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2042)

作品数:16 被引量:63H指数:5
相关作者:黄立锋李文雄李金凤张淑文姚咏明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蛋白
  • 5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5篇免疫
  • 4篇术后
  • 4篇迁移
  • 4篇迁移率
  • 4篇高迁移率族蛋...
  • 4篇高迁移率族蛋...
  • 3篇调节性
  • 3篇调节性T细胞
  • 3篇血清
  • 3篇细胞
  • 3篇节性
  • 3篇黄芪甲苷
  • 3篇肝移植
  • 2篇血清肌红蛋白
  • 2篇移植术
  • 2篇移植术后
  • 2篇免疫抑制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金牛区...

作者

  • 16篇黄立锋
  • 8篇李文雄
  • 4篇李金凤
  • 3篇姚咏明
  • 3篇张淑文
  • 1篇贾会学
  • 1篇赵松
  • 1篇张震宇
  • 1篇郑悦
  • 1篇张键
  • 1篇李杰
  • 1篇何忠杰
  • 1篇盛志勇
  • 1篇王润
  • 1篇辛欣
  • 1篇王旭

传媒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卫生应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缩宫素联合卡孕栓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使用缩宫素并联合不同时间和方法使用卡孕栓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七星分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缩宫素组(A组)、缩宫素加卡孕栓组(B组)、缩宫素加卡孕栓组(C组),每组60例。比较3组产妇术中、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术后2 h子宫收缩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和C组相比,B组术中、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术后2 h子宫收缩良好率组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三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胎儿娩出前3 min舌下含服卡孕栓联合缩宫素能更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宾春艳秦庆华黄立锋
关键词:缩宫素卡孕栓剖宫产产后出血
诱骗受体3与脓毒症关系研究进展
2023年
诱骗受体3(DcR3)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的多效性免疫调节剂和生物标志物。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DcR3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其在诊断脓毒症方面具有较高特异度和敏感度,有望作为脓毒症的新型标志物。本文通过回顾DcR3与脓毒症关系的系列研究,旨在阐明DcR3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同时也阐述其在脓毒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脓毒症进一步相关研究指明方向。
张晓珂游潘李文雄黄立锋
关键词:脓毒症免疫标志物
黄芪甲苷在体内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介导小鼠调节性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作用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进一步明确晚期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体内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表型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剂量黄芪甲苷(AST)对HMGB1介导的Treg细胞功能变化的作用。方法采用清洁级BALB/c小鼠,予实验当天早、晚各腹腔注射10μg重组HMGB1,并于注射后第2、4、6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黄芪甲苷。实验分组: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1)正常对照组:动物麻醉后活杀;(2)HMGB1攻击组:单纯注射重组HMGB1;(3)HMGB1+NS组:HMGB1+生理盐水治疗;(4)HMGB1+AST组Ⅰ:HMGB1+AST(10 mg/kg)治疗;(5)HMGB1+AST组Ⅱ:HMGB1+AST(20 mg/kg)治疗;(6)HMGB1+AST组Ⅲ:HMGB1+AST(30 mg/kg)治疗。以上6组再各分为4个亚组(每组5只),于实验第1、3、5、7天将动物处死,提取其脾脏Treg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Foxp3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Treg细胞孵育上清中IL-10及TGF-β表达水平。结果 HMGB1攻击组动物Foxp3表达水平在1~7d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攻击后第3天为最低值,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及TGF-β表达水平呈现与Foxp3相同变化趋势;HMGB1+NS组动物Foxp3、IL-10及TGF-β表达水平与HMGB1攻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MGB1+AST组Ⅲ及HMGB1+AST组Ⅱ组Foxp3表达水平在给药后均较HMGB1+NS组明显升高(P<0.01~0.05),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及TGF-β表达水平亦呈现与Foxp3相同变化趋势。结论 HMGB1在体内可抑制小鼠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发挥,而AST可针对性拮抗HMGB1对Treg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效应,显示其对HMGB1介导的促炎效应具有治疗作用。
黄立锋李金凤姚咏明张淑文李文雄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调节性T细胞黄芪甲苷免疫抑制
