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021)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春艳孙晶李悦成小松熊明华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乙腈
  • 2篇降解
  • 1篇生物降解
  • 1篇生物修复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水解
  • 1篇氰化物
  • 1篇腈水合酶
  • 1篇腈水解酶
  • 1篇酰胺酶
  • 1篇微生物修复
  • 1篇污染
  • 1篇降解菌
  • 1篇降解特性
  • 1篇RHODOC...

机构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作者

  • 3篇李春艳
  • 2篇熊明华
  • 2篇成小松
  • 2篇李悦
  • 2篇孙晶
  • 1篇方淑梅
  • 1篇梁喜龙
  • 1篇潘俊波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Rhodococcus sp.BX2菌对乙腈的降解特性及降解途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对Rhodococcus sp.BX2菌降解乙腈的特性及其降解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底物浓度为800mg·L-1,接种量为1.0%,培养温度为35℃,环境pH为7.5的条件下,16h时Rhodococcus sp.BX2菌对乙腈的降解率为95.98%;添加葡萄糖可在培养初期加快Rhodococcus sp.BX2菌的生长和对乙腈的降解,蔗糖、乙酰胺和尿素对其影响不大.将BX2菌接种到含有高乙腈浓度(25000mg·L-1)的合成废水中,培养180h后,乙腈降解率可达88.59%.在催化反应60min后,Rhodococcus sp.BX2腈水合酶与腈水解酶的总酶活可达到422.81U·mL-1,对其相关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Rhodococcus sp.BX2中同时存在腈水解酶基因和腈水合酶基因,因此,确定乙腈的降解主要由腈水合酶途径完成,可能同时存在腈水解酶的降解途径.
孙晶熊明华成小松李悦臧海莲李春艳
关键词:乙腈RHODOCOCCUS降解特性腈水合酶腈水解酶酰胺酶
一株乙腈降解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明确乙腈降解菌BX2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评价其处理含乙腈废水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BX2进行鉴定。考察温度、初始pH及接种量等因素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确定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及在该条件下的乙腈降解能力。测定菌株BX2对NaCl的耐受能力。【结果】乙腈降解菌BX2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与紫红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最相近。其16S rRNA、gyrB、secA1基因序列与紫红红球菌的相似性分别为99.37%、99.29%、97.87%。最佳生长条件为35℃,初始pH 7.5,接种量1%。此条件下,菌株BX2在16 h内对浓度为800 mg/L乙腈的降解率为95.87%。菌株BX2在NaCl含量高于6%的培养基中无法生长。【结论】菌株BX2被鉴定为紫红红球菌。该菌株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降解高浓度乙腈,在含氰废水的生物修复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李悦熊明华成小松孙晶臧海莲潘俊波李春艳
关键词:乙腈生物降解生物学特性
氰污染的微生物修复与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大量氰化合物造成了土壤和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这对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深入探究污染物的处理及污染环境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生物降解具有绿色、高效、成本低等优点,成为污染处理和环境修复发展的方向。氰化合物可作为碳源和氮源被多种微生物利用,产物为低毒或无毒的物质。从氰化合物的来源、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降解机理,影响氰化合物微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及微生物降解的应用等角度,综述氰污染微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
方淑梅梁喜龙李春艳
关键词:氰化物微生物修复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