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KZ201210020019)

作品数:12 被引量:86H指数:5
相关作者:杜艳丽张民照孙淑玲覃晓春王进忠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桃蛀螟
  • 4篇植物
  • 3篇取食
  • 3篇历期
  • 3篇发育历期
  • 3篇繁殖
  • 2篇玉米
  • 2篇生命表
  • 2篇种群
  • 2篇种群生长
  • 2篇蜗牛
  • 2篇寄主
  • 2篇寄主植物
  • 2篇繁殖力
  • 2篇板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磷酸酶
  • 1篇蛋白磷酸酶2...
  • 1篇凋亡
  • 1篇凋亡基因

机构

  • 12篇北京农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1篇杜艳丽
  • 9篇孙淑玲
  • 8篇张民照
  • 5篇张爱环
  • 4篇张志勇
  • 3篇秦岭
  • 3篇王进忠
  • 3篇覃晓春
  • 1篇贺萌萌
  • 1篇颜增光
  • 1篇马永强
  • 1篇张磊
  • 1篇郝少东
  • 1篇郭观林
  • 1篇周友亚
  • 1篇王林权
  • 1篇侯红
  • 1篇徐猛
  • 1篇李发生
  • 1篇杨瑞

传媒

  • 3篇北京农学院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寄主植物对桃蛀螟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桃蛀螟是多种果树和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探讨寄主植物对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ee)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研究在恒定环境条件[温度(23±1)。C,相对湿度(75±5)%...
李得宇艾鹏鹏王军孙淑玲张民照张爱环杜艳丽
关键词:桃蛀螟寄主植物发育历期繁殖力生命表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卷蛾科昆虫名录初报被引量:2
2014年
卷蛾科是鳞翅目小蛾类第二大科,全世界已记载9 000多种,许多种类是农林业重要害虫。为了解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卷蛾科昆虫多样性状况,2010—2013年利用灯诱法进行野外采集调查。经鉴定,初步整理出卷蛾科昆虫69种,其中卷蛾亚科22种,新小卷蛾亚科47种,发现中国新记录种1种,北京新记录种48种。并且列出每个种的已知寄主和国内外分布。所有标本除标注外均保存在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张磊王胤张爱环杜艳丽徐澍方月李延奎李银鸽
关键词:卷蛾科松山自然保护区
桃蛀螟各虫态形态学特征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借助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记述不同日龄(虫龄)桃蛀螟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形态特征,以及雌、雄蛹的识别方法,详细描述幼虫腹足和气门等局部超微结构,以期为桃蛀螟幼期形态识别和蛹期性别区分提供分类依据.桃蛀螟初产卵乳白色,半透明,随发育成熟其颜色经历黄色、橘红色(或橘黄色)、红色等变化过程,近孵化时呈深红色.初孵幼虫体长2.05 mm,灰白色,随着龄期增大,体色逐渐加深,2龄、3龄、4龄和5龄(老熟)幼虫体长分别为5.13,9.28,13.49,20.67 mm.幼虫腹足趾钩双序环式,气门椭圆形.桃蛀螟蛹长约10.50 mm,初化蛹浅黄色,体躯稍柔软,之后变为橘红色,近羽化时呈深褐色,翅芽上出现明显的豹纹状黑色斑点.雌蛹生殖孔与肛裂缝之间的距离较长,达1.15 mm;雄蛹较短,仅0.15 mm.成虫翅长11.00~12.50 mm,体黄色,翅面有豹纹状黑色斑点25~28个,雄蛾第9腹节具黑色味刷.
艾鹏鹏杨瑞张民照孙淑玲杜艳丽
关键词:桃蛀螟虫态虫龄性别
亚洲玉米螟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取食选择及其中肠酯酶活性反应被引量:1
2014年
以近年来在北京地区广泛种植的5个玉米品种(怀研10号、蠡玉6号、中糯2号、甜单21和农大413)为研究材料,用叶碟法测定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对不同品种玉米叶片取食选择反应,计算取食选择指数,并从生理响应上研究幼虫取食不同品种玉米叶片后中肠酯酶活性变化,分析和阐明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螟的抗性反应机制。结果表明:玉米螟幼虫对5个供试玉米品种的取食选择指数有一定差异,按寄主种类由大到小顺序为:农大413>甜单21>中糯2号>蠡玉6号>怀研10号,说明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螟的抗性存在差异。同时,与取食人工饲料的幼虫相比,取食农大413的幼虫其中肠酯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而取食其他玉米品种的幼虫其中肠酯酶活性显著受到抑制,酶活性按所取食寄主种类由大到小顺序为:农大413>甜单21>中糯2号>蠡玉6号>怀研10号,变化趋势与取食选择指数完全一致,表明昆虫取食选择行为、酶活性生理反应与寄主植物抗虫性之间具有协同性,间接反映昆虫与寄主植物之间的相互适应机制。
杜艳丽宋春辉孙淑玲张爱环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玉米品种
镉在北京褐潮土中对玉米幼苗及其根际微生物的毒性效应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温室盆栽实验,研究了镉在北京褐潮土中对玉米(品种郑单958)幼苗的毒性效应及其生物富集特性,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探讨了镉对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100mg·kg-1)镉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北京褐潮土中镉引起玉米幼苗株高下降1/2的效应浓度(EC50)为654.6mg·kg-1,引起玉米根部和地上部干质量下降1/2的EC50分别为323.6和110.2mg·kg-1,玉米幼苗地上部生物量(干质量)可作为评价重金属生态毒性的适宜终点。玉米幼苗对镉有一定的吸收累积效应,镉在玉米幼苗各组织中的浓度分布为根>茎>叶,其中根部对镉有一定的富集作用(生物富集系数BAF>1)。镉污染可引起玉米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高浓度(1000mg·kg-1)镉可导致部分微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表明镉污染可对植物幼苗、植物根际微生物以及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重要的干扰和威胁。
