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1JJD790031)

作品数:17 被引量:214H指数:8
相关作者:刘传江赵晓梦黄国华章铭胡威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碳排放
  • 5篇低碳
  • 5篇长江
  • 4篇生产率
  • 4篇经济带
  • 4篇长江经济
  • 4篇长江经济带
  • 3篇碳生产率
  • 2篇低碳产业
  • 2篇低碳发展
  • 2篇低碳经济
  • 2篇实证
  • 2篇碳减排
  • 2篇脱钩
  • 2篇能源
  • 2篇
  • 1篇低碳化
  • 1篇低碳经济背景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演进

机构

  • 17篇武汉大学
  • 4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湖北省社会科...

作者

  • 16篇刘传江
  • 5篇赵晓梦
  • 4篇黄国华
  • 4篇章铭
  • 3篇吴晗晗
  • 3篇胡威
  • 2篇黄桂然
  • 1篇涂海丽
  • 1篇李春香
  • 1篇徐正华
  • 1篇田正杰
  • 1篇刘慧
  • 1篇李兴平

传媒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湖北社会科学
  • 2篇技术经济
  • 1篇江汉论坛
  • 1篇经济问题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生态经济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宏观质量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规制、经济增长与地区碳生产率——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考察被引量:29
2015年
本文以201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测算了各省份的环境规制强度指数和碳生产率,研究了环境规制和经济增长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碳生产率之间均存在U型关系,碳生产率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亦得到了验证。当前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抑制了碳生产率的提升,全国及东、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利于碳生产率的提升,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抑制了碳生产率的提升。
刘传江胡威吴晗晗
关键词:环境规制经济增长碳生产率
长江经济带碳减排潜力与低碳发展策略被引量:18
2018年
为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需要,借助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4年间相关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及区域间的碳排放、能源强度、碳吸收进行测算,并探讨长江经济带未来低碳发展策略,分析"高碳情景"与"低碳情景"下2030年各区域的碳减排潜力。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碳排放聚集度较高且整体增速趋缓。东部区域碳排放均值最大,西部区域最小。中部区域碳排放增速最快,东部区域最慢。西部区域能源强度最高,东部区域最低;但中部区域能源强度降幅最大,东部区域降幅最小。西部区域碳汇能力最强,东部区域最弱。基于以上发现,从碳减排责任划分、低碳消费、清洁能源替代、高耗能产业优化以及区域生态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相关策略,力图实现碳源面的直接碳减排与碳汇面的相对碳减排。最后,经预测可知:2030年,长江经济带"低碳情景"比"高碳情景"减少碳排放约12亿t,中部区域将成为碳排放主要来源地。
黄国华刘传江徐正华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
长江经济带工业碳排放与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基于2000—2012年相关数据,综合运用Tapio脱钩模型和LMDI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增长及驱动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可得出结论:一是长江经济带工业碳排放量增速趋缓,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二是长江经济带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经历了脱钩到挂钩再到脱钩的过程,对能源的依赖由弱到强再到弱,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集约到粗放再到集约。三是劳动生产率主要是驱动工业碳排放增加,其次是劳动力总数因素;能源强度是抑制工业碳排放增长主要因素,劳动生产率的驱动作用大于能源强度下降的抑制作用;能源结构、碳排放系数、劳动力地域结构对工业碳排放先抑制后促进,但作用有限。
黄国华刘传江李兴平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工业碳排放
我国中部六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分解分析被引量:14
2013年
估算了1995—2009年期间我国中部六省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从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城乡消费结构的角度,对碳排放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LMDI分解方法将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以及碳排放系数,分析其具体影响,并进行省际比较。结果表明:1995—2009年期间中部六省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呈增长趋势,且各省的差距较大;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碳排放情况看,各省的碳排放均来自第二产业和燃煤;经济规模的扩张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能源结构变化和碳排放系数变化对碳排放量变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刘传江黄桂然章铭
关键词:碳排放影响因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环境污染的博弈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环境污染问题的实质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四方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通过建立纳什均衡模型、贝叶斯纳什均衡、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及一般博弈模型,对四方利益主体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保护环境是中央政府的占优策略;地方政府之间恶性竞争会造成"囚徒困境";政府与企业之间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企业策略的选择取决于政府的执行力度;农民是否举报企业的污染行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选择。
刘传江赵晓梦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环境污染博弈分析
