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作品数:345 被引量:2,186H指数:21
相关作者:王晓明刘鹏飞蒋锋周翠英王金东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3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81篇农业科学
  • 30篇理学
  • 29篇金属学及工艺
  • 29篇自动化与计算...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生物学
  • 15篇机械工程
  • 14篇建筑科学
  • 13篇化学工程
  • 13篇电子电信
  • 12篇电气工程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矿业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1篇细胞
  • 17篇合金
  • 16篇玉米
  • 14篇量子
  • 12篇子密钥
  • 12篇量子密钥
  • 12篇基因
  • 11篇甜玉米
  • 11篇量子密钥分发
  • 11篇镁合金
  • 11篇密钥分发
  • 10篇病毒
  • 9篇色谱
  • 9篇相位
  • 8篇液相色谱
  • 8篇相色谱
  • 7篇中草药
  • 7篇活性
  • 5篇血细胞
  • 5篇水稻

机构

  • 60篇华南理工大学
  • 51篇暨南大学
  • 36篇华南师范大学
  • 27篇华南农业大学
  • 24篇中山大学
  • 2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8篇广东药学院
  • 16篇广东省农业科...
  • 1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2篇广州大学
  • 12篇广东工业大学
  • 11篇学研究院
  • 8篇广州医学院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7篇西南大学
  • 7篇广州医科大学
  • 6篇广州军区广州...
  • 6篇广州市妇女儿...
  • 5篇广东技术师范...

作者

  • 17篇刘鹏飞
  • 17篇王晓明
  • 16篇蒋锋
  • 15篇王金东
  • 14篇魏正军
  • 13篇周翠英
  • 13篇刘颂豪
  • 12篇康志新
  • 10篇刘镇
  • 9篇范华均
  • 9篇廖常俊
  • 9篇张其中
  • 8篇裴海龙
  • 8篇李明玉
  • 8篇李元元
  • 8篇马民
  • 7篇陈霞
  • 7篇李春涛
  • 7篇李扬秋
  • 6篇刘小琴

