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B0320003)

作品数:20 被引量:223H指数:11
相关作者:魏辉王娟戴华国李洪山尤民生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小菜蛾
  • 13篇菜蛾
  • 4篇家蝇
  • 3篇胆碱
  • 3篇药剂
  • 3篇药剂敏感性
  • 3篇乙酰
  • 3篇乙酰胆碱
  • 3篇乙酰胆碱酯酶
  • 3篇杀虫
  • 3篇种群
  • 2篇多功能氧化酶
  • 2篇印楝
  • 2篇印楝素
  • 2篇幼虫
  • 2篇植物
  • 2篇植物提取
  • 2篇植物提取物
  • 2篇杀虫活性
  • 2篇提取物

机构

  • 15篇福建省农业科...
  • 8篇福建农林大学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盐城市农业科...

作者

  • 17篇魏辉
  • 6篇占志雄
  • 6篇李洪山
  • 6篇戴华国
  • 6篇王娟
  • 5篇侯有明
  • 5篇吴玮
  • 5篇尤民生
  • 4篇赵建伟
  • 3篇杨广
  • 3篇王前梁
  • 3篇黄玉清
  • 3篇李兵
  • 2篇沈晋良
  • 2篇赵士熙
  • 1篇傅建炜
  • 1篇陈峰
  • 1篇陈艺欣
  • 1篇王长方
  • 1篇黄建

传媒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华东昆虫学报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农药学学报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Agricu...
  • 1篇第一届全国生...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蓝中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去除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利用水浸泡、洗洁精浸洗、臭氧处理等不同的方法处理甘蓝叶片,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甘蓝中高效氯氰菊酯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种方法对甘蓝中农药残留都有不同程度的去除作用。用70℃水温浸泡10min,去除率达78.43%;用pH为9的水浸泡30min,去除率是37.82%;用含0.05%完美芦荟蔬果洁净剂的水浸泡60min,去除率为60.12%;用通臭氧30min的水浸泡30min,去除率达55.23%。组合处理(水温为25℃,pH为9,通臭氧时间为30min,浸泡30min)对高效氯氰菊酯残留的去除率达77.93%,且对蔬菜外观不造成影响,是一种有效可取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去除方案。
王长方陈峰魏辉游泳徐敦明
关键词:高效氯氰菊酯甘蓝臭