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1020)
-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鑫磊马岩松王家军栾晓燕陈怡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超高产、抗病、广适应性大豆黑农51的选育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黑农5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黑农37为母本,合交93-1538(合丰39)为父本有性杂交,经高光效育种程序选育而成,2007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黑农51具有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广适应性等特点,并具有理想的光合生态型,高光合速率、高光饱和点及低CO2补偿点,最高产量为4 650kg·hm-2。适宜的栽培方法是垄作栽培,穴播或垄上双行条播,最适宜的密度是20万~25万株·hm-2。适于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及吉林、辽宁、内蒙、新疆的部分地区种植。
- 栾晓燕陈怡杜维广满为群刘鑫磊马岩松林蔚刚王家军
- 关键词:超高产广适应性
- 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抗性的鉴定效率被引量:7
- 2014年
-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鉴定受条件和方法的制约,一直是大豆抗病资源筛选和抗病品种选育的限制因素之一,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发现,为抗病鉴定提供了高效而准确的鉴定方法。以抗大豆胞囊线虫病不同世代的育种分离群体为材料,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抗病基因型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标记基因型在不同分离世代的鉴定效率。结果表明:随着分离群体世代的增加,抗病个体在分离群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分离世代的卡方测验表明抗病性由2个隐性基因控制;基于抗病基因Rhg1开发的Indel标记rhg1-I4和SCN_Res Bridge对表型的检测效率达到88.89%,显著高于Satt309(50.00%);随着育种群体世代的增加,标记检测效率有所提高。不同标记组合并没有提高标记的检测效率。结果证明基于抗病基因序列开发的功能性标记在大豆抗胞囊线虫病育种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马岩松刘鑫磊栾晓燕王家军李进荣于佰双邱丽娟
-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鉴定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