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2011-CXB-31)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王金高孔德全蔡冬梅张民伟陈丽花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天普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骤停
  • 2篇综合征
  • 1篇电刺激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心搏
  • 1篇心搏骤停
  • 1篇心肌
  • 1篇心脏
  • 1篇心脏骤
  • 1篇心脏骤停
  • 1篇心脏骤停后综...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反应综合...
  • 1篇药物
  • 1篇神经功能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篇张民伟
  • 2篇蔡冬梅
  • 2篇孔德全
  • 2篇王金高
  • 1篇苏彩恋
  • 1篇高流芳
  • 1篇蔺际龚
  • 1篇陈柱
  • 1篇刘加权
  • 1篇蔡晓扬
  • 1篇俞祥玫
  • 1篇张自立
  • 1篇陈金龙
  • 1篇陈丽花
  • 1篇陈菁

传媒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综合与专科ICU病原菌耐药及抗菌药应用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医院综合ICU与专科ICU病原菌构成、耐药水平及抗菌药应用差异,为ICU感染控制及抗菌药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综合ICU 962例与各专科ICU 1 173例住院患者的病原菌药敏资料,并计算平均每日抗菌药物应用强度(DDDs),分类汇总后比较综合ICU与专科ICU的菌谱构成、耐药水平及抗菌药物应用差异,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综合ICU的病原菌来源以呼吸道与腹腔为主,专科ICU以呼吸道与血液为主;综合ICU与专科ICU均以非发酵菌检出率最高,分别占50.73%、37.43%;葡萄球菌属在专科ICU检出28.30%,明显高于综合ICU的14.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ICU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占27.23%,而专科ICU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占22.68%;鲍氏不动杆菌在综合ICU的多药耐药菌检出率高达85.9%,远高于专科ICU的56.7%。结论综合ICU与专科ICU菌谱构成及抗菌药物应用均有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高流芳陈菁蔡晓扬陈金龙陈柱张民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氢气减轻家兔心搏骤停后脑损伤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氢气(hydrogen,H2)干预对心搏骤停后脑损伤的作用。方法实验在厦门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进行,新西兰白兔6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A组为2%氢气干预,B组为空气对照。比较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TNF-α)、神经元特异性條醇化异 性條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lOOp蛋白质量浓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s,NDS)变化,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诊断数和兔存活数的差异。结果 A、B两组兔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 ROSC)数量接近,随着时间延长,存活兔减少,到ROSC72h时,A组兔存活数高于B组(x2=4.850,P〈0.05)。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 ryresuscitation,CPR)后B组血中H2质量浓度于ROSC4h达峰值后下降;A组%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在R0SC后,两组兔均有不同程度炎症反应发生,R0SC24h时,A组TNF-α质量浓度、SIRS诊断数低于B组(P〈0.05)。两组血清NSE和S100(3质量浓度在CPR后升高,分别于ROSC24h和4h达峰值后下降,A组峰值低于B组(P〈0.05)。两组兔在CPR后NDS分值逐渐下降,ROSC72h时,A组NDS低于B组=-2.689,P=0.013)。结论H2能抑制CPR后炎症反应,减轻心搏骤停后脑损伤。
王金高蔺际龚孔德全张自立俞祥玫刘加权蔡冬梅
关键词:心肺复苏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肿瘤坏死因子-Α神经功能
经皮电刺激心肌建立兔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模型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的兔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模型.方法 在厦门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进行,选择25只新西兰白兔,两根针灸针作为电极经皮刺入心肌,持续电刺激3 min而诱发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CA 6 min后进行心肺复苏,于CA前、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即刻、及ROSC后24、48、72 h测量心率、体温、血压,血气分析,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丙氨酸转氨酶、肌酐、血糖、肌钙蛋白Ⅰ、钠利尿肽;ROSC 72 h时麻醉后处死家兔观察各脏器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本组兔ROSC率22/25,ROSC 24 h时存活率20/22,全部表现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心肌损伤及功能障碍.ROSC 48 h时存活率为15/22,此时全部家兔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ROSC 72 h时有11只MODS兔存活.肿瘤坏死因子-α在ROSC 24 h达峰值;降钙素原于ROSC 24 h后迅速升高.结论 经皮电刺激心肌诱发家兔CA模型成功模拟了家兔PCAS的典型病理生理演变过程,创伤小,复苏成功率高,存活时间较长,是一个较为理想的PCAS研究模型.
王金高蔺际张民伟孔德全尚睿睿陈丽花蔡冬梅苏彩恋
关键词:电刺激心肌心肺复苏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