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262)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作者:杨运高刁建新马文校代欢华何与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衰竭
  • 9篇肝衰
  • 9篇肝衰竭
  • 7篇急性肝
  • 6篇急性肝衰
  • 6篇急性肝衰竭
  • 4篇氧化应激
  • 3篇三黄
  • 2篇氧化应激损伤
  • 2篇应激
  • 2篇应激损伤
  • 2篇天门冬氨酸氨...
  • 2篇转氨酶
  • 2篇新靶点
  • 2篇慢加急性肝衰...
  • 2篇门冬氨酸
  • 2篇门冬氨酸氨基...
  • 2篇氨基转移酶
  • 2篇靶点
  • 2篇REF-1

机构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佛山市高明区...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10篇杨运高
  • 9篇刁建新
  • 6篇马文校
  • 4篇刘亚伟
  • 4篇华何与
  • 4篇代欢
  • 2篇文小敏
  • 2篇李海叶
  • 1篇何永恒
  • 1篇罗丹
  • 1篇苟珊
  • 1篇钱益啸
  • 1篇李颖嘉
  • 1篇吴远
  • 1篇张婷婷

传媒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超检测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诊断的价值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肝脏B超检测与病理学及血清学指标ALT、AST、TBIL的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模型组(n=15)。模型组通过四氯化碳(CCl4)诱导致肝硬化后给以D-氨基半乳糖(D-GalN)及脂多糖(LPS)打击,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采用B超监测大鼠肝脏及腹部,生化仪器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B超阳性结果 13例,血清中ALT、AST、TBIL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肝脏病理损伤为100%,其中达到肝衰竭的有12例,B超检测阳性且病理损伤达到肝衰竭有11例。B超检测结果与病理学(r=0.786,P=0.000 1)、血清学(r=1,P=0.000 1)结果呈正相关。结论 B超检测的结果与病理学、血清学的结果有很高相关性,能够反映肝脏的损伤程度,B超检测可以作为活体筛选肝硬化、肝衰竭模型大鼠的诊断指标之一。
刁建新马文校代欢李颖嘉苟珊杨运高
关键词:B超肝衰竭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
铁包金通过APE1调节凋亡相关蛋白防治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的作用
2016年
目的观察铁包金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及其对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caspase3、bax、bcl-2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铁包金组(8 g·kg^(-1)·d^(-1))和安宫牛黄丸组(0.27 g·kg^(-1)·d^(-1))。采用四氯化碳(CCL4)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l N)和脂多糖(LPS)复制慢加急性肝衰竭模型。观察大鼠48 h内的病死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Tunel染色观察肝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印迹检测APE1、caspase3、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PE1的原位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铁包金组和安宫牛黄丸组48 h病死率分别为0%、50%、20%和20%。与模型组比较,铁包金组显著降低ALT、AST、TBIL、AI、caspase3和bax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包金组可显著提高APE1、bcl-2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包金组作用效果与安宫牛黄丸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包金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能是铁包金通过APE1/Ref^(-1)调控凋亡相关蛋白防治慢加急性肝衰竭。
刁建新马文校戴凤翔李铭链张婷婷陆梓雯杨运高
关键词:铁包金慢加急性肝衰竭半胱天冬酶3BAX
急性肝衰竭潜在新靶点和中医药的调节被引量:1
2013年
急性肝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病死率很高。以往对急性肝衰竭的研究着重在免疫介导的肝损伤或药物引起的肝细胞坏死方面。作者以肝脏的氧化应激损伤为重点,以细胞抗氧化应激的重要分子APE/Ref-1为中心,强调氧化应激损伤在肝脏"二次打击"中的重要性。指出急性肝衰竭的机制复杂,可能存在多种衰竭途径,氧化应激有可能是肝脏二次打击的重要因素,从氧化应激损伤角度有可能为急性肝衰竭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中医药具有对其进行调节的可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杨运高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氧化应激损伤APEREF-1
四妙君逸软膏镇痛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2014年
为研究中药四妙君逸软膏的镇痛作用及其相关机理,应用醋酸致痛小鼠实验和蟾蜍局麻实验研究四妙君逸软膏的镇痛作用,并测定小鼠血清中PGE2的含量和脑组织中5-HT2A受体的数量。结果显示,四妙君逸软膏能明显抑制醋酸致痛模型小鼠的扭体反应,使脊蟾蜍的。缩腿反射消失,降低小鼠血清中PGE。的含量及增加脑组织中5-HT2A受体表达的数量。结果表明,四妙君逸软膏对中枢和外周神经均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机理可能与减少血清PGE2含量、增加脑组织5-HT2A受体表达有关。
何永恒吴远
关键词:镇痛
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及凝血功能的变化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D-氨基半乳糖(D-Gal N)联合脂多糖(LPS)对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的影响及凝血功能的变化,建立理想的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Gal N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注射不同剂量D-Gal N联合LPS建立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的死亡率,检测大鼠0、12、24、48、72 h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的变化。结果:D-Gal N高、中、低剂量组72 h内的死亡率分别为:60%、30%、10%;不同剂量组不同时间点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比率(IN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高、中、低剂量组间比较,ALT、AST无统计学意义,TBIL、PT、INR、FIB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凝血功能在肝衰竭模型建立中为更加稳定的检测指标,通过肝功能、凝血功能、病理形态综合诊断,中剂量D-Gal N联合LPS腹腔注射48 h后建立的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与临床肝衰竭症状比较一致,中剂量是理想的造模剂量。
刁建新马文校刘亚伟华何与杨运高
