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4B01)

作品数:15 被引量:170H指数:7
相关作者:马履一李国雷祝燕刘勇贾忠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林场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森林培育学
  • 3篇落叶松
  • 3篇长白落叶松
  • 2篇滴灌
  • 2篇造林
  • 2篇树种
  • 2篇水肥
  • 2篇水肥耦合
  • 2篇水肥耦合效应
  • 2篇水分
  • 2篇土壤
  • 2篇欧美107杨
  • 2篇磷吸收
  • 2篇苗木
  • 2篇耗水
  • 2篇107杨
  • 1篇氮磷
  • 1篇氮磷吸收
  • 1篇氮水平
  • 1篇底施

机构

  • 10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吉林市龙潭区...

作者

  • 8篇马履一
  • 4篇贾忠奎
  • 4篇王梓
  • 3篇李国雷
  • 3篇祝燕
  • 3篇刘勇
  • 2篇康瑶瑶
  • 2篇杨自立
  • 2篇周源
  • 2篇左海军
  • 1篇于海群
  • 1篇吕瑞恒
  • 1篇刘健
  • 1篇王瑞辉
  • 1篇孙宇
  • 1篇孙慧彦
  • 1篇金虎范
  • 1篇林平
  • 1篇马跃
  • 1篇高卫东

传媒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107杨幼苗(Populus×euramericanacv.“74/76”)秋季光响应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在北京地区,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的Li-6400-02B红蓝光源设定从O~2000μmol·m^-2·s^-1的光强,通过人工控水的方法取得3个不同的水分梯度,对秋季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1a生扦插苗木的各生理生长参数的光响应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3.249,6~17.65%、17.65%~22.06%时,107杨1a生扦插苗净光合速率能维持较高水平,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3.24%时,其净光合速率受气孔限制作用明显降低,苗木生长受到影响。
周源马履一
关键词:107杨光响应
水施磷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2年生移栽苗为试验材料,在底施磷肥的基础上,进行生长期水施追肥。按照水施追肥占总磷肥量的多少设置不同水平,即水施比例。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磷肥量(163,326,489 kg·hm-2),副区为水施比例(0,25.0%,33.3%,50.0%,100%)。结果表明:苗木生长指标在各磷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苗高、地茎、I级侧根数(D>1.0 mm)和生物量随磷肥增大而增大。由于在163 kg·hm-2处理下,苗高和地径就能能达到国家标准,因此最经济施肥量应为163 kg·hm-2;茎磷质量分数,根、茎、整株含磷量、磷肥利用率在各水施比例间差异显著,并且在33.3%水施比例达到最大,其中全磷量为0.405 g·株-1,磷肥利用率高达11.4%。所以,33.3%为最佳水施比例,即在163 kg·hm-2磷肥量下,将磷肥总量的1/3用于水施追肥是长白落叶松移栽苗最佳施肥方式。
孙宇李国雷刘勇马履一祝燕姜长吉刘福森李学莲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长白落叶松底施追施磷肥
施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养分库氮磷吸收及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7
2011年
为探讨传统施肥量是否使出圃长白落叶松苗木体内养分达到养分奢养阶段,以长白落叶松1年生播种苗为实验材料,设定不同施肥量实验,对2年生移栽苗木的生物量、N和P的养分浓度及含量进行检验,并结合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和N、P的矢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施肥量处理对其养分库和全株的生物量(P养分库=0.0285;P全株=0.0325)、P的养分浓度(P养分库=0.0022;P全株=0.0418)及P的含量(P养分库=0.0043;P全株=0.0301)影响显著,且存在生物量和N素向养分库转移的现象,养分吸收利用参数值均较低。矢量分析结果显示,整株和养分库中N素均处于养分缺乏状态,而P素处于养分稀释状态。建议生产部门对其传统施肥方式进行转变,对其生长季中指数施N肥和晚季追施P肥,以使苗木达到奢养的阶段,同时利用苗木养分库的大小来预测苗木造林的表现。
康瑶瑶刘勇马履一李国雷祝燕马跃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养分库
湖南5种园林地被植物蒸腾耗水特征初探被引量:6
2009年
该研究旨在掌握湖南5种园林地被植物在缺水季节的耗水特性,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及配置方式提供依据。采用盆栽控水法,从8—11月,通过模拟实际栽植中植物所处的不同光照状况,测定了马尼拉草、细叶萼距花、麦冬、吉祥草和葱兰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土壤水分不断降低过程中的蒸腾速率。结果为:①根据植物在控水期间蒸腾速率的变化及生长状况划分了4种土壤水分梯度,即水分充足、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土壤水势分别为-0.20~-0.03MPa、-0.54~-0.20MPa、-1.38~-0.54MPa和<-1.38MPa。②不同月份在前3种土壤水分梯度下,全光照时,细叶萼距花的日均蒸腾速率大于马尼拉草;半光照时,蒸腾速率大、入选前2位较多的是细叶萼距花和葱兰,蒸腾速率低、处于最后一位较多的是马尼拉草;全遮荫时,麦冬、吉祥草和葱兰的蒸腾速率相差不大。③控制土壤水分、光照强度所达到的节水效果是不同的,可根据节水效益和实际需要来选择优化的节水方式。
王梓王瑞辉左海军刘健
关键词:蒸腾耗水园林地被植物光照条件水分管理
北京山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肥力的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为探讨山地森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对北京延庆山区6种植被类型下不同层次土壤的脲酶、蛋白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林分类型之间所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均表现出不断减小的趋势。蔗糖酶、脲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4种酶活性在不同林分类型中均表现出阔叶林优于针叶林,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所测5种酶活性在6种林分类型A层表现出聚集分布,以脲酶最具代表性。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与所测5种酶活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正显著相关,而有效磷与各种所测酶活性均呈负相关。运用主成分分析可知,土壤酶在第1、2主成分中比重较大,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结合相关分析认为,碱解氮与脲酶可以作为该地区土壤质量评价的首选指标。
