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08B307)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贺学姣蒋长顺李宝启丁小梅龚潇潇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省立医院安徽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脂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数
  • 1篇血小板数量
  • 1篇血小板体积
  • 1篇血脂水平
  • 1篇血脂异常
  • 1篇平均血小板体...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梗死
  • 1篇冠心病

机构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安徽医学高等...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2篇蒋长顺
  • 2篇贺学姣
  • 1篇杨春林
  • 1篇马筱玲
  • 1篇龚潇潇
  • 1篇丁小梅
  • 1篇李宝启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安徽医学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人群血脂与血小板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人群血脂与血小板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相关性,探讨血脂对PLT和MPV的影响。方法以1501例正常血脂的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335例单纯性血脂异常人群、156例冠心病(CAD)患者、85例心肌梗死(MI)患者,以及85例MI患者中的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阿司匹林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LT和MPV的变化。结果高血脂组占体检总数的18.3%。PLT在高血脂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在CAD组和MI组显著下降(P<0.05,P<0.01),在AMI组经治疗后恢复不明显。MPV在高血脂组和CAD组升高(P<0.05),在MI组显著下降(P<0.01),在AMI组经治疗后显著恢复升高(P<0.01)。结论血脂与MPV有明显相关性,MPV可以作为血脂异常诱发血小板活化并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监测指标。
蒋长顺贺学姣龚潇潇李宝启丁小梅马筱玲
关键词:血脂血小板数量平均血小板体积冠心病心肌梗死
合肥地区部分职业人群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流行情况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分析合肥地区部分职业人群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流行率。方法测定13 431名体检者血脂4项指标(TG、TC、LDL-C、HDL-C),按百分位数法得出各年龄组的血脂结果,统计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血脂异常流行率,并与国内近10年有关地区的血脂研究资料比较。结果与其他地区类似研究结果相比合肥地区职业人群血脂水平较高,男女差异明显(P〈0.05);TG、TC及LDL-C在不同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呈偏态分布,HDL-C相对稳定。受试者中41.5%的男性和26.2%的女性存在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男性各项血脂的分布及异常率在41~60岁达高峰;女性各项血脂的分布及异常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在50岁后变化最为明显。结论合肥地区职业人群血脂水平及异常率较高,男性以中年期最为明显,女性以老年期最为明显。
蒋长顺贺学姣杨春林
关键词: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