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3075)
- 作品数:12 被引量:181H指数:8
- 相关作者:储利胜李琳俞天虹刘志婷杨琰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阳还五汤上调miR-199a-5p表达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被引量:2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阳还五汤组、拮抗剂组、拮抗剂对照组,各14只。除手术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线栓法诱导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注14 d;补阳还五汤组、拮抗剂组和拮抗剂对照组在缺血后24 h灌胃补阳还五汤(13 g/kg);所有大鼠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dU,50 mg/kg),1次/d,连续14 d;缺血后第5天,拮抗剂组和拮抗剂对照组分别于侧脑室注射miR-199a-5p拮抗剂和miR-199a-5p拮抗剂对照10 nmol。采用改良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NSS)和角试验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脑缺血大鼠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实时逆转录PCR检测miR-199a-5p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结果:补阳还五汤可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P<0.05或P<0.01),减小梗死体积(P<0.05),增加BrdU^+/DCX^+、BrdU^+/NeuN^+、BrdU^+/vWF^+细胞数(均P<0.01),上调miR-199a-5p表达(P<0.01),促进VEGF和BDNF蛋白表达(均P<0.05);侧脑室注射miR-199a-5p拮抗剂后则逆转上述效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促进脑缺血大鼠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199a-5p增加VEGF和BDNF表达有关。
- 诸葛陆杰方燕金华倩李琳杨琰胡小伟储利胜
- 关键词:微RNA脑缺血补阳还五汤神经发生SPRAGUE-DAWLEY
- 中药调控干细胞促进脑缺血损伤修复
- 脑卒中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是成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60%~80%。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血管再通、神经保护和神经修复。迄今为止,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是目前唯一被认可的有效治疗药物...
- 储利胜
- 文献传递
- 补阳还五汤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促进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BMEC)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RBMEC经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孵育24 h后,构建OGD/R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阳还五汤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和LY294002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前使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1 h]。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管腔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形成管腔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I3K、蛋白激酶B(AKT)、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RBMEC存活率、迁移能力及管腔形成能力显著增强(均P<0.01),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而LY294002可阻断上述效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可促进OGD/R损伤的RBMEC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HIF-1α和VEGF表达有关。
- 胡小伟李琳龚荧荧方燕杨琰许家栋储利胜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低氧诱导因子-1Α
- 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发生的影响被引量:41
- 2014年
-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发生(neurogenesi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注,分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补气组、活血组,缺血后24 h灌胃给药,连续14天。并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1次/天,连续14天。在缺血后第1、7、14天,采用改良的神经症状严重程度评分(mNSS)和角实验评价神经功能;缺血后第14天,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检测BrdU/Nestin、BrdU/NeuN和BrdU/GFAP免疫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及补气组大鼠mNSS评分降低和右转次数减少(P<0.05,P<0.01),侧脑室下区BrdU/Nestin免疫阳性细胞、缺血皮层周边区BrdU/NeuN和BrdU/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增多(P<0.05,P<0.01),BDNF和VEGF蛋白表达增加(P<0.01);但补气组BrdU/GF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方组比较,补气组和活血组大鼠BrdU/Nestin、BrdU/NeuN和BrdU/GFAP免疫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1),BDNF和VEGF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显著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发生和神经功能恢复,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和VEGF蛋白有关,方中补气药和活血药具有协同作用。
- 曲铁兵俞天虹刘志婷李琳储利胜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局灶性脑缺血神经发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小胶质细胞源性外泌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主要的免疫细胞,激活后可分为M1型和M2型。M1型小胶质细胞通过分泌促炎因子等对神经元造成损伤,M2型小胶质细胞分泌抗炎因子等抑制炎症,在脑卒中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起保护作用。小胶质细胞源性外泌体是近来医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它是由胞内囊泡与质膜融合后分泌到胞外的一种囊泡,质膜含胆固醇、鞘磷脂、蛋白质、核糖核酸(RNA)和脂质等物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CNS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AD)、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脑卒中等。目前,相关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源性外泌体在CNS疾病的诊治方面有较大潜能,其功能包括促进小胶质细胞从M1向M2极化,治疗受损神经元、抑制神经细胞自噬等。本文对小胶质细胞源性外泌体在治疗CNS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 王嘉旻李琳胡小伟李天一储利胜
-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外泌体极化
- 黄芪甲苷上调miR-199a-5p表达抑制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是否通过上调miR-199a-5p抑制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方法]分离14 d胎龄SD大鼠的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并鉴定,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芪甲苷组、黄芪甲苷+miR-199a-5p拮抗剂组(拮抗剂组)和黄芪甲苷+miR-199a-5p拮抗剂对照组(拮抗剂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神经干细胞先行氧糖剥夺8 h,再灌注72 h,拮抗剂组和拮抗剂对照组分别采用脂质体2000转染miR-199a-5p拮抗剂和拮抗剂对照。采用2-(2-甲氧基-4-硝基苯基)-3-(4-硝基苯基)-5-(2,4-二磺酸苯)-2H-四唑单钠盐[2-(2-methoxy-4-nitrophenyl)-3-(4-nitrophenyl)-5-(2,4-disulfonic acid benzene)-2H-tetrazole monosodium salt,CCK-8]法检测神经干细胞活性,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磷脂结合蛋白/碘化丙啶(Annexin-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isomer/propidium iodide,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神经干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检测miR-199a-5p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切割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纯度为98.41%,黄芪甲苷能够提高OGD/R损伤的神经干细胞存活率,其中50μmol·L^(-1)黄芪甲苷效果最佳(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50μmol·L^(-1)黄芪甲苷能抑制OGD/R损伤的神经干细胞凋亡(P<0.01),上调miR-199a-5p表达(P<0.01),下调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P<0.01),而miR-199a-5p拮抗剂能显著逆转上述效应(P<0.01)。[结论]黄芪甲苷能够促进OGD/R损伤的神经干细胞存活,抑制其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miR-199a-5p表达,抑制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 李钰丁文倩李琳许家栋方燕杨琰胡小伟储利胜
