔戊型肝炎病毒(HEV)的检测及评估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兔戊型肝炎病毒(HE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根据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可能成为HEV的新基因型。为提高对兔HEV的检出率,本研究设计了针对兔HEV RNA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并对其进行考评。方法 1)从GenBank中下载14条兔HEV全长序列,分别在其ORF1、ORF3片段的保守区域设计一条TaqMan探针和一对上、下游特异性引物,其中ORF1片段的探针及引物为C组,ORF3片段的为B组;A组的探针及引物为Jothikumar N等所报道的通用引物;2)制备相应的质粒标准品来构建定量标准曲线,并利用上述3套引物、探针对49份兔粪便及44份兔血液样品进行检测,将B、C组检测结果与A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新建立了两套兔HEV定量PCR的TaqMan探针及引物(B、C组),其标准曲线的斜率分别为-3.455和-3.469;使用上述3套引物及探针(A、B、C组)对49份粪便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HEV RNA阳性率分别为67.35%(33/49)、67.35%(33/49)、57.14%(28/49),平均HEV RNA(log copies/g)拷贝数为6.18、5.90、6.11;44份血液标本的HEV R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90%(29/44)、56.82%(25/44)、50.00%(22/44),平均HEV RNA(log copies/mL)拷贝数为3.62、3.43、3.03;结果显示以上3组探针及引物均可用于粪便和血液标本的定量检测。结论兔HEV虽然有其独特的基因结构,但使用HEV通用引物检测不影响检出率。
曾航张玉林王麟刘鹏王玲
关键词:TAQMAN探针引物实时荧光定量PCR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球形有包膜,属于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HCV基因组全长9.6×10^3bp,依次由5’端非编码区(NCR)、1个开放读码框(ORF)和3’端NCR组成。HCV基因组能编码1个多聚蛋白前体,该蛋白前体在宿主细胞和病毒的蛋白酶裂解下,产生至少10种蛋白质,
夏俊珂王玲庄辉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疫苗受体
戊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发展中国家引起急性病毒肝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HEV有4个主要基因型,1型和2型只感染人,通过污染的水源引起暴发流行;3型和4型属于人畜共患病原体,常引起散发病例。为进一步阐明HEV的致病和跨种系传播机理,本文就近年来在HEV基因及其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雷雅昕刘鹏王玲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开放读码框
戊型肝炎病毒兔分离株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之一。HEV主要经粪-口途经传播,也有经输血传播的报道[1]。在发展中国家多因水源被HEV污染而发生戊型肝炎大规模流行,在发达国家主要是因摄入未煮熟的污染食物引起散发病例[2]。通常HEV感染后引起急性自限性肝炎,但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合并HEV感染后可发生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3-5],孕妇感染HEV后病死率可高达20%[6]。最近还有报道,HEV感染后可引起一些严重的神[7-8]
刘琳王玲庄辉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致病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为直径27~34nm、球型且无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1]。HEV基因组全长约7.2×103 bp,包含3个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 1~3),分别编码不同的蛋白,在病毒入侵、组装与释放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HEV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有报道经血液或母婴垂直传播[3-5]。核酸序列分析表明,HEV至少可分为4个基因型,基因1型和2型只感染人,基因3型和4型为人畜共患病原体,既能感染人,也能感染猪、
郭瑞廷曾航王玲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人畜共患基因型
戊型肝炎病毒细胞培养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戊型肝炎病毒(HEV)体外细胞培养模型的建立有助于阐明HEV的感染、复制及其致病机理,有利于新型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与评估。近年来国内外对HEV细胞培养模型的报道很多,但所用细胞系、感染方法及病毒的复制效果等不尽相同。因此,对近年来HEV细胞培养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张玉林王玲庄辉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细胞培养模型病毒复制
兔抗戊型肝炎病毒抗体定量线性标准品的标定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兔抗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抗体定量线性标准品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利用抗-HEV抗体检测试剂盒筛选出本实验室的抗-HEV抗体阳性兔血清S26。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抗-HEV Ig标准品对其进行标定并检测其稳定性。将S26血清稀释至其线性范围,再倍比系列稀释5个稀释度作为定量线性标准,进行多次实验考评其重复性和应用效果。结果经3次标定,S26血清抗-HEV水平为39.54IU/ml,95%CI为39.47~39.62IU/ml,变异系数〈0.1%,稳定性好。从3.95IU/ml开始的5个倍比系列稀释度可作为兔抗-HEV抗体定量线性标准品,其重复性好且可有效地反映兔血清抗体水平变化趋势。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兔抗-HEV抗体定量线性标准品,稳定性、重复性好,可用于兔HEV的疫苗原性评价及流行病学调查。
张玉林刘琳夏俊珂曾航王麟刘鹏邹清华王玲庄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