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857)

作品数:13 被引量:17H指数:2
相关作者:刘禄成王颂李然伟范海涛郭航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大学解放军第208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内皮
  • 12篇内皮生长因子
  • 11篇血管
  • 11篇血管内皮
  • 1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1篇膀胱
  • 10篇膀胱癌
  • 6篇细胞
  • 5篇肿瘤
  • 5篇膀胱肿瘤
  • 4篇受体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生长因子受体
  • 3篇裸鼠
  • 3篇癌细胞
  • 3篇VEGF/V...
  • 2篇凋亡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增殖
  • 2篇丝裂霉

机构

  • 13篇吉林大学第二...
  • 4篇吉林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农安县人民医...

作者

  • 13篇刘禄成
  • 7篇王颂
  • 6篇李然伟
  • 5篇范海涛
  • 5篇郭航
  • 5篇高瑞娟
  • 4篇李哲
  • 4篇张明
  • 3篇许宗革
  • 2篇李香云
  • 2篇朱德淳
  • 2篇魏巍
  • 2篇陈秀玲
  • 1篇李志
  • 1篇费维娟
  • 1篇王秀岩
  • 1篇柴红梅
  • 1篇王春光
  • 1篇韩艳君
  • 1篇刘博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7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VEGF/KDR双位点抑制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和丝裂霉素C化疗增效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观察针对VEGF/KDR双位点抑制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以及对联合应用细胞毒药物丝裂霉素C(MMC)的增效作用。方法将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VEGFsiRNA和VEGF受体2(KDR)的可溶性受体(sKDR)表达质粒共转染T24细胞和在其中加入MMC的细胞悬液分别汁射到裸鼠背部皮下,观察两者对裸鼠膀胱痛生长的影响。结果两种制剂均能在不同程度上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延缓甚至遏制肿瘤生长。但加入MMC组作用更显著,效果更好,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siRNA和sKDR通过双重途径有效抑制VEGF的生物活性,使其促肿瘤血管生成的能力明显降低,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提高。在辅以MMC后这种作用效果进一步加强。因此推测,抗VEGF/KDR基因的双位点靶向治疗与肿瘤化疗的结合可能是一个具有诱人前景和巨人潜力的膀胱癌治疗方案。
刘禄成韩艳君魏巍李然伟王颂
关键词:膀胱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丝裂霉素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iRNA联合丝裂霉素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发现最强效的促血管生长因子,也是目前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本研究旨在观察利用小干扰RNA技术下调VEGF表达与丝裂霉素(MMC)联合应用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李然伟陈秀玲刘禄成王颂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癌细胞凋亡丝裂霉素SIRNA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表达
RNA干扰技术在以VEGF/VEGFR为靶点的膀胱癌治疗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2007年
RNA干扰(RNAi)是正常生物体内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一种现象,它是指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区同源的双链RNA(dsRNA),该mRNA发生降解而导致基因沉默的现象。利用RNAi技术干涉VEGF表达,达到抑制肿瘤发展和转移的研究已较为广泛。膀胱癌生长、转移不仅有VEGF表达增多,同时发现VEGFR表达亦增高,成为RNAi的新靶点。现主要综述以VEGF/VEGFR为靶点的RNAi技术在膀胱癌治疗研究中的优势、发展前景以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魏巍朱德淳刘禄成
关键词:膀胱肿瘤内皮生长因子
膀胱癌患者体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检测
2006年
目的测定膀胱癌患者血液和尿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SA法检测60例膀胱癌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体液中VEGF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血液和尿液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和P<0·005)。结论膀胱癌患者VEGF水平增高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而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进展的动态监测指标。
李香云王春光刘禄成王颂李志郭航
关键词:膀胱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体液
VEGF/VEGFR在膀胱癌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KDR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患者的组织标本及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TUNEL法检测60例膀胱癌组织,并以4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比较两种不同组织中VEGF及KDR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在60例膀胱TCC中,VEGF和KDR分别有53例和51例呈阳性表达,平均表达率分别为88%和85%,随肿瘤病理分期和细胞分级的增高其表达水平上调。但在40例正常对照组中无一例表达。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VEGF可能通过膀胱移行细胞上的相应受体而发挥一定的生物学作用。膀胱TC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KDR的表达可能直接诱发了肿瘤血管的形成。
刘禄成李香云范海涛郭航张明王颂
关键词:膀胱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片段的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KDR)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提取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总RNA,扩增KDR基因膜外1~4结构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QE40-KDR,转化E.coli M15,经IPTG诱导表达,镍离子柱亲和层析纯化后复性,用Western blot检测sKDR蛋白的表达,MTT比色法和鸡胚尿囊膜(CAM)试验分别检测其对HUVEC增殖的影响及其对血管生成的作用。结果经RT-PCR扩增得到了1150 bp左右的sKDR片段,并在pQE40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sKDR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蛋白电泳呈现相对分子质量50000左右的单一条带,纯化蛋白占总蛋白的98%,蛋白含量为80μg/ml。Western blot证实其为重组sKDR蛋白。MTT检测结果显示,sKDR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刺激的HUVEC增殖,并阻滞VEGF诱导的CAM血管增生。结论已成功构建sKDR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M15中获得表达,纯化的sKDR片段具有与VEGF结合的生物学功能,有望成为基因治疗肿瘤血管形成的理想靶点。