- 关键词:黄芪甲苷神经干细胞存活
- 补阳还五汤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生长相关蛋白43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SYP)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KM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12)和补阳还五汤组(n=12)。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30min诱导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缺血后24h开始灌服补阳还五汤,每天1次,缺血后第1,3,7,14天分别采用神经症状评分和角实验评价神经功能;缺血后第14天,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缺血周边区GAP-43和SYP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在缺血后第3,7,14天能显著改善神经症状(P〈0.05),第7,14天能显著减少小鼠右转次数(P〈0.05);脑缺血后14d,模型组GAP-43和SYP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217±0.012,0.278±0.019,而补阳还五汤组分别为0.250±0.013,0.323±0.01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其促进缺血周边区神经轴突再生和突触可塑性有关。
- 刘志婷俞天虹曲铁兵李琳储利胜
-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生长相关蛋白43突触素补阳还五汤
- 黄芪甲苷通过促进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2型极化抑制大鼠脑缺血后炎症反应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1/M2极化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黄芪甲苷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黄芪甲苷组造模后即刻腹腔注射黄芪甲苷(40 mg/kg),随后1次/d,连续给药3 d。各组术后第1、3天采用改良的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NSS)和角试验进行神经功能评价;术后第3天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料(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实时逆转录PCR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8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以及M2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206、精氨酸酶1(Arg-1)、类几丁质酶3样分子1/2(YM1/2)及抗炎因子IL-10、TGF-β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脑缺血周边区CD16/32/Iba1和CD206/Iba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黄芪甲苷组mNSS分值降低、右转次数减少(P<0.05或P<0.01),脑梗死体积减小(P<0.01),M1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iNOS、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下调(均P<0.01),M2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Arg-1、YM1/2、IL-10和TGF-β的mRNA表达上调(均P<0.01),脑缺血区CD16/32^+/Iba1^+细胞数量减少(P<0.05),CD206^+/Iba1^+细胞数量增加(P<0.01)。结论: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从M1型向M2型转化、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郑心甜甘海燕李琳胡小伟方燕储利胜
- 关键词:黄芪甲苷极化炎症脑缺血SPRAGUE-DAWLEY
- 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血管生成和Ang-1/Tie-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素-1(Ang-1)及其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方法35只KM小鼠分成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2)和补阳还五汤组(n=13)。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30min诱导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缺血后24h开始灌服补阳还五汤,1次/d,缺血后28d内分别采用神经症状评分和角实验评价神经功能;缺血后第28天,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缺血周边区微血管密度和Ang-1/Tie-2的表达。结果缺血后第3~28天,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改善神经症状和减少小鼠右转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缺血后28d,模型组CD31、Ang-1、和Tie-2免疫阳性细胞增多[分别为(437±59)个,(389±61)个,(251±42)个],而补阳还五汤组为[分别为(609±68)个,(551±66)个,(342±46)个],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其上调Ang-1/Tie-2表达促进缺血周边区血管生成有关。
- 储利胜印媛君柯庆陈伟燕陈方明
- 关键词:血管生成血管生成素-1TIE-2补阳还五汤
- 补阳还五汤调控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极化抑制大鼠脑缺血后炎症反应研究被引量:30
- 2019年
-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tion, BYHWD)对大鼠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1/M2极化及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注。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BYHWD组,BYHWD组缺血后24h开始予BYHWD(13g·kg-1)灌胃,连续给药14d。缺血后第14天处死大鼠,分别采用Iba1/CD16/32、Iba1/CD206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缺血区M1型和M2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型,qRT-PCR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8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及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m RNA表达;M2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206、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及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mRNA表达。[结果]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BYHWD显著减少缺血区M1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CD16/32+)数量(P<0.01),增加M2型小胶质细胞(CD206+)数量(P<0.05)。qRT-PCR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BYHWD显著下调M1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86、iNOS和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 mRNA表达(P<0.01),上调M2型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CD206、Arg-1和抗炎因子IL-10、TGF-βmRNA表达(P<0.01)。[结论] BYHWD可能通过促进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从M1型向M2型转换,从而抑制大鼠脑缺血后炎症反应。
- 甘海燕李琳杨琰诸葛陆杰储利胜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小胶质细胞极化炎症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