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65002)

作品数:15 被引量:125H指数:9
相关作者:许向春辛吉武冯文翁小芳于玉斌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省气象台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琼州海峡
  • 4篇大风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天气学
  • 3篇统计特征
  • 3篇值模拟
  • 2篇登陆
  • 2篇气候
  • 2篇气候特征
  • 2篇雷暴
  • 2篇海岸
  • 2篇暴雨
  • 1篇登陆过程
  • 1篇地形
  • 1篇地形敏感性试...
  • 1篇日数
  • 1篇台风
  • 1篇台风暴雨
  • 1篇天气气候
  • 1篇天气气候特征

机构

  • 9篇海南省气象科...
  • 9篇海南省气象台
  • 5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气象局
  • 3篇海南省气候中...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南海气象防灾...
  • 1篇海南省气象局
  • 1篇海口市气象局

作者

  • 9篇许向春
  • 7篇辛吉武
  • 3篇冯文
  • 3篇王式功
  • 3篇于玉斌
  • 3篇翁小芳
  • 2篇邢绪煌
  • 2篇郭冬艳
  • 2篇李勋
  • 2篇林建兴
  • 2篇陈有龙
  • 1篇杨仁勇
  • 1篇翟盘茂
  • 1篇邢旭煌
  • 1篇黄燕燕
  • 1篇丁伟钰
  • 1篇万齐林
  • 1篇田光辉
  • 1篇张春花
  • 1篇姜涛

