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D412609)

作品数:3 被引量:70H指数:3
相关作者:林方成潘桂棠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质
  • 2篇铅锌矿
  • 2篇铅锌矿床
  • 2篇锌矿
  • 2篇锌矿床
  • 2篇矿床
  • 2篇超大型
  • 1篇大型矿床
  • 1篇灯影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台
  • 1篇地震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地质学
  • 1篇扬子地台
  • 1篇扬子地台西缘
  • 1篇震旦
  • 1篇震旦纪
  • 1篇震积岩

机构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成都地质矿产...

作者

  • 3篇林方成
  • 1篇潘桂棠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矿床地质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四川汉源黑区_雪区层状铅锌矿床典型矿石组构与成因被引量:16
2005年
作者通过对黑区_雪区矿床深入的野外考察、典型矿石组构的显微鉴定、矿石化学成分测试研究后认为,与区域内广泛分布的MVT型矿床相对比,黑区_雪区矿床存在诸多明显不同的特征,主要为:①铅锌矿化与灯影组巨厚的白云岩顶部所夹的富含有机质的黑色微晶硅质岩及同生角砾岩层密切相关;②矿体呈层状与容矿围岩整合接触,延伸规模巨大,地表露头断续长6km以上;③矿石内发育层状、纹层状、条纹_条带状、同沉积角砾状、同沉积滑动变形等沉积构造;④闪锌矿、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以及含矿硅质岩的粒度微细,80 %的粒径介于0 .0 0 1~0 .5mm之间;⑤围岩蚀变微弱或不发育;⑥含矿层状微晶硅质岩的形成温度低(80~86℃)。作者认为,黑区_雪区层状整合铅锌矿床属于典型的海底热水沉积成因(SEDEX型) ,是川滇黔铅锌矿集区内新发现的具有重要找矿前景的矿床类型。热水喷流_沉积成矿作用与灯影晚期在碳酸盐台地内发育的近东西向汉源_峨眉次级凹陷以及位于该凹陷中心的同生断裂带的活动有内在联系。
林方成
关键词:地质学热水沉积铅锌矿床SEDEX型超大型
四川大渡河谷灯影期层状铅锌矿床中震积岩的发现及其成矿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在四川大渡河谷震旦纪灯影期热水沉积大型层状铅锌矿床中,作者发现了较典型的震积岩序,包括震裂角砾岩、震塌角砾岩(矿)、震褶岩(矿)、震积角砾岩(矿)、震积不整合、层内断层等震积岩及震积构造,估计震裂岩的分布面积达1000km2以上.震积岩与热水沉积黑色硅岩及铅锌矿层呈同期、同位产出,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成因联系.作者经研究认为,大渡河谷地区在晚震旦世末期曾发生一次强烈的海底地震及多幕相对较弱的余震,海底地震可能是诱发深部含矿流体向汉源-峨眉北东东向同沉积凹陷轴部的断裂带汇集、运移并喷溢出海底形成大规模层状铅锌矿床的动力学机制.铅锌矿床中震积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地震灾变事件与有色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实例.
林方成潘桂棠
关键词:震积岩海底地震喷流沉积
扬子地台西缘大渡河谷超大型层状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被引量:61
2005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地矿局207地质队及地方采矿业在扬子地台西缘大渡河谷沿岸,相继发现了黑区—雪区、红花、白熊沟、核桃坪、养善坪—中溪坪—宝水溪—双凤沟等层状铅锌矿床及矿点。其中,黑区—雪区矿床的矿体地表露头长达6000m,估算的铅锌资源量达370万吨,达到超大型矿床的规模。不同的矿床、矿点的分布构成了长度大于50km的铅锌矿化带,预测铅锌资源量有望达1000万吨以上。各矿床、矿点产于上震旦统—下寒武统灯影组顶部麦地坪段含磷硅质白云岩的相同层位,矿化与硅质岩及角砾状白云岩层关系密切。矿床中发育层状、纹层状、条带状、同沉积角砾状、层间揉皱等构造,沉积特征明显。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著区别于区域上以往发现的产于地台盖层碳酸盐岩中具有明显后生成因特点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型)铅锌矿床,也有别于产于中元古界褶皱基底中的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型(VMS型)铅锌矿床。笔者的研究表明,与铅锌矿密切共生的硅质岩为典型的海底热水沉积产物,铅锌矿床属于海底喷流-沉积成因(SEDEX型);成矿作用受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北东东向延伸的汉源—峨眉凹陷及同生断裂带的控制。该类层状铅锌矿床可能是扬子地台西缘铅锌矿聚区中最具找矿潜力的矿床类型。
林方成
关键词:超大型铅锌矿床扬子地台西缘密西西比河谷型超大型矿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