黄芪甲苷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介导小鼠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的拮抗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TIV)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box-1protein,HMGBl)介导小鼠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免疫功能的拮抗效应并探讨其药物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清洁级BALB/c小鼠,处死后分离脾脏CD4^+CD25^+Treg,在72孔板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将Treg分为4组进行培养(每组18孔):(1)正常对照组:单纯Treg;(2)HMGBl组:HMGBl(1μg/m1)+Treg;(3)HMGBl+AST IV治疗I组:HMGBl(1μg/m1)+ASTIV(50μg/m1)+Treg;(4)HMGBl+ASTIV治疗Ⅱ组:HMGBl(1μg/m1)+ASTIV(100μg/m1)+Treg。以上4组再各分为3个亚组(每组6孔),分别于HMGBl刺激后24,48,72h收集Treg。采用流式细胞仪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reg胞内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xp3)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Treg细胞孵育上清液中IL-10及TGF-B分泌水平。结果HMGBl刺激Treg后,Foxp3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在24-72h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1),其中以作用72h下调尤为明显,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及TGF-B水平呈现与Foxp3相同的变化趋势;而ASTIV治疗组Foxp3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在给药后24~72h均较HMGBl组明显升高(P〈0.05),且HMGBl+ASTIV治疗Ⅱ组Foxp3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在给药后24-72h明显高于HMGBl+ASTIV治疗I组(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及TGF-B水平亦呈现与Foxp3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不同剂量ASTIV在体外均可拮抗HMGBl对小鼠Treg免疫功能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提示其对HMGBl介导的促炎效应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李金凤姚咏明黄立锋张淑文张震宇盛志勇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免疫耐受调节性T细胞
“999”航空医疗救援运行启示被引量:10
2018年
据外交部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在海外意外身亡的中国公民高达695人,其中各类旅游活动安全事故导致182名中国公民意外身亡,是中国公民海外出行的最大杀手[1]。如何在疾病、意外等突发情况下迅速回国并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成为很多人的迫切需求。
魏彦芳王蕊黄立锋何忠杰
关键词:医疗救援航空数据显示安全事故旅游活动公民
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及防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早期肝功能不全(EAD)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提示肝移植患者预后不良。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肝移植术后导致EA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相应成果。EAD的危险因素包括供体因素及受体因素等。文章主要对引起EAD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韩玉珍王延庆(综述)黄立锋
关键词: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022年
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最好办法,而脓毒症依然是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LT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术后大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使得术后早期准确识别脓毒症存在较大困难。近年来,关于预测LT术后新发脓毒症的生物学标志物研究日益增多,本文特针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分析,以期为LT术后脓毒症的早期识别和防治提供参考。
游潘高榕悦李文雄黄立锋
关键词:脓毒症生物学标志物
DNA甲基化与脓毒症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表观遗传修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是决定基因表达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可能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DNA甲基化的机制明确,研究手段也相对成熟,因此其在脓毒症相关研究中受到了广泛关注。现通过回顾近年来对于脓毒症中DNA甲基化机制的研究,从病原学和免疫学等方面阐明DNA甲基化修饰在脓毒症病理生理进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对DNA甲基化在脓毒症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应用潜力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刘恺闻黄立锋李文雄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甲基化脓毒症
钙卫蛋白与脓毒症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钙卫蛋白是一种来源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蛋白,具有调节免疫、参与炎症反应以及抗微生物等活性。近年来人们发现,在脓毒症时,钙卫蛋白表达水平可明显升高。本文通过回顾近期针对钙卫蛋白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从其抗菌活性、促进免疫功能变化等方面,阐明钙卫蛋白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也阐述了钙卫蛋白在脓毒症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进一步相关研究指明方向。
高榕悦韩玉珍李文雄黄立锋
关键词:钙卫蛋白脓毒症免疫
血清肌红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9年
肌红蛋白(myoglobin,Mb)是一种小分子蛋白,由珠蛋白与正铁血红素结合而成。它能可逆地与氧结合,在肌细胞内起着转运和贮存氧的作用。临床多种因素可引起骨骼肌和心肌受损,细胞膜完整性改变,肌细胞内容物进入细胞外液及循环系统,致使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升高。此外,动态监测血清肌红蛋白含量变化,可预测临床多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本文就上述内容的进展作一综述。
王延庆韩玉珍黄立锋
关键词:肌红蛋白免疫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