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90044)

作品数:22 被引量:396H指数:11
相关作者:吴福象蔡悦魏守华王新新沈浩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长三角
  • 4篇实证
  • 4篇城市
  • 4篇城市群
  • 3篇地产
  • 3篇全球价值链
  • 3篇价值链
  • 3篇房地
  • 3篇房地产
  • 3篇长三角城市
  • 3篇长三角城市群
  • 2篇地产市场
  • 2篇新型城镇化
  • 2篇实证检验
  • 2篇区域经济
  • 2篇区域经济增长
  • 2篇经济增长
  • 2篇房地产价格
  • 2篇房地产市场
  • 2篇房地产市场调...

机构

  • 22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6篇吴福象
  • 4篇蔡悦
  • 4篇魏守华
  • 3篇王新新
  • 2篇刘小静
  • 2篇汤丹宁
  • 2篇姜凤珍
  • 2篇邓若冰
  • 2篇刘颜
  • 2篇沈浩平
  • 1篇丁胡送
  • 1篇程穆
  • 1篇葛和平
  • 1篇张静
  • 1篇朱蕾
  • 1篇段巍
  • 1篇曹璐

传媒

  • 4篇上海经济研究
  • 2篇科技与经济
  • 1篇审计与经济研...
  • 1篇科研管理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学海
  • 1篇经济经纬
  • 1篇财经理论与实...
  • 1篇当代财经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财经科学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产业经济研究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南大商学评论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垂直技术转让、策略性进入行为与竞争政策规制被引量:1
2013年
产业集群与知识转移和知识溢出同成长,虽然知识转移和知识溢出有较强外部性,但前者多为显性知识而后者是隐性知识。在跨国公司主导国际生产体系的制造工序垂直可分离条件下,下游企业不仅是垂直知识转移供给者也是中间产品需求者。若新企业边际生产成本高于在位企业,受让方的知识外溢就能使在位企业获更多收益。垂直知识渗漏的正外部经济激发在位企业创新动力,水平知识渗漏则迫使处于同工序企业不仅追求产品差异更注重产品创新。
吴福象蔡悦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我国房产税试点的绩效评价与政策优化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上海、重庆两市试点开征房产税以来,长期内房产税能否起稳定房价作用已成为颇具争议的话题。本文将迪帕斯奎尔-惠顿四象限模型嵌入到动态蛛网模型,评估了房产税试点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房产税试点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房价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房价的正向发散趋势,原因是过低的税率加之住宅需求曲线的正斜率导致房价收敛的周期延长。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是,开放条件下城市化进程给房地产调控增加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地运用高强度的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
徐宁吴福象
关键词:房产税蛛网模型绩效评价
租售比、房价收入比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基于区际差异化市场比较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6
2012年
利用租售比、房价收入比指标综合评价我国各区域房地产市场的比价效应意义重大。研究发现:我国的高房价对住房租赁市场有倒逼作用和漫延趋势,租金相对于房价的偏离导致住房租赁市场难以有效支撑住房买卖市场;各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存在差异,不同收入群体房价收入比存在着悖论并有加剧的趋势。因此,政府必须通过控制房价上涨以切断高房价向人口密集区二手房租赁市场漫延的通道,完善由政府保障、政府支持和市场提供构成的三级住房模式以及收入分配机制,引导市民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培植健康的住房租赁市场。
吴福象姜凤珍
关键词:租售比房价收入比房地产市场地区差异化
保障房、高档房与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基于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2
2012年
东中西三大地带保障房、高档房与普通商品房交互作用。保障房对普通商品房价格具有一定的抑制和烫平作用,东部和中部地区尤为显著;西部地区保障房建设的外溢效应使得当地商品房价格短期内出现了上涨。高档商品房的建设拉高了全国范围的房价,东部地区影响最大;实际利率对房价的影响很小。为此,政府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划分阶段梯度实施保障房政策,严格控制别墅等高档房的建设,并对高档房征收高额房产税。
吴福象姜凤珍
关键词:保障房高档商品房房地产价格
工业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研究被引量:39
2016年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全域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局域LISA分析,考察2001-2013年我国省际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构建三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国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并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若不考虑空间因素,结果会被高估;在仅考虑经济因素的空间权重下,其他地区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回流效应占主导地位,工业集聚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负溢出效应,加剧区域不平衡增长;而纳入地理因素后,其他地区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扩散效应抵消了回流效应,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太显著。当然,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入、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将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邓若冰刘颜