李然伟刘禄成李哲王颂高瑞娟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生成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鸡胚尿囊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双靶向阻断对膀胱癌细胞生长及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双靶向阻断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和裸鼠膀胱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VEGF siRNA和可溶性KDR(sKDR)表达质粒的共转染细胞系,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T24细胞的增殖和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瘤间质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α的表达,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裸鼠移植瘤中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VEGF siRNA、sKDR和联合应用组细胞的生存率分别为56.3%±8.3%、42.6%±13.8%和32.5%±4.3%,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97.3%±11.6%,P〈0.0001)。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VEGF siRNA、sKDR和联合应用组在G0期前均出现亚二倍体凋亡峰,凋亡率分别为5.1%±0.9%、4.2%±0.5%和8.8%±0.7%,均高于阴性对照组(0.9%±0.4%,P〈0.05),而且联合应用组的凋亡率还明显高于VEGF siRNA和sKDR组(P〈0.0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VEGF siRNA、sKDR和联合应用组的肿瘤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联合应用组从16d开始肿瘤体积即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P〈0.05),28d起肿瘤生长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联合应用组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为54.37±5.28,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141.66±8.59,P〈0.0001);瘤间质MVD仅为8.22±3.79,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61.76±5.28,P〈0.0001)和sKDR组(19.46±4.16,P=0.0089);瘤细胞增殖指数为1.5%±0.7%,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11.8%±5.2%,P〈0.0001);而凋亡率达到67.2%±8.5%,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8.7%±2.7%,P〈0.0001)、VEGF siRNA组(54.3%±4.8%,P=0.0492)和sKDR组(52.3%±6.4%,P=0.0293)。结论VEGF siR
陈秀玲刘禄成许宗革李哲李然伟高瑞娟王颂张明郭航
关键词:膀胱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裸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小鼠膀胱癌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寡核苷酸和低分子肝素法安明单用或联合对小鼠膀胱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小鼠膀胱癌模型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组、VEGF错义寡核苷酸(MSODN组)、低分子肝素(LMWH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VEGF-ASODN、VEGF-MSODN、法安明及VEGF-ASODN+法安明皮下注射,隔日1次,共15次。检测皮下移植瘤变化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应用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查肿瘤组织VEGF蛋白表达。结果MSODN、ASODN、LMWH和联合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1%、33.6%、20.1%和45.3%;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2.5%、25%、25%和12.5%;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对照组和MSODN组表达较高水平的VEGF;ASODN组和联合治疗组MVD分别为(11.34±3.03)和(10.01±1.25),与对照组(21.23±4.01)和MSODN组(18.21±3.3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MWH组MVD为(13.04±6.53),较对照组和MSODN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ASODN和法安明具有下调VEGF表达,抗血管生成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范海涛王秀岩柴红梅刘禄成
关键词:膀胱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分子量肝素
靶向sKDR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07年
目的:观察靶向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KDR)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KDR基因作为膀胱癌基因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人膀胱癌细胞T24分为sKDR转染组、未转染组和对照组,构建靶向sKDR真核分泌型表达质粒PCI-KDR,经LipofctamineTM2000转染T24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能否与VEGF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稳定表达sKDR的T24细胞KDR基因表达水平,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sKDR对T24细胞增殖的作用,转移酶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裸鼠皮下移植稳定表达sKDR的T24细胞,观察其成瘤性的改变。结果:与未转染组比较,转染组稳定表达sKDR的T24细胞其KDRmRNA表达水平升高了4.16倍,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了55.1%(P<0.01),细胞增殖速度明显缓慢并出现显著的凋亡峰。在裸鼠体内转染组与未转染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转染组肿瘤生长明显缓慢,成瘤能力受抑。结论:靶向sKDR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张明刘禄成李然伟郭航范海涛王颂高瑞娟许宗革李哲
关键词:膀胱肿瘤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细胞增殖裸鼠
RNA干扰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RNA干扰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膀胱癌细胞株T2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了4个针对VEGF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质粒pGC—siVEGF1-4,脂质体法稳定转染T24细胞。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转染细胞VEGFmRNA和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结果4个VEGF siRNA表达质粒均能明显抑制转染细胞的VEGFmRNA和蛋白表达,使细胞增殖减慢,其中以pGC—siVEGF3最为明显,细胞增殖受抑达38.9%(t=18.49,P〈0.01)。且该组出现了最大程度G0/G1细胞阻滞(59.8±1.4),明显大于空质粒组(48.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组的细胞凋亡率也最高(17.4%)。结论VEGF siRNA表达质粒可下调T24细胞VEGF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刘禄成朱德淳高瑞娟郭航张明
关键词:膀胱癌RNA干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脱噬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