传媒

  • 13篇广东农业科学
  • 7篇计算机测量与...
  • 6篇物理学报
  • 6篇中山大学学报...
  • 6篇中国有色金属...
  • 6篇热带医学杂志
  • 5篇生物技术
  • 4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岩土力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自动化与信息...
  • 3篇焊接学报
  • 3篇特种铸造及有...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医疗卫生装备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7篇2015
  • 30篇2014
  • 47篇2013
  • 95篇2012
  • 90篇2011
  • 64篇2010
  • 15篇2009
3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烫伤创面感染的小鼠模型构建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稳定的烧烫伤创面感染的小鼠模型构建方法,以便进行相关烧烫伤创面修复研究。方法取30只BALB/c小鼠,采用自制木质烫伤板,沸水浴法烫取直径8 mm的圆形创面,烫伤时间分别为5 s、10 s、15 s。伤后48 h,取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筛选最佳创面烫伤时间。另取72只小鼠制成深Ⅱ度烫伤创面,采用擦刮法分别接种20μL菌浓度为1×106、l×107、1×108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 25923的菌液。接种细菌后72 h,取创面组织HE染色观察创面炎症反应情况,并测定3、7、14 d的皮肤菌负荷,筛选最佳的细菌接种浓度。最后,按最佳条件建模后,观察创面的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中、愈后的组织学变化,以确定此创面感染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结果组织学结果表明,10 s为深Ⅱ度创面的理想致伤时间,最佳接种菌浓度为l×108CFU/mL,此时期,14 d内菌负荷均高于l×105CFU/g。该模型的创面愈合时间(21±0.95 d)较正常创面愈合时间(15.92±0.34 d)明显延长(P<0.01),炎性反应明显,愈后不佳。结论烧烫伤创面感染的小鼠模型构建成功,可作为感染创面防治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
沈娟金小宝丁静朱家勇
关键词:烧烫伤金黄色葡萄球菌BALB
改性沸石粉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镉(Ⅱ)的试验研究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城市饮用水的质量标准也在不断提高。2006年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对重金属离子浓度限值规定了更严格的标准,其中镉(Ⅱ)浓度的限值由10μg·L降至了5μ...
李明玉朱枭强林达红
文献传递
脂质体疫苗在抗感染免疫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脂质体是脂质双分子层组成的囊泡结构,包裹的可溶性药物在体内可释放,具有无毒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脂质体可将亚单位疫苗或核酸疫苗转运入细胞,同时具有佐剂功能,提高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因而在抗感染免疫研究中,脂质体作为表位疫苗、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的载体和佐剂的应用越趋成熟。
李珊凤
关键词:脂质体疫苗抗感染免疫
短期训练对水平面定位的校正
<正>0引言声源发出的声波传输到双耳,再经大脑以及高层听神经的分析和处理,形成声源的空间方位感知(即声源定位)。现有研究表明,频率小于1.5kHz时声波到双耳的传输时间差(interaural time differen...
章杰钟小丽
文献传递
舒芬太尼预处理对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预处理对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活力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及其浓度依赖性。方法采用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进行实验,以细胞处于缺氧环境而后进行复氧作为损伤模型。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缺氧复氧损伤对照组(HR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F组)。根据不同浓度舒芬太尼(1×10-11、10-10、10-9、10-8、10-7和10-6mol/L),SF组又分为SF11、SF10、SF9、SF8、SF7、SF6组,每组6孔。处理后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检测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结果培养的H9C2细胞经过缺氧3h复氧3h之后出现明显的损伤。与NC组相比,HR组培养液上清中LDH活力明显升高、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给予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预处理15min后再进行缺氧复氧,这种损伤可被抑制。与HR组相比,舒芬太尼预处理组培养液上清中LDH活力降低、细胞活力提高,并发现当舒芬太尼的浓度达到10-9mol/L时其保护效果已基本达到最大,浓度再增大时,保护效果的增加已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可明显增强H9C2细胞抗缺氧复氧损伤能力,具有浓度依赖性。
王婕屠伟峰余杰符永恒林秋雄
关键词:舒芬太尼H9C2缺氧复氧MTT
一种基于提升小波的膈肌肌电信号在线去噪方法被引量:1
2010年
膈肌肌电信号传递着膈肌生理状态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等重要信息,但用食道电极采集该信号常受到心电信号的强烈干扰。本研究以提升小波为基础,针对膈肌肌电信号与心电干扰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膈肌肌电信号在线去噪方法。该方法由于采用了提升小波变换和简单的阈值滤波,运算速度较传统小波方法大为提高。模拟信号的仿真实验中,用该方法去噪后的信号相对于原纯净信号其功率谱相对误差很小。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采样数据时,也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去噪效果。
周乐莫鸿强田联房李向阳郑则广
关键词:提升小波
微波辐射对苦参碱提取的影响及其动力学和热力学机理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微波辐射功率、时间等因素对苦参碱提取的影响以及提取机理。方法利用微波辐射后再用溶剂回流法提取苦参中的苦参碱,并与溶剂回流提取法作比较,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探讨了微波辐射对苦参碱提取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微波辐射可强化苦参碱的提取过程,使其表观提取速率常数增大,提取活化能降低,从而利于苦参碱的提取;苦参碱的热力学函数ΔH0、ΔS0均比未采用微波辐射而直接进行溶剂提取的相应值大,ΔG0则较小。结论与常规回流提取法相比,本法能使苦参碱的提取速率和提取效率提高,且设备要求低,处理方法简单、操作简便,丰富了微波辅助强化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方式。
佘旭辉陈浩浩黄晓文井楠楠陈俊彪范华均
关键词:微波辐射苦参苦参碱
可见光下电子给体对TiO2光催化还原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本文以TiO2(Degussa P25)为光催化剂,以可见光为激发光源,选择甲醇、甲醛、甲酸作为电子给体,考察其对TiO2光催化还原Cr6+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醇、甲醛、甲酸对Cr6+的还原均具有促进作用,且促进...
张鑫宋琳曾小龙李明玉
关键词:TIO2电子给体可见光光催化还原
文献传递
茎尖菜用新品种广菜薯3号的选育被引量:6
2013年
广菜薯3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于2011年育成、通过国家鉴定的茎尖菜用专用型新品种,在2008—2009年两年的国家菜用甘薯品种区试中,茎尖平均每667 m2产量2 643.21 kg,比对照品种福薯7-6增产12.88%,达极显著水平;食味鉴定综合评分与对照接近;抗病性鉴定为抗茎线虫病、中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中感蔓割病。2010年在四川、福建、广东3个试点的生产试验中,茎尖平均每667 m2产量2 278.6 kg,比对照增产8.46%;食味鉴定平均4.27分,高于对照。广菜薯3号茎尖无茸毛,烫后颜色青绿,食味无苦涩味,有香味,口感较甜,无滑腻感;经猛火炒熟后,品尝口感甜、爽滑,上盘后保持青绿色。该品种分枝生长较快,单株结薯数较多,薯形纺锤,薯块外皮白色,薯肉白色,丰产稳产,耐贮性中等,萌芽性好。
陈景益房伯平李育军张雄坚王章英黄立飞罗忠霞陈新亮
关键词:甘薯茎尖
鸡冠花诱变选育系的SRAP分子鉴定
对冠状鸡冠花&#39;早水鸡冠&#39;及其诱变选育系进行了SRA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发现,26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2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29个.每个引物组合扩增位点数在1~5个之间,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位点数为...
刘小飞刘晓荣刘金梅林益坚廖飞雄
关键词:鸡冠花SRAP指纹图谱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