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2007SR01)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5
相关作者:张永军郭予元苏宏华张帅高希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棉铃
  • 3篇棉铃虫
  • 2篇原核表达
  • 2篇中红侧沟茧蜂
  • 2篇特异性表达
  • 2篇组织特异性
  • 2篇组织特异性表...
  • 2篇棉花
  • 2篇茧蜂
  • 2篇表达谱
  • 2篇侧沟茧蜂
  • 1篇电子鼻
  • 1篇信息素结合蛋...
  • 1篇序列标签
  • 1篇夜蛾
  • 1篇抑制性
  • 1篇抑制性消减文...
  • 1篇抑制性消减杂...
  • 1篇幼虫
  • 1篇植物

机构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郭予元
  • 6篇张永军
  • 3篇吴孔明
  • 3篇高希武
  • 3篇张帅
  • 3篇苏宏华
  • 2篇赵秋剑
  • 2篇赵奎军
  • 2篇潘洪生
  • 1篇曹广春
  • 1篇许冬
  • 1篇陈洋

传媒

  • 3篇昆虫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棉花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棉铃虫气味受体的克隆与组织特异性表达被引量:18
2009年
气味受体在昆虫识别外界气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其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昆虫对气味识别的分子机制。本文通过RT-PCR技术,在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中克隆得到11条气味受体序列(GenBank登录号:EU599565~EU599568,EU818702~EU818706,FJ39345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armOR2为非典型气味受体,其他为典型气味受体。进化树显示,HarmOR10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DOR46a进化关系较近,而HarmOR4与果蝇味觉受体聚类在一起。棉铃虫其余气味受体与烟芽夜蛾Heliothis virescens气味受体单独或几个一起处于与黑腹果蝇气味受体进化关系较远的聚类中,而且彼此聚类关系较远。使用半定量RT-PCR对这些气味受体的表达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armOR2在棉铃虫触角和喙中表达,表达量在雌雄间相当。其他受体则在成虫触角中特异表达,其中HarmOR3,HarmOR13和HarmOR14仅在雄性触角内表达;雌性触角内HarmOR12和HarmOR20的表达量要高于雄性触角;其余气味受体雌雄触角间表达量则相当。
张帅张永军苏宏华高希武郭予元
关键词:棉铃虫气味受体RT-PCR克隆表达谱
电子鼻zNose^(TM)构建棉花挥发物指纹图谱及被害棉花挥发物释放节律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电子鼻zNose^(TM)对棉花植株常见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确定每类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指数,构建棉花植株常见挥发性化合物特征谱库.采集棉铃虫幼虫取食诱导棉株挥发性化合物,利用电子鼻构建棉铃虫幼虫危害棉株的指纹图谱.比对健康棉株与棉铃虫幼虫危害棉株的色谱图及指纹图谱发现,棉铃虫幼虫危害棉株的挥发物的种类和含量均比健康棉株的多,而且未去除棉铃虫幼虫的危害处理与去除棉铃虫幼虫的危害处理相比,被诱导挥发物的含量显著升高.通过电子鼻实时监测棉花植株各处理β-蒎烯、β-月桂烯等挥发性化合物的释放节律.结果显示,当棉铃虫幼虫危害棉株2h后,β-蒎烯的释放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β-月桂烯在棉铃虫幼虫危害2h的释放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在棉铃虫幼虫危害24h释放量显著增加.6~8h β-蒎烯和β-月桂烯分别达到各自最大释放量,随后缓慢回落,但仍然保持较高释放水平.
潘洪生赵秋剑赵奎军张永军吴孔明郭予元
关键词:电子鼻指纹图谱棉花植物挥发物
