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71033)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王长征戎咏华徐祖耀周宁肖效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聊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磁电
  • 7篇磁电阻
  • 6篇巨磁电阻
  • 5篇巨磁电阻效应
  • 5篇磁电阻效应
  • 2篇颗粒膜
  • 2篇GMR
  • 1篇低碳钢
  • 1篇电子成像
  • 1篇电子能量损失...
  • 1篇电子显微术
  • 1篇电子衍射
  • 1篇电阻
  • 1篇多层膜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效媒质理论
  • 1篇室温
  • 1篇隧穿
  • 1篇隧穿磁电阻
  • 1篇碳钢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聊城大学

作者

  • 6篇王长征
  • 5篇戎咏华
  • 4篇徐祖耀
  • 2篇肖效光
  • 2篇周宁
  • 1篇张培明
  • 1篇徐东然
  • 1篇郑立波
  • 1篇张一清

传媒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热处理
  • 1篇兵器材料科学...
  • 1篇金属功能材料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 3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退火温度对Co-Ag颗粒膜结构及巨磁电阻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室温衬底上制备了Co3 0 Ag70 (原子百分比 )颗粒膜。利用X射线衍射谱 (XRD)和四探针方法研究了Co3 0 Ag70 颗粒膜沉积态及真空退火后的室温结构和室温巨磁电阻效应。结果表明 :沉积态颗粒膜织构较明显 ,巨磁电阻效应呈现各向异性 ;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 ,Co3 0 Ag70 颗粒膜的微结构发生了演变 ,导致Co3 0 Ag70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现象 ,在 4 73K达到最大值 ,其值约为 - 5 7%。
王长征戎咏华徐祖耀
关键词:巨磁电阻效应退火温度XRD多层膜
FeCo-Al_2O_3颗粒膜隧穿磁电阻的颗粒尺寸效应
2008年
利用磁控溅射仪制备了一系列的FeCo-Al2O3颗粒膜.分别通过传统的四探针方法和透射电镜(高分辨电镜)研究了FeCo-Al2O3颗粒膜的隧穿磁电阻和纳米颗粒结构.结果表明:当FeCo的体积分数约为32.8%时,FeCo-Al2O3颗粒膜的隧穿磁电阻达到最大值,约为6.9%,该值为目前所报道的在室温和外磁场为12.5KOe下测量得到的最高值.电镜观察表明在FeCo-Al2O3颗粒膜中,bcc结构或非晶态的FeCo颗粒弥散分布在晶态或非晶态的Al2O3基体中.根据电镜观察结果得到颗粒膜的尺寸分布,经过尺寸拟合发现对于FeCo颗粒体积分数较小的颗粒膜,FeCo颗粒的分布满足对数-正态分布函数,而当颗粒膜中的FeCo颗粒体积分数较大时,FeCo颗粒的分布就严重的偏离了对数-正态分布函数.同时,实验结果表明:颗粒膜的隧穿磁电阻随颗粒尺寸呈现出非单调的变化,在一中间尺寸达到最大值.
郑立波张培明王长征肖效光
关键词:磁控溅射颗粒膜隧穿磁电阻颗粒尺寸
电子显微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列举了应用电子显微术———选区电子衍射和成像、高分辨电子成像和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两种材料的例子。电子衍射和相关理论的计算结果表明,0.2%碳钢经923K,5.5h碳氮共渗油淬后的化合物层是ε Fe2 3(N,C),而不是ε Fe2(N,C)和ε Fe3(N,C);经523K,2h时效后化合物层中的"灰区"析出几纳米尺度的γ′ Fe4N是化合物层硬化的原因。高分辨电子成像和电子能量损失谱揭示了高温磁控溅射41%FeCo(体积分数,下同) Al2O3颗粒膜两步相分离的演变过程及其对巨磁电阻的影响。
戎咏华
关键词:电子显微术低碳钢电子衍射电子成像电子能量损失谱巨磁电阻
金属颗粒膜巨磁电阻效应的理论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由于巨磁阻效应材料在磁记录设备和传感器的潜在应用,具有该效应的材料得到了广泛地研究。特别是继金属多层膜之后的金属磁性颗粒膜,由于其制备简单,巨磁阻效应的机理较为复杂,受到人们的青睐。综述了金属磁性颗粒膜中巨磁阻效应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值得注意的研究方向。
王长征周宁戎咏华徐祖耀
关键词:巨磁电阻效应GMR
Fe-Cu颗粒膜结构及巨磁电阻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在室温衬底上制备了Fe2 3Cu77(at.% )颗粒膜 ,利用XRD、TEM、VSM及四探针方法对Fe2 3Cu77颗粒膜的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室温时 ,尺寸约为 1nm~ 10nm的Fe颗粒非均匀分布在Cu基体中 ,颗粒膜中存在着明显的织构。VSM测量表明室温颗粒膜呈超顺磁性 ,其磁化曲线符合朗之万函数。随退火温度提高 ,颗粒膜的巨磁电阻 (GMR)值单调下降 ,在室温最大 ,其值约为 - 1.2 %。其原因可归结于颗粒膜在室温下就达到了最佳的表面积与体积比 ,从而增强了自旋相关散射和GMR效应。通过最小非线性二乘方法拟合GMR- (M /Ms)曲线表明 ,低场时GMR与 (M /Ms)呈平方率关系 ,而在高场时则偏离平方率关系。
王长征戎咏华徐祖耀
关键词:室温GMR巨磁电阻效应磁化曲线VSM
金属颗粒膜巨磁电阻效应的机制和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03年
 由于巨磁电阻效应在磁记录设备和传感器的潜在应用,具有该效应的材料得到了广泛地研究。特别是继金属多层膜之后的金属磁性颗粒膜,由于其制备简单,巨磁电阻效应的机理较为复杂,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综述了金属磁性颗粒膜中巨磁电阻效应的自旋相关散射机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值得注意的研究方向。
王长征周宁戎咏华徐祖耀
关键词:巨磁电阻效应传感器
金属-金属颗粒膜巨磁电阻效应的尺寸效应被引量:1
2007年
按照颗粒尺寸将颗粒膜中磁性颗粒分为3类:单畴超顺磁颗粒、单畴铁磁性颗粒和多畴磁性颗粒.不同尺寸的磁性颗粒对巨磁电阻效应作用的研究存在着争议.为此,该文假设颗粒膜中磁性颗粒尺寸呈对数正态函数分布,利用二流体模型和有效媒质理论对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以单畴铁磁性颗粒为主导作用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相关各类实验相符,表明单畴铁磁性颗粒对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起主导作用.
徐东然张一清王长征肖效光
关键词:颗粒膜巨磁电阻效应有效媒质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