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15051501000053)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吕田明刘晓加郑伟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肿
  • 2篇脑出血
  • 2篇出血
  • 1篇血肿抽吸
  • 1篇血肿抽吸术
  • 1篇抑郁
  • 1篇抑郁发生率
  • 1篇术后
  • 1篇清除术
  • 1篇清除术后
  • 1篇丘脑
  • 1篇丘脑出血
  • 1篇微创
  • 1篇微创血肿
  • 1篇立体定位技术
  • 1篇脑出血患者
  • 1篇发生率
  • 1篇抽吸
  • 1篇抽吸术
  • 1篇出血患者

机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郑伟
  • 1篇刘晓加
  • 1篇吕田明

传媒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后抑郁发生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和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掼恢复情况及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率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探讨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PS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55例脑出血患者分别接受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n=25)和内科保守治疗(n=30)。在入院、病程14d和90d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别计算14d和90d NIHSS评分的降低值(均与基线评分比较);在病程90d时应用改良Ranld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定患者残疾程度;在病程14d和90d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17项版本评定PSD状态,分析PSD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残疾程度的关系。结果无论是病程14d还是90d,立体定向组NIHSS评分降低值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P均〈0.05),病程90d时mRS评分值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立体定向组病程90d时PSD发生率和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P均〈0.05)。HAMD评分与NIHSS评分以及HAMD评分与mRS评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较快,患者残疾程度低,PSD发生率也低于保守治疗组。PSD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残疾程度密切相关。
郑伟刘晓加吕田明
关键词:脑出血抑郁立体定位技术
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少量丘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少量丘脑出血的可行性,并对其适应证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出血量5-10mL的少量丘脑出血患者22例,立体定向组10例,对照组12例。立体定向组患者常规行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术后12h后根据情况反复给予尿激酶(1-2)万U血肿腔内注入,保留2-4h后冲洗引流以便彻底清除血肿。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4d和30d进行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计算各组治疗后14d和30d时的评分降低值(均与治疗前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立体定向组14d和30d时的NIHSS评分降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快。结论: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抽吸术可显著改善少量丘脑出血患者的转归。
吕田明
关键词:血肿抽吸术脑出血丘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