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008)

作品数:3 被引量:59H指数:3
相关作者:于洋张卫建赵杨姜宇博宫秀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玉米
  • 2篇氮水平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种
  • 2篇施氮
  • 2篇施氮水平
  • 2篇种植密度
  • 2篇粮食安全
  • 2篇高产
  • 2篇高产高效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效率
  • 1篇对花
  • 1篇夜间增温
  • 1篇玉米品种
  • 1篇玉米杂交
  • 1篇玉米杂交种
  • 1篇杂交种产量
  • 1篇增温

机构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钱春荣
  • 3篇宫秀杰
  • 3篇姜宇博
  • 3篇赵杨
  • 3篇张卫建
  • 3篇于洋
  • 2篇杨忠良
  • 2篇王俊河
  • 1篇李梁
  • 1篇郝玉波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产量对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的响应被引量:34
2012年
明确不同年代春玉米生产力对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的响应特征及其趋势,对高产高效的耐密品种选育和密植抗倒栽培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意义。本文以黑龙江近50年来第一积温带大面积种植的8个典型春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09和2010年进行密度和施肥的田间试验,比较不同年代主栽品种生产力演变特征。结果显示,黑龙江省1970s—2000s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单株生产力与群体产量均明显提高,平均增幅分别为每10年16.96g和790kghm–2;植株空秆率和倒伏率显著下降,株高、穗位、单株叶面积、穗粒数、千粒重显著提高。随着密度的提高,各年代玉米的单株产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群体产量呈抛物线形上升,群体最高产量的理论密度增幅为每10年3507株hm–2;空秆率显著提高,但倒伏率仅1970s和1980s的品种呈递增趋势;株高、单株叶面积、棒三叶面积、穗粒数与千粒重均呈现下降趋势,穗位随密度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各年代品种株高、穗位、单株叶面积和千粒重随氮肥水平提高呈增加趋势。在150~450kghm–2的施氮水平范围,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各年代品种增产效果不明显。各主要指标在年代、密度和氮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对照东北玉米现有的品种特性、种植密度和施肥现状表明,选育耐密品种和实施密植抗倒栽培的增产潜力大,在现在的施肥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种植密度是东北春玉米高产增效耕作栽培的技术创新方向。
钱春荣于洋宫秀杰姜宇博赵杨王俊河杨忠良张卫建
关键词:粮食安全玉米品种高产高效
寒地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对花前夜间增温的响应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田间开放式夜间增温试验方法,研究雨养农区寒地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对花前夜间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夜间增温条件下,0~10cm耕层土壤夜间温度升高1.7℃,土壤水分略有下降;夜间增温使春玉米物候期明显提前,花前生育期缩短1d,花后生育期延长1d;夜间增温明显促进春玉米幼苗生长,提高根系长度,单株绿叶面积和棒三叶面积分别比对照提高13.5%和14.6%;与对照相比,春玉米地上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分别显著增高8.2%和9.3%,百粒重显著增高7.1%.东北地区气候变暖尤其是日最低温度升高对春玉米的直接影响效应可能以增产为主.
钱春荣于洋赵杨宫秀杰姜宇博王俊河杨忠良张卫建
关键词:气候变暖春玉米
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氮肥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的响应被引量:24
2012年
以黑龙江省近50年来第1积温带大面积种植的8个典型春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09-2010年进行密度和施肥的田间试验,比较不同年代主栽品种氮肥偏生产力(PFP)、氮肥农学效率(NAE)、氮肥吸收利用率(NRE)及主要器官氮含量对密度和氮素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1970s-2000s品种更替过程中,PFP和NRE呈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每10年3.41kg kg^-1和2.26个百分点。NAE在1970s-1990s呈显著递增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氮收获指数随年代递增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下降1.51个百分点;茎、叶和籽粒氮积累量随年代推进呈显著递增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递增0.09、0.07和0.12g株一;上述各主要指标在年代、密度和氮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各年代品种的氮肥利用效率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随密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最高效率值出现在50000-70000株hm^-2范围内,现代品种的最高氮效率的种植密度高于老品种。各年代品种籽粒、叶片、茎氮素积累量和氮收获指数随密度增加呈显著递减趋势。各年代品种籽粒、茎和叶片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施氮量对氮收获指数影响各年代品种表现不同。上述结果表明,品种改良的氮肥增效潜力较大。在现有的品种状况下,增密不仅可以增产,而且可以显著提高肥料效率。
钱春荣于洋宫秀杰姜宇博赵杨郝玉波李梁张卫建
关键词:粮食安全高产高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