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905)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相关作者:毕献武李玉帮陶琰朱飞霖廖名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湘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幔
  • 1篇地幔橄榄岩
  • 1篇熔融
  • 1篇深熔作用
  • 1篇陶瓷
  • 1篇谱性质
  • 1篇橄榄岩
  • 1篇微观结构
  • 1篇苦橄岩
  • 1篇花岗岩
  • 1篇氟含量
  • 1篇高氟
  • 1篇ER
  • 1篇玻璃陶瓷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湘潭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陶琰
  • 1篇廖名扬
  • 1篇朱飞霖
  • 1篇林乐静
  • 1篇陈敏鹏
  • 1篇柳洋
  • 1篇任国仲
  • 1篇李玉帮
  • 1篇毕献武

传媒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岩石学报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西藏吉塘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21
2011年
沿澜沧江结合带发育一条长达1000余千米的印支期澜沧花岗岩带,吉塘岩体位于该带北段,产出在吉塘以西约3km,轴向NNW,侵位于古元古代吉塘群变质岩系中,长70km,宽2~10km、出露面积341km2。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Rb-Sr等时线年龄值为220Ma。本文对吉塘岩体开展了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吉塘岩体为过铝质钙碱性S型花岗岩,吉塘岩体在岩石化学组成上,SiO2含量63%~71%,平均66.5%,Na2O含量2.8%~4.2%,K2O含量1.7%~3.4%,铝饱和指数A/CNK=1.09~1.48,CIPW标准矿物中刚玉1.5%~5.6%,微量元素组成类似于片麻岩质的中地壳。(87Sr/86Sr)i值为0.7280~0.7395,εNd(i)为-14.1~-16.2,指示岩浆源区为地壳物质,成因上与俯冲作用无关,Nd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在2.0Ga左右,与昌都陆块变质基底古元古代吉塘群的原始形成年代相当,岩体Sr、Nd同位素组成也与变质基底吉塘群片麻岩一致,综合分析认为,岩浆源岩为变质杂砂岩成分的古元古代吉塘群片麻岩,其原岩建造主要是火山弧成因的英安岩或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微量元素组成指示为黑云母脱水熔融。分析认为岩浆形成于地壳加厚增温环境下的地壳深熔作用,构造上与板块碰撞后的环境相联系。支持澜沧江构造带为冈瓦纳与扬子大陆边缘多岛弧系统的边界即古特提斯主洋盆的观点。澜沧江洋的闭合时间早于澜沧花岗岩带的形成年龄220Ma,根据构造带上相关研究成果,倾向于认同碰撞时间在280Ma左右。
陶琰毕献武李金高朱飞霖廖名扬李玉帮
关键词:深熔作用
Er^(3+)掺杂高氟浓度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光谱性质被引量:4
2009年
研究了Er3+掺杂的高氟浓度的透明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光谱性质。采用不同条件制备了两组初始组分为50SiO2-45PbF2-5PbO-1ErF3的样品,利用氟离子电极对实验样品的最终氟含量进行测定,表明了烧结过程中坩埚加盖可以有效地增加最终生成样品的氟含量。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吸收光谱以及上转换光谱的测试,结果显示,与低氟含量的先驱样品为非晶态不同,高氟含量的先驱样品中出现了β-PbF2结晶,高分辨透射电镜像表明该结晶为球形且颗粒尺寸大约在10~15nm。吸收光谱、J—O参数和上转换光谱进一步证明了高氟含量的先驱样品中Er3+存在于玻璃基质和β-PbF2微晶中。退火后,玻璃基质中的Er3+进入了PbF2微晶中,显示了比退火前强的上转换发光强度。
林乐静任国仲陈敏鹏柳洋
关键词:玻璃陶瓷氟含量微观结构
峨眉大火成岩省苦橄岩的地幔橄榄岩熔融成因
<正>Sobolev et al.,(2005)根据夏威夷高镍和富硅的母岩浆提出新的地幔柱岩浆成因模式:榴辉岩优先熔融并交代橄榄岩形成不含橄榄石的辉石岩,夏威夷玄武岩岩浆形成于辉石岩熔融与地幔橄榄岩熔融不同比例的混合(S...
陶琰朱飞霖廖名扬李玉帮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