关键词: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衰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抗肝衰竭良方——三黄茵赤汤的急毒试验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抗肝衰竭良方—三黄茵赤汤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使用该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最大给药量——150g/(kg/d)的三黄茵赤汤给小鼠灌胃7 d,观察小鼠的毒性反应,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检测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的损伤程度。结果:实验小鼠未出现毒性反应,与对照组比较,体重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AST和ALT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肝脏病理损伤情况,最大给药量相当于60 kg体重成人临床推荐剂量的82倍。结论:三黄茵赤汤最大给药量对实验小鼠肝脏无毒性,三黄茵赤汤临床剂量服用安全。
刁建新马文校刘亚伟华何与杨运高
关键词:肝衰竭急性毒性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
多功能蛋白APE1/Ref1在肝衰竭大鼠肝细胞不同部位的表达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多功能蛋白酶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Ref1)在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不同部位的表达意义。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模型组(n=15)。采用四氯化碳(CCL4)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lN)和内毒素(LPS)注射法制备肝衰竭模型,使用B超监测筛选成功模型。检测血清ALT、AST、总胆红素(TBIL),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胞浆蛋白、胞核蛋白、总蛋白APE1/Ref1的表达。结果本组实验,经B超筛选模型成功率达80%;正常对照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分别为(56.5±16.0)U/L、(178.7±36.5)U/L和(3.2±0.6)μmol/L,均显著低于模型组【(620.4±347.5)U/L、(1077.7±666.1)U/L和(21.2±16.9)μmol/L,均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模型组肝组织APE1/Ref1表达水平为(6.8±1.3)IO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8.1±1.2)IOD,P<0.05】,模型组胞浆蛋白水平为(0.91±0.08)IO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18±0.01)IOD,P<0.01】,而核蛋白和总蛋白水平分别为(0.71±0.01)IOD和(0.92±0.03)IO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41±0.04)IOD和(1.15±0.01)IOD,P<0.05】。结论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内APE1/Ref1表达呈现由细胞核内转向胞浆内表达的特征,总体表达呈下降水平。
刁建新代欢李海叶杨运高
关键词:肝衰竭DNA损伤氧化应激
绿茶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绿茶提取物200、400、800mg/kg组及维生素E 250mg/kg组,连续给药7d,采用0.12%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检测肝组织匀浆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病理观察肝脏的损伤程度,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核转录因子(NF-κB)、肿瘤坏死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绿茶提取物200、400、800mg/kg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ALT、AST的水平,提高肝脏组织匀浆液SOD、CAT、GSH-Px活性;改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减低NF-κB,TNF-α的表达水平。结论:绿茶提取物具有保护急性肝损伤作用,可能是减低NF-κB、TNF-α的表达,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从而达到保护急性肝损伤的作用。
区锦莹温嘉莉刁建新代欢罗丹钱益啸彭康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抗氧化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
三黄茵赤汤防治大鼠急性肝衰竭的机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三黄茵赤汤防治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内毒素(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肝衰竭氧化应激及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黄茵赤汤高、中、低剂量组、双环醇组,每组8只。各组对应给药5 d,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48 h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检测全血中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率、血浆纤维蛋白原;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的变化,检测肝脏组织匀浆液SOD、MDA的含量;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检测肝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黄茵赤汤高、中、低剂量组、双环醇组均能减少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的含量、缩短全血中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率时间,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P<0.05);明显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提高肝脏组织匀浆液SOD活性,减少MDA含量(P<0.05);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P<0.05);三黄茵赤汤中剂量组与双环醇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优于双环醇组(P<0.05)。结论三黄茵赤汤防治DGalN联合LPS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成量效关系,具有抗氧化的作用;三黄茵赤汤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抑制caspase3表达从而减少肝细胞凋亡,以达到防治大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
马文校杨运高刁建新刘亚伟华何与文小敏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SODMDA氧化应激CASPASE-3
氧化应激与急性肝衰竭潜在新靶点
2012年
急性肝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病死率很高。以往对急性肝衰竭的研究着重在免疫介导的肝损伤或药物引起的肝细胞坏死方面。本文以肝脏的氧化应激损伤为重点,以细胞抗氧化应激的重要分子APE/Ref-1为中心,强调氧化应激损伤在肝脏"二次打击"中的重要性。指出急性肝衰竭的机制复杂,可能存在多种衰竭途径,氧化应激有可能是肝脏二次打击的重要因素,从氧化应激损伤角度有可能为急性肝衰竭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杨运高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氧化应激损伤APEREF-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