关键词:经济增长
跨国公司研发外包与本土企业的动态策略跟进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异质性产品线性反需求函数假说,本文构建了一个差异化产品替代弹性下跨国公司研发外包与本土企业最优研发投入的纳什-古诺模型。均衡解显示,跨国公司研发外包的过程,实质上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根据研发产品替代弹性之不同,实施与东道国企业平行竞赛、交叉渗透和技术俘获战略的过程。长期以来由于跨国公司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地位,东道国与之配套的代工企业则被动地被压制在制造过程的低端环节,使得跨国公司主导的研发过程的技术出现了由制造工厂向公司总部的逆向外溢。东道国代工企业要避免核心技术长期被跨国公司封锁,就必须实行动态技术跟进策略,针对跨国公司研发产品替代性和互补性的不同特点,动态调整研发投入的差异化定位。
吴福象蔡悦
关键词:跨国公司研发外包全球价值链
企业集团的适度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研究——一个基于国际垂直分工视野的分析框架被引量:5
2012年
基于国际垂直分工的理论视野,界定了单体企业的适度规模经济和企业集团总体的最适规模经济等概念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并结合垂直范围经济和聚集经济等相关概念,从技术经济角度给出了企业集团适度规模经济的模型框架和测度方法,揭示了企业集团在地域上的合理规模即集聚程度与集聚效益之间的倒U字形钟形关系。利用该分析框架,提出了在国际垂直分工视野下,生物医药和专用设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实现企业集团适度规模经济战略选择的关键在于利用企业集团的集聚经济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并通过产品细分的差别化定位,实现大型企业集团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策略性替代。
吴福象王新新
关键词:企业集团适度规模经济聚集经济范围经济空间经济
质量竞争、技术溢出与最优补贴战略被引量:10
2015年
基于产品质量竞争视角,构建了包含纵向和横向差异的拟线性效用函数,利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分析方法进行了模型推演和数值模拟,并细分销售环节的差异性和研发环节的外部性两个维度,对国家技术创新战略转型当中政府补贴政策的效率进行福利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要达到同等的社会福利水平,如果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补贴,所需要的费用远高于对研发活动的补贴,并且多支出的部分全部转化成了企业的利润;第二,补贴效率与产品横向差异呈"U"型关系,表明对技术溢出水平高的产业进行补贴其福利提升的效果要明显的高于对技术溢出水平低的产业进行补贴。为此,政府在进行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时,应当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实行差异化和有针对性的扶持与补贴政策。
吴福象段巍
关键词:R&D补贴
新型城镇化、创新要素空间集聚与城市群产业发展被引量:76
2013年
我国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已不可持续,为此"十八大"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这种创新驱动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可以通过要素空间集聚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以长三角城市群16个核心城市为例,解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群以人力资本为代表的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提高了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在要素集聚和分散的自由流动中城市群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最终实现不同层级城市的产业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体系构建中,应发挥要素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人才和产业的双向互动,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地区产业发展。
吴福象沈浩平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群产业分工长三角城市群
动态组织学习能力与企业竞争战略研究——一个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模型的分析框架被引量:2
2012年
在梳理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的演化路径时发现,二者在逻辑上一脉相承,并以动态组织学习能力为中心环节。基于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其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思考,构建了一个基于动态组织学习能力的国际垂直分工价值链分解模型。利用该模型的分析框架得出,企业主动融入国际战略外包的价值链垂直分工体系并重视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是企业再造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
吴福象王新新
关键词:核心能力竞争优势价值链分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