棉铃虫信息素结合蛋白2cDNA的克隆、表达与组织特异性表达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克隆、分析和原核表达编码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信息素结合蛋白HarmPBP2的cDNA,并纯化得到HarmPBP2蛋白。【方法】以棉铃虫触角为材料,通过RT-PCR技术以获得编码中棉铃虫信息素结合蛋白HarmPBP2基因成熟蛋白开放阅读框序列,使用半定量RT-PCR对表达谱进行研究,并在使用pGEX-4T-1表达载体在BL21(DE3)系统中进行原核表达,使用GSTrapFF预装柱进行纯化并切去标签。【结果】克隆了命名为HarmPBP2(GenBank登录号:EU647241)的棉铃虫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该序列全长457bp,编码149个氨基酸残基,前端是一段25个氨基酸长的信号肽,推测蛋白具有昆虫信息素结合蛋白典型的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的特征。棉铃虫HarmPBP2在雌雄成虫的触角、足和翅中都有表达,另外在雌虫下颚须也有表达。雌雄组织表达量顺序相同,触角中表达量最高,翅中次之,足中最少。雌虫组织中表达量高于雄虫。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HarmPBP2,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地表达出一个分子量约为40kD的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与酶切得到去标签的HarmPBP2蛋白。【结论】克隆、分析和表达了棉铃虫信息素结合蛋白HarmPBP2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纯化,为进一步研究其分子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其表达谱进行了研究。
张帅张永军苏宏华高希武郭予元
关键词:棉铃虫信息素结合蛋白原核表达纯化表达谱
斜纹夜蛾取食诱导棉花抑制性消减文库的初步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筛选棉花抗逆基因,实验室构建了棉花被斜纹夜蛾幼虫取食诱导的正、反向抑制性消减文库。文库随机各挑取1000个克隆进行PCR鉴定,发现插入片段长度主要集中在200~1000bp之间。经反向Northern杂交筛选,正向文库随机挑取250个克隆测序,得到了35条非重复序列ESTs,反向挑取150个克隆,得到24条ESTs。GenBank数据库BLAST序列相似性比对功能分析表明,斜纹夜蛾幼虫取食胁迫棉花的应答过程涉及信号传导、基因调控、抗胁迫、防御反应、能量合成代谢、细胞生长延伸等多个生物途径。诱导表达的基因对斜纹夜蛾取食胁迫功能表现为一定的直接或间接保护作用。
许冬张永军曹广春陈洋吴孔明郭予元
关键词:抑制性消减杂交表达序列标签棉花斜纹夜蛾
中红侧沟茧蜂对不同龄期棉铃虫幼虫及其为害棉株的趋性反应被引量:10
2011年
研究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 Haliday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bner幼虫及其为害棉株的趋性行为,可为高效应用中红侧沟茧蜂控制棉铃虫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实验室内以中红侧沟茧蜂雌蜂、1~5龄棉铃虫幼虫及其为害棉花植株(去虫或未去虫)为试验材料,采用"Y"型昆虫嗅觉仪测定了中红侧沟茧蜂雌蜂对1~5龄棉铃虫幼虫及其为害棉株的趋性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中红侧沟茧蜂对3龄、4龄和5龄棉铃虫幼虫均没有明显的趋向行为反应,1龄和2龄棉铃虫幼虫对中红侧沟茧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此外,1~5龄棉铃虫幼虫为害后去虫棉株与健康棉株均对中红侧沟茧蜂有吸引作用。在未去虫的处理中,虫害诱导棉株比健康植株更能吸引中红侧沟茧蜂,与健康植株差异显著,而且不同龄期棉铃虫幼虫为害处理间差异较大,对中红侧沟茧蜂引诱作用的相对顺序为:5龄为害植株>2龄和4龄为害植株>1龄和3龄为害植株(2龄和4龄为害处理间差异不显著;1龄和3龄为害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可为中红侧沟茧蜂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潘洪生赵秋剑赵奎军张永军吴孔明郭予元
关键词:中红侧沟茧蜂棉铃虫趋性
中红侧沟茧蜂化学感受蛋白MmedCSP1的结合特征被引量:12
2009年
化学感受蛋白是一类存在于昆虫化学感受器中的可溶性蛋白,被认为与昆虫识别外界化学信息有关。本研究使用pGEX-4T-1表达载体在BL21(DE3)异源表达系统中表达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化学感受蛋白MmedCSP1,并通过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去表达标签的MmedCSP1;使用bis-ANS作为荧光配基,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上研究它与50种气味标样的结合特征,从而得到此类化学感受蛋白在中红侧沟茧蜂嗅觉识别中识别气味的种类。结果表明:MmedCSP1只能与水杨酸甲酯、戊烷、罗勒烯、β-紫罗兰酮、3,4-二甲基苯甲醛、2-己酮和叶醇结合。但只有脂类化合物β-紫罗兰酮能在浓度为1mmol/L下将bis-ANS从MmedCSP1中替换50%,β-紫罗兰酮与MmedCSP1的结合常数为16.89μmol/L。这些结果提示MmedCSP1参与中红侧沟茧蜂对水杨酸甲酯、戊烷、罗勒烯、β-紫罗兰酮、3,4-二甲基苯甲醛、2-己酮和叶醇等气味的识别过程,且在不同气味中的识别过程中对于气味的运输能力有差异。
张帅张永军苏宏华高希武郭予元
关键词:中红侧沟茧蜂化学感受蛋白原核表达Β-紫罗兰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