传媒

  • 4篇热带气象学报
  • 3篇气象
  • 3篇Journa...
  • 2篇气象科技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年“达维”台风两次登陆过程的物理量演变特征分析
2011年
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热带气旋年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2005年"达维"台风登陆海南岛过程与登陆越南大陆过程大尺度物理量场的垂直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达维"经过岛屿过程的结构演变与登陆大陆不同之处在于结构复原现象。登陆海南岛过程及岛上移动初期,水平风场的对称结构以及次级环流被破坏,在岛上移动后期及离岛入海过程,结构复原。"达维"台风经过海南岛过程水汽不被切断,反而由于陆地摩擦加大、辐合增强而导致水汽通量辐合增加,暖心及位涡中心下移,中低层对流在登陆岛屿过程短暂减弱后,在岛上移动阶段逐步加强。
许向春于玉斌王式功翁小芳黄勇
关键词:登陆
逐时云迹风资料同化对暴雨预报的模拟试验被引量:11
2008年
文中基于不同的云迹风同化方案,用GRAPES模式对2005年7月11—12日长江中下游一次暴雨强降水过程进行了云迹风资料同化试验及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方案所得的分析场及预报场的差异,研究逐时云迹风资料三维变分同化对分析场及暴雨预报的影响。首先,根据连续性原理及双通道各层次云迹风资料的误差分析,分3个步骤对7月11日00:00—12:00UTC共12个时次的双通道云迹风资料进行了初步的质量控制;然后,把经过质量控制的云迹风资料放入基于GRAPES3D-VAR三维变分同化方案开发的逐小时循环同化系统中进行同化,将得出的分析场与单一时次未经质量控制的云迹风资料同化得出的分析场进行对比,探讨了逐时云迹风资料同化对数值预报分析场的影响;最后,把同化后的分析场作为初始场,用GRAPES模式对2005年7月11—12日长江流域暴雨过程做24h降水预报试验,分析两个同化方案所模拟得到的预报场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资料的筛选、同经纬度单点通道的选择及资料的稀疏化3个步骤控制后,各层次云迹风资料的误差有明显减小;加入经质量控制的逐时云迹风资料其三维变分同化可以提高分析场中风压场及水汽场的质量;而且在暴雨预报试验中可以相对更准确地预报暴雨落区及雨强。
冯文万齐林陈子通丁伟钰黄燕燕
关键词:暴雨预报数值模拟
琼州海峡大风数值模拟及地形敏感性试验被引量:12
2011年
使用WRF3.1模式对2008年12月4日、12月21日、2009年3月13日的三次冷空气造成的琼州海峡大风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水平格距4 km的模拟地面风场与实况接近,中尺度模式在大风的起风时间、持续时间、风速大小等方面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并能反映冷空气偏东路径与偏西路径过程中琼州海峡大风的不同分布特征。地形敏感性试验表明:由于南北两岸地形作用,在偏东北大风起风时段易产生地面风速增大的"狭管效应",在海峡中间区域风速增大幅度为0.5~1.4 m/s,时间上狭管效应主要表现在大风过程的前6 h,从起风时次开始增大,一般在3 h后表现最强,之后随之减弱。
杨仁勇冯文许向春辛吉武
关键词:数值模拟大风琼州海峡地形
琼州海峡海面风场特征的观测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在检验资料可靠性的基础上,利用船载自动站、浮标站与岸基自动站测风资料分析了琼州海峡海面风速空间变化规律,以及秋冬季节的海面风场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琼州海峡海面风速平均比沿岸风速大3~4 m/s,当沿岸风速≥8.0 m/s(5级)时,海面风速比沿岸大5~6 m/s;(2)海峡海面阵风系数随着风速加大而减小。沿岸风速<5级时,海面平均阵风系数在1.4~1.5之间,风速≥5级时,平均阵风系数为1.35左右;(3)秋冬季节,海面的平均风速日较差与风一致率均小于沿岸,当海面出现≥10.8 m/s(6级)强风时,海面与沿岸的风速日较差减小,风一致率增加。
许向春辛吉武梁国锋邢绪煌陈有龙谢寒生
关键词:琼州海峡海面风场统计特征
ANALYSIS OF CAUSATION OF ASYMMETRIC PRECIPITATION ASSOCIATED WITH SEVERE TYPHOON DAMREY
2014年
Severe typhoon Damrey moved across Hainan Island from 00:00 UTC 25 September to 00:00 UTC 27 September in 2005 and gave rise to a significant rain process during its 48-h passage.The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o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island is stronger than that on the northern,showing obvious asymmetric distribution.Using 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 data,the associated mesosca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cipita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formation of asymmetric rainfall distribu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context of a subsynoptic scale disturbance,vertical wind shear and orographic factors.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1) The subsynoptic scale system provided favorable dynamic conditions to the genesis of mesoscale rain clusters and rainbands.