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SHDC12007104)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王艳徐建江洪佳旭朱文卿邱婷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眼表
  • 1篇眼烧伤
  • 1篇上皮
  • 1篇烧伤
  • 1篇渗透压
  • 1篇黏蛋白
  • 1篇黏蛋白5AC
  • 1篇微镜观察
  • 1篇显微镜
  • 1篇显微镜观察
  • 1篇显微镜检
  • 1篇显微镜检查
  • 1篇镜检
  • 1篇泪器
  • 1篇共焦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徐建江
  • 2篇王艳
  • 1篇孙兴怀
  • 1篇王文韬
  • 1篇张朝然
  • 1篇邱婷
  • 1篇朱文卿
  • 1篇蔡蓉蓉
  • 1篇洪佳旭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渗透压对兔眼表上皮和黏蛋白5AC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探讨高渗透压对兔眼表上皮和黏蛋白(MUC)5AC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将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分别为高渗盐溶液(500 mmol/L)、生理盐水(308 mmol/L)滴眼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兔.实验第0、7、14天测定泪液分泌量与泪膜破裂时间(BUT),结膜印迹细胞学测定杯状细胞密度.实验第7、14天处死动物,行角结膜光镜和电镜观察,结膜组织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脲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第14天的结膜组织另行MUC5AC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同一时间点上泪液分泌量值、BUT值和杯状细胞密度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若方差不齐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实验第7和第14天,高渗液组BUT分别为(7.6±2.5)和(7.0±2.3)s,较第0天的(10.3±2.5)s显著缩短(t=5.800,4.950;均P<0.01),与空白对照和生理盐水组相比亦明显缩短(F=8.030,P<0.01).高渗液组结膜杯状细胞密度明显减少,第7和第14天分别为(19.5±16.6)和(32.3±18.2)个/mm2,与第0天(75.7±43.4)个/mm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9,2.970;均P<0.05).高渗盐溶液滴眼第14天,光镜下可见结膜上皮下炎性细胞浸润,角膜上皮部分脱落;扫描电镜下可见角膜上皮细胞肿胀、脱屑、微绒毛减少;透射电镜下可见角膜上皮细胞问连接松弛,基底层上皮细胞内自噬空泡增多,结膜上皮微绒毛减少,杯状细胞内分泌颗粒减少;TUNEL检测结膜上皮可见明显的阳性染色;结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迹检测则发现MUC5AC表达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生理盐水组与空白对照组的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及角结膜上皮细胞结构在实验中则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眼表高渗压力可破坏角结膜上皮细胞结构,�
蔡蓉蓉王艳徐建江张朝然
关键词:渗透压上皮黏蛋白5AC泪器
严重碱烧伤患者眼表形态的共焦显微镜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利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严重碱烧伤患者眼表的形态结构。方法系列病例研究。于2008年2月至11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的眼表碱烧伤患者中,选择39例Roper.Hall分度为Ⅲ度或Ⅳ度的患者,根据眼部受伤时间分组,A组(9例,12只眼)为受伤3个月以内,B组(8例,11只眼)为受伤3~6个月,C组(11例,14只眼)为受伤6—12个月,D组(11例,14只眼)为受伤12个月以上。使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其受伤角膜、角膜缘以及球结膜进行检查,各层图像均被记录,分析角膜各层细胞形态,角膜缘栅栏结构形态,角膜缘炎性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密度,以及球结膜各层细胞形态。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角膜缘炎性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最小显著性差异分析组间差异。结果A组的碱烧伤患者角膜上皮细胞体积增大,形态不一,细胞质高反光,细胞核低反光,有时可见部分细胞缺失;表层细胞下见大量高亮小圆的炎性细胞浸润,聚集成团;浅基质层水肿明显,难以分辨细胞形态;深基质层细胞呈激活态;内皮层模糊不清。随着病程的延长,表层上皮细胞仍表现为上述异常结构,D组碱烧伤患者中,此类异常细胞消失;表层细胞下炎性细胞减少,可见部分残存的角膜上皮基底层细胞,存在散在或成团分布的中高亮反光的结模样细胞生长,随着病程的延长,角膜上皮基底层细胞大面积消失,代之以卵圆形,体积较小,排列紧密,细胞核呈点状高反光的结模样细胞;B组碱烧伤患者浅基质层仍难以分辨细胞形态,深基质层细胞呈激活态,C组和D组的碱烧伤患者中,角膜基质被纤维组织所替代;内皮层始终模糊不清。碱烧伤患者角膜缘Vogt栅栏结构始终被破坏;角膜缘血管网密集;A~D组角膜缘炎性细胞密度分别为(4023
朱文卿徐建江孙兴怀邱婷洪佳旭王艳王文韬
关键词:显微镜检查共焦眼烧伤烧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