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0354063100140571033)
- 作品数:2 被引量:59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明军王圣杰贾文雄张宁黄小燕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中国西北地区地表干湿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1
- 2011年
- 采用1960~2009年112个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利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西北地区各气象站的潜在蒸散量,由此计算出各站点的湿润指数。采用反距离加权插值、Mann-Kendall检测等方法对全区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其变化的气象要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西北地区近50年来有变湿趋势,湿润指数平均每10年增加0.006;季节上以春、冬两个季节的增加趋势最明显。该区湿润指数的空间分布自西北向东南大致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由湿润指数变化的空间差异,将全区划分为3个区域:显著增加区、轻度增加区、持续减少区。影响湿润指数变化的气象要素在不同年代对其影响程度不同,湿润指数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与日照时数、潜在蒸散量、风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 黄小燕张明军贾文雄王圣杰张宁
- 关键词:湿润指数年代际变化影响因素
-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气溶胶可溶性离子昼夜变化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在2007年4月16—23日,8月5—12日,10月20—23日3个采样时段内,分昼夜采集了16个气溶胶样品,对样品中的可溶性离子(Na+、K+、Mg2+、Ca2+、Cl-、NO3-、SO42-)进行了分析,以研究气溶胶可溶性离子的昼夜变化特征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气溶胶夜间平均离子浓度高于白天浓度,7种离子中,除NO3-在全年中的平均离子浓度表现为白天高于晚上外,其余离子的平均浓度均是夜间高于白天.区域风向的日变化是控制气溶胶浓度昼夜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相比之下大气环流的影响则相对较弱.在所研究的8组昼夜变化事件中,Ca2+的昼夜变化最为明显,离子浓度的高值事件多出现在晚上,而其余离子在采样时段内的昼夜变化事件表现则不尽一致,无明显规律.
- 周平张明军李忠勤赵淑惠金爽
- 关键词: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气溶胶可溶性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