贺萌萌徐猛杜艳丽颜增光王林权周友亚郭观林侯红李发生
关键词:玉米幼苗根际微生物生态毒性
斑蝥素对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凋亡基因PP2A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组织细胞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基因表达进行分析以研究斑蝥素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PP2A相对表达量与斑蝥素浓度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性,斑蝥素各浓度下PP2A相对表达量差异都不显著(P<0.05),处理24h后对照的极显著高于用斑蝥素处理的(P<0.01)。在相同斑蝥素浓度下,除25μg/mL外其他浓度处理24 h后PP2A相对定量显著高于6 h的(P<0.05)。研究结果说明,斑蝥素处理对卵巢细胞内的PP2A基因相对表达量有一定的影响,且与斑蝥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有一定关系。
张民照杜艳丽郝少东覃晓春王进忠张志勇
关键词:斑蝥素蛋白磷酸酶2A荧光定量PCR
不同寄主植物对桃蛀螟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桃蛀螟是多种果树和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探讨寄主植物对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233;e)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研究在恒定环境条件[温度(23&#177;1)℃,相...
李得宇艾鹏鹏王军孙淑玲张民照张爱环杜艳丽
关键词:桃蛀螟寄主植物发育历期繁殖力生命表
桃蛀螟性诱剂配方筛选与田间引诱试验被引量:25
2014年
为更好地利用性信息素对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进行监测和防治,通过制作不同配方性诱芯和开展田间诱捕试验,比较研究了桃蛀螟雌蛾性信息素组分反-10-十六碳烯醛((E)-10-hexadecenal,E-16∶Ald)、顺-10-十六碳烯醛((Z)-10-hexadecenal,Z-16∶Ald)和十六醛(hexadecanal,16∶Ald)在不同组合、配比和剂量水平下,共16种配方诱芯对栗园桃蛀螟雄蛾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配方D400-1∶4(剂量为400.0μg/诱芯,(Z-16∶Ald)∶(E-16∶Ald)=1∶4)的平均累积诱蛾量最多,达33.3头/诱芯,与其它各配方诱芯的诱蛾量差异显著;16种配方诱芯对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栗园桃蛀螟种群发生动态的监测结果均表明8月22日为雄蛾发生高峰期,且以配方D400-1∶4的监测效果最为明显,表明该配方可用于栗园桃蛀螟的监测和防治。
杜艳丽张民照马永强孙淑玲王金宝刘建玲秦岭
关键词:桃蛀螟性诱剂田间试验板栗园
栗苞挥发物成分及其在桃蛀螟防治中的潜在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探讨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栗苞挥发物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找出对栗园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具有引诱作用的行为活性物质,采用顶空捕集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北京地区桃蛀螟寄主植物板栗的4个主要栽培品种(怀黄、怀九、燕红和实生)幼果期(对应桃蛀螟成虫盛发期)和成熟期的栗苞挥发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4个板栗品种的栗苞在幼果期共捕集到10种化合物,其中,4个品种均释放的化合物共有5种,分别为α-蒎烯、莰烯、β-侧柏烯、β-蒎烯和(反)-2丁烯酸-2-亚甲基环丙基-2-基酯;柏木脑和3-蒈烯为燕红板栗品种所特有,D-苎烯为怀九、燕红和实生板栗所特有,罗勒烯和法尼醇为怀黄和怀九板栗所特有。另外,成熟期所释放的挥发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幼果期明显减少。研究结果说明:1)不同生长发育期的板栗栗苞释放的挥发物不同;2)不同板栗品种间既有共同释放的共性化合物,也有品种特异性化合物。
杜艳丽张佳鑫杨萌萌孙淑玲秦岭王金宝张志勇
关键词:桃蛀螟板栗栗苞植物挥发物萜类化合物
几种因子对灰尖巴蜗牛翻身习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将蜗牛身体倒置并记录其恢复原状的时间来研究灰尖巴蜗牛的翻身习性,并研究蜗牛体重、环境温度、光照强度、饥饿和取食等因素对翻身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翻身时间随体重、光照强度和饥饿时间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和取食时间增加而减少。体重组Ⅳ(体重0.7~0.9g)、Ⅴ(体重0.9~1.2g)的翻身时间极显著长于体重组Ⅰ(体重0.1~0.3g)、Ⅱ(体重0.3~0.5g)、Ⅲ(体重0.5~0.7g)(P<0.01),体重组Ⅰ的翻身时间显著短于体重组Ⅲ的(P<0.05);3体重组(Ⅰ、Ⅲ、Ⅴ)在较高温度和低白炽灯光照强度(204lx)下的翻身时间显著短于较低温度和强白炽灯光照强度(493lx)下的;体重组Ⅰ、Ⅴ在长饥饿时间下的翻身时间均显著长于短饥饿时间。体重组Ⅲ、Ⅴ取食较长时间后的翻身时间都显著短于取食较短时间。
张民照蔡雪宗雨覃晓春王进忠孙淑玲张志勇
关键词:翻身时间光照强度饥饿取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