(2) The southern Hainan Island was located to the left of the leeward direction of downshear all the time,being favora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vection and leading to the asymmetric rainfall distribution.(3) Mountain terrain in the southern Hainan Island stimulated the genesis,comb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vective cells,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mesoscale precipitation systems and ultimately resulting in rainfall increase in the southern island.
许向春于玉斌王式功李勋
关键词:TYPHOONSTORMFLOODSEVERE
琼州海峡南北海岸带大风的天气气候特征被引量:14
2009年
根据最大风、极大风两种大风事件标准,利用琼州海峡南北沿岸海口、琼山、临高、徐闻4站1977—2006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琼州海峡南北海岸带大风的天气气候特征,并对大风形成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近30年,琼州海峡南北两岸大风日数的演变趋势不同,北岸具有波动的演变规律,具有14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和2~4年的年际变化周期,波动周期与影响海南岛的热带气旋年频数的显著周期基本一致;南岸为线性减少趋势,气候突变期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冷空气势力减弱是导致南岸大风事件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北岸易出现东北大风,南岸易出现偏南大风;平均而言,南岸大风强于北岸,两岸大风均以夏季出现频率最高,冬季最少,这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大风的季节特征不同。
辛吉武翁小芳许向春邢绪煌冯文
关键词:琼州海峡气候特征
海南夏季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8
2011年
利用海南18个市县雷暴资料、海南地形高度资料、海南日最高气温资料、海口和三亚2个测站日辐射观测资料和海南中尺度乡镇自动站逐时风资料等,研究海南夏季雷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海南大部分地区夏季雷暴主要发生在白天,集中发生在午后,只有以三亚为代表的南部地区表现出雷暴主要发生在夜间,与其余地区相反。研究认为这种差异与海陆风切变密切相关;日最高气温和地形对海南雷暴的时空分布影响明显;太阳辐射与海口地区的雷暴日分布相关性较好;海口地区热通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雷暴活动的季节分布特征,全天热通量鲍恩比与雷暴活动的反相关性远高于正午时刻的反相关性。
郭冬艳翟盘茂姜涛林建兴辛吉武
关键词:夏季雷暴
琼州海峡沿岸大风分布规律及影响系统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利用琼州海峡南北沿岸自动气象站2007年9月至2010年8月风向、风速资料,分析了最大风和极大风两种大风事件标准下的海峡沿岸大风分布规律,并基于大风天气影响系统分析南北沿岸大风的差异。结果表明:琼州海峡南侧沿岸大风事件多于北侧沿岸,其中最大风标准下的大风事件南侧沿岸明显多于北侧沿岸,但极大风标准下的大风事件北侧沿岸则多于南侧沿岸,且极大风风速明显偏大;北侧沿岸两种大风事件及南侧沿岸最大风事件均主要出现在秋冬季节,其中,两侧沿岸最大风事件主要由冷空气影响造成,南侧沿岸极大风事件集中出现在秋季,由冷空气影响造成较少;两岸位于海峡东侧入口沿岸的自动站点出现大风频率最高,风速偏大,两侧入口沿岸站点次之,中间沿岸各站出现大风的频率相对较低;海峡南北沿岸出现的大风风向多为北到东风;东路冷空气比西路冷空气更易造成海峡南北沿岸同步大风,琼州海峡对冷空气湍流强度的消弱作用明显。
郭冬艳姜涛陈有龙辛吉武
关键词:自动站
琼州海峡沿岸雾统计特征及天气学预报指标被引量:12
2009年
利用海口站1961~2006年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琼州海峡沿岸雾的气候统计特征。结果表明:琼州海峡沿岸雾目的年际变化呈现了显著的减少趋势。20世纪7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初期为雾日减少的两个气候突变期。雾日减少与气候变暖密切相关,夜间最低温度升高是引起海峡雾日减少的主要原因。琼州海峡沿岸雾多出现在冬春季节,一天中出现雾的峰值时间为06:00~07:00,消散峰值时间为08:OO~09:00。利用1987~2006年NCEP再分析资料,总结了产生琼州海峡沿岸雾的3种天气形势,根据雾的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预报指标。
许向春张春花林建兴吴名杰翁小芳
台风“达维”经过海南岛过程内核结构演变的数值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2.2)对0518号台风"达维"(Damrey)经过海南岛过程进行了模拟。模式较好地再现了"达维"经过岛屿过程的移动路径、强度变化、环流结构以及降水分布。基于模拟结果,分析了台风内核区的动、热力场演变特征,结果如下:1)经过岛屿期间,台风内核区高、低层切向风速变化不大,贴地层与中间层切向风速在登陆过程及岛上移动前期减小,岛上移动后期到离岛入海期间增大。2)台风内核区高、低层分别存在主体出流及回流入流、主体入流及回流出流。登陆过程及岛上移动前期,主体入流速度变化不大,主体出流明显减弱。岛上移动后期到离岛入海期间,主体出流与回流出流明显加大并出现合并趋势。3)经过岛屿期间,台风环流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没有像大多数热带气旋登陆一样出现增大的趋势,反而减小。切变下风方向先顺转后逆转,切变下风方向左侧与降水区有较好对应。4)登陆过程及岛上移动前期,台风高、低层的垂直速度及凝结加热均显著减小;岛上移动后期,高层垂直运动及凝结潜热释放继续减小,低层则明显增大。
许向春于玉斌王式功李勋田光辉
关键词:登陆内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