吕瑞恒刘勇于海群李国雷刘辉王玉江
关键词:土壤酶理化性质针叶树种阔叶树种
华北平原主要造林树种107杨扦插苗夏季茎流及耗水特性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以热平衡为原理的Dynamax包裹式茎流测量系统,于2008年夏季对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74/76’扦插苗的液流变化进行连续监测,利用实验区自动气象站同步检测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和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结合人工记录的天气状况,分别选取3种最典型的天气条件,分析了107杨扦插苗的茎流变化、茎干耗水量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天气条件下,液流日变化波动曲线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各异,但光合有效辐射始终是液流变化的主导因子。茎干液流通量密度的变化是各种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107杨扦插苗日耗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从晴天、阴天到雨天依次减少,其平均值分别为1064.126,567.975和405.914g.d-1。
周源马履一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107杨茎流耗水
长白落叶松苗木质量与造林效果关系的比较被引量:19
2009年
以苗高和地径为分级标准,将长白落叶松播种苗(1-0)分成2级:Ⅰ级苗和Ⅱ级苗,将移植苗(1-1)分成3级:特级苗、Ⅰ级苗和Ⅱ级苗,以苗龄和等级为试验因子进行了根生长潜力和造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①>1cm新根数量(TNR>1)在苗龄之间和等级之间差异均显著,说明TNR>1能代表不同苗龄和等级长白落叶松苗木的发根能力,可作为评价苗木质量的活力指标。②播种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均大于移植苗,所有处理中移植苗特级苗的生长量和生长率最低。造林成活率依次为:移植苗和播种苗的Ⅰ级苗>移植苗Ⅱ级苗>播种苗Ⅱ级苗和移植苗特级苗。通过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苗木形态指标与根生长潜力及生长量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可以用形态指标预测长白落叶松苗木的活力状况和造林后的生长表现。从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两个方面来看,再考虑到培育周期和育苗成本,造林效果最好的是移植苗Ⅰ级苗,其次是播种苗Ⅰ级苗和移植苗Ⅱ级苗。
孙慧彦刘勇马履一贾忠奎康瑶瑶金虎范祝燕侯炳柱尹凤君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苗木质量造林
不同供氮水平对栓皮栎播种苗光响应曲线的影响被引量:22
2011年
为科学制定栓皮栎播种苗氮肥管理措施,在砂培条件下,采用指数施肥的试验方法,设置4个供氮水平(0、120.6、216.4和329.2mg/(株·a)),探求不同的供氮水平对栓皮栎播种苗光响应特征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木生长的不同阶段,供氮量的差异对叶片光响应曲线的影响有所差别。生长初期,氮素对栓皮栎播种苗光响应特征曲线参数的影响不显著。速生期,缺氮(0mg/(株·a))严重影响苗木的光合性能,导致栓皮栎播种苗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α)偏低,而光补偿点(LCP)偏高;当供氮量从120.6mg/(株·a)增大到216.4mg/(株·a)时,苗木Pmax并没有明显变化,但苗木的LCP降低,LSP升高;过量供氮(329.2mg/(株·a))反而导致叶片的光合性能下降。生长末期,在其他处理苗木叶片光合性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的情况下,216.4mg/(株·a)水平的苗木仍然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光合能力。
杨自立马履一贾忠奎王梓
关键词:栓皮栎播种苗供氮水平指数施肥光响应曲线
1年生欧美107杨地上生物量水肥耦合效应被引量:10
2011年
为制定培育欧美107杨优质苗木的灌溉施肥方案,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施肥下1年生欧美107杨地上生物量生长情况。通过对地上生物量结果进行二次回归拟合,建立了水肥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增加灌溉量和氮肥施用量均有增产效应,水肥交互作用表现为正效应,对地上生物量影响作用由高到低依次为:氮肥施入量、水肥互作、灌溉量。欧美107杨地上生物量大于900 g/株的水肥方案为:灌溉量35.14~41.35kg/株,氮施入量9.18~11.68 g/株,即施尿素831.70~1058.24 kg/hm2。
王梓马履一贾忠奎林平杨自立高卫东左海军秦超
关键词:欧美107杨地上生物量水肥耦合滴灌
滴灌下欧美107杨苗高水肥耦合效应被引量:5
2012年
水分和氮肥是影响欧美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74/76’生长的重要因素。以1年生欧美107杨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氮施入量对欧美107杨苗高的影响,并建立水—苗高的水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下苗高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各因素效应顺序为氮施入量>水肥互作>灌溉量。欧美107杨苗高在300~360 cm的水肥方案为灌溉量8.45~19.25 kg.株-1,施氮肥量4.57~9.12g.株-1,即施尿素413.94~826.31 kg.hm-2;苗高在360~400 cm的水肥方案为灌溉量36.02~41.87 kg.株-1,施氮肥量8.68~11.43 g.株-1,即施尿素786.08~1 035.05 kg.hm-2。水肥优化管理方案可为定向培育1年生欧美107杨苗木提供理论依据。
王梓马履一贾忠奎公宁宁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欧美107杨水肥耦合滴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