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SH008)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马桂芬赵国军梅立润曹李海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省委党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西北穆斯林妇女经济参与调查与分析——基于甘肃省广河县的田野调查
- 2011年
- 本文以甘肃省广河县为例,对当地不同阶层的穆斯林妇女的经济参与进行了深入调查,探讨了当地穆斯林妇女参与经济的不同形式,肯定了当地穆斯林妇女在市场经济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赢得当地社会的尊重和家庭的认可,同时分析了影响当地穆斯林妇女发展和经济参与的诸多制约因素。
- 马桂芬
- 关键词:穆斯林妇女经济参与
- 西北穆斯林妇女参政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基于甘肃省广河县的田野调查被引量:2
- 2011年
- 甘肃省广河县穆斯林人口占全县97%以上。近年来,该县妇女参政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其参政比例仍然偏低,这其中有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因素,也与其薄弱的参政意识、社会分工与社会角色、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等密切相关。
- 马桂芬
- 关键词:参政
- 论当代我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被引量:1
- 2016年
- 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我国,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伊斯兰文化在我国通过各种方式一代代的传承,对多个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并形成了有所差异的不同民族文化。现如今,我国伊斯兰文化依然存在,与其他文化一起构成了我国多元文化并存的状况,并且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通过不同的传承方式实现代际传承。
- 赵国军
- 关键词:伊斯兰教文化传承
- 当代西北穆斯林女学教育的社会空间意义——基于兰州市、临夏地区的个案研究
- 2016年
- 穆斯林女学是中国回族社区中女性学习伊斯兰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以性别空间隔离的方式,为女性营造了其参与伊斯兰文化学习和宗教生活的专属空间。本文以"社会空间理论"为分析工具,从穆斯林女学的伊斯兰文化空间传承、女性个人资本积累的实践空间、性别空间的符号意义、社会交往与社会参与的拓展四方面,分析了女学这一教育模式对穆斯林女性的社会空间意义。
- 马桂芬虎丽平
- 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女性社会空间
- 西北穆斯林妇女婚姻观之探究——基于甘肃省广河县的田野调查被引量:1
- 2011年
- 以甘肃省广河县的穆斯林群体为调查对象,通过观察、参与观察、访谈、问卷等社会调查方法,了解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教派、门宦的穆斯林妇女的婚姻观念。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广河县穆斯林妇女的婚姻观是其实现社会价值观念的一个缩影,也是穆斯林文化基于伊斯兰文化的一种表现特征,伊斯兰教的婚姻观对穆斯林妇女产生着主要影响,同时,中国传统婚姻观念及当代社会在现代化进程的一些现代婚姻观念,也对当地妇女的择偶和婚姻观念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 马桂芬
- 关键词:穆斯林妇女婚姻观
- 优化西北穆斯林妇女社会参与的若干途径探析
- 2014年
- 改革开放后西北穆斯林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快速提高,但与其他民族相比,仍有许多穆斯林女性在社会参与中存在着明显障碍。文章认为,西北穆斯林妇女社会参与的优化需要从目标、能力、环境和结构等各个方面来共同推进。
- 马桂芬
- 关键词:穆斯林妇女社会参与
- 去极端化:善治情景下新疆治理困境多维度探析被引量:6
- 2016年
- 我国国家治理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既由多变的外部情景形塑,也由多样的内部情景形塑。从内部情景来看,我国国家治理首先面对的是各省域单元治理场景的不同,各省域单元实现优良的治理是实现整体性优良国家治理的前提,而要实现整体性的优良国家治理,实现边疆省域的优良治理是关键。有史以来,新疆始终是国家领导人、中央政府和各领域关注的重要边疆区域。21世纪以来,新疆的战略地位更为凸显,既是国家经略东南,稳住西北的核心组成,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全域发展的核心战略区,新疆的省域治理优良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双重布局的效度,因此探讨新疆优良治理之道是一个极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课题。现阶段,去极端化是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范畴之一。
- 梅立润曹李海
- 关键词: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