考虑PM_(2.5)影响的我国区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减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时期,如何维持经济增长,同时兼顾环境,成为目前国家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经济增长理论,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要素投入的增加和投入要素利用率的提升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雾霾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大背景下,将PM_(2.5)作为具体的污染变量引入到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框架中对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环境污染情况,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PM_(2.5)替换传统计算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方法中的非期望产出指标,利用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和跨期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估算2001—2010年全国29个省市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通过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重心落点及演变轨迹,分析我国各区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具体情况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只有东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基本上每年都在提高,其他地区都呈现总体下降状态,年均下降1.03%,这与高速增长的经济总量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以要素投入增加来驱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重心均落在河南省境内,表明各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变化程度相差不大,导致重心移动范围不大。最后通过分解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分析各区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原因,发现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动的,中、西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分别是技术水平恶化和效率低下引起的。
刘传江刘慧赵晓梦田正杰
关键词:PM2.5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长江中游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实践指向被引量:2
2012年
处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内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个城市群同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绿色发展的先行试验区,具有低碳绿色发展的共同需求。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低碳"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又具有区域合作的迫切性,需要加强区域低碳合作提升竞争力。同时,长江中游城市群内三个"小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似,没有明显的梯度性,属于互补型的共赢合作,应重点在制度、产业、技术、交通、生活消费等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
李春香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能源消费
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时空演化及提升潜力被引量:26
2016年
将碳排放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之中,利用Malmquist指数对长江经济带2000~2013年的全要素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来看,在此期间长江经济带碳生产率一直处于震荡上升的趋势,而全要素碳生产率处于较平稳的状态,年均增长率为2%;(2)从空间差异来看,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明显,下游〉中游〉上游,全要素碳生产率下游区域高于中上游区域,而中游区域和上游区域则处于"追赶-超越-被反超"的状态;(3)上游区域全要素碳生产率增长的动力为技术效率的提高,中游区域全要素碳生产率平均下降了0.1%的原因为技术进步恶化的幅度已经完全抵消了技术效率提升带来的变化,下游区域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最优生产前沿向外移动使得全要素碳生产率平均增长了4.4个百分点;(4)安徽和贵州两地碳生产率提高的空间最大,而云南、四川和重庆地区也可通过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促进碳生产率的提高,上海、浙江、江苏和江西的碳生产率提升空间最小。
刘传江赵晓梦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碳生产率MALMQUIST指数
中国产业生态化转型的IOOE模型分析——基于工业部门2003-2012年数据的实证被引量:25
2016年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产业生态化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经济增长的追求,而应将生态环境作为产业发展的外在约束条件。目前以产业生态化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多,但将产业生态化作为一个动态发展进程的研究甚少,忽略了产业生态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哪些特点,该怎样去衡量这个过程等问题。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约束条件的扩展,引入生态包袱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占用,从投入、占用、产出与排放四个角度构建全面衡量产业生态化过程及阶段的IOOE模型,并以中国工业部门为例,分析全国及东、中、西部各区域工业生态化转型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工业投入逐年增加,污染物排放逐年减少,是产出增加的主要原因,占用量逐年增加使得其对产出仍然表现为阻碍作用;2我国工业生态化已经跨越了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的产业发展,正处于向生态文明型转变的过渡阶段;3东、中、西部各区域间生态化阶段的不同符合各区域产业发展现实,如何在保持区域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整体产业生态化是未来产业发展重点。
刘传江吴晗晗胡威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空间比较和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2007年和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状况:碳排放量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全国各省市的碳排放量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各省份碳排放的集聚类型主要以"High-High"和"Low-High"为主,西部地区大部分属于"Low-Low"集聚类型,而东北地区则以"Low-High"集聚为主,并且各省份的碳排放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通过STIRPAT模型分析可知,对碳排放拉动效应最明显的因素为经济水平(GDP)、人口规模(P)、能源强度(E)和能源结构(CS),而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并没有对碳排放产生拉动效应。
刘传江赵晓梦张振源
关键词:碳排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