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506)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赵宁傅深李冰馨章青孟晋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细胞
  • 4篇腺癌
  • 4篇纳米
  • 3篇阴性
  • 3篇阴性乳腺癌
  • 3篇三阴
  • 3篇三阴性乳腺癌
  • 3篇肿瘤
  • 2篇增敏
  • 2篇纳米棒
  • 2篇金纳米棒
  • 2篇金纳米颗粒
  • 2篇放射增敏
  • 2篇分子
  • 1篇毒性
  • 1篇毒性分析
  • 1篇远处转移
  • 1篇乳腺癌干细胞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傅深
  • 3篇赵宁
  • 2篇李冰馨
  • 1篇李萍
  • 1篇赵宁
  • 1篇杨章孺
  • 1篇孟晋
  • 1篇章青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pGNRs@mSiO2-RGD纳米探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放射增敏性研究
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放疗虽然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肿瘤细胞产生的放疗抵抗仍然是令人忧心的问题。放射性增敏剂是临床上常用的提高放疗效果的方法。然而,传统的放射增敏剂如铂类等药物,毒副作用大、对肿瘤细...
赵宁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性抗肿瘤活性
文献传递
金纳米颗粒在肿瘤放射增敏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纳米技术被广泛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在纳米材料中金纳米颗粒由于低毒性、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增强的穿透滞留效应等独特优势在肿瘤诊断、成像、治疗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多项研究表明金纳米颗粒可作为理想的放射增敏剂,研究其在体内、外放射增敏作用将对纳米医学的临床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赵宁傅深
关键词:金纳米颗粒物理特性放射增敏
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棒增强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棒(GNRs@mSiO:)联合6MVX射线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GNRs@mSiO2的形态和在细胞内的分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对GNRs@mSiO2的摄取量。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GNRs@mSiO2对细胞的毒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GNRs@mSiO2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情况及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水平。行成组t检验差异。结果MDA—MB.231细胞对GNRs@mSiO2的摄取在24h时达峰值,摄取量是空白对照组的(7.09±0.26)倍,且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02~0.014)。12.5~50.0μg/mlGNRs@mSiO2孵育细胞24h后细胞存活率〉90%。GNRs@mSiO2联合照射组的D0、Dq、SF2值均低于单纯照射组,放射增敏比为1.27(SF2之比)。GNRs@mSiO2联合照射组细胞凋亡率为(30.4±0.68)%。G2+M期细胞比例为(31.25±0.75)%,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03~0.033)。结论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金纳米棒可有效增强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对高能6MVX射线的放射敏感性。
赵宁李冰馨史泽良杨章孺孟晋李萍章青傅深
关键词:放射增敏
放射影响肿瘤细胞侵袭及转移特性的研究进展
2014年
放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主要手段之一,可显著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主要是基于放疗作为局部治疗手段能有效改善局部控制率,且减少局部未控而导致的远处转移。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放射还可能通过改变肿瘤细胞表型或肿瘤微环境、增加残存肿瘤侵袭性导致转移概率增加。
史泽良傅深
关键词:肿瘤细胞侵袭远处转移局部控制率肿瘤微环境肿瘤侵袭性
不同表型的乳腺癌干细胞研究现状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肿瘤起源于小部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乳腺癌干细胞是乳腺癌细胞中极少数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高致瘤性的细胞亚群,与乳腺癌复发、侵袭转移、放化疗抵抗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等密切相关。就近年来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赵宁傅深(审校)
关键词:乳腺癌干细胞干细胞标记物分子亚型复发转移
偶联双基因靶点的多功能金纳米颗粒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毒性分析
2015年
目的:设计并构建偶联双基因靶点的多功能金纳米棒颗粒(TKI-258-p GNRs@m Si O2-RGD),并探讨该多功能金纳米棒颗粒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细胞毒性,初步明确该新型多功能金纳米棒颗粒在体外实验中所需的剂量范围。方法:运用种子介导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以改良的奥伯法对其表面进行介孔二氧化硅包裹,通过表面修饰偶联整合素αvβ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特异性抑制剂RGD和TKI-258,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透射电镜对其特征进行检测。以不同浓度(0、12.5、25、50、100、200μg/ml)多功能金纳米棒颗粒孵育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并进行细胞毒性评级。结果:多功能金纳米棒颗粒物理状态稳定,吸收峰位于515、860 nm处。偶联的双基因靶点抑制剂TKI-258、RGD分别在360、204 nm处有特征性吸收峰,药物包封率分别为58.18%±7.13%,57.95%±5.22%,载药率分别为4.26%±0.42%,4.35%±0.79%。不同浓度多功能金纳米棒处理后,细胞增殖率在50%-100%之间,细胞毒性评级为I-II级,0-100μg/ml浓度范围内无细胞毒性。结论:偶联双基因靶点的多功能金纳米棒颗粒(TKI-258-p GNRs@m Si O2-RGD)具有热疗/放疗增敏的特殊光学性质,偶联双基因靶点抑制剂TKI-258、RGD的载药量稳定,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特异性靶向的热疗/放疗载药增敏材料。
李冰馨赵宁傅深
关键词:细胞毒性分子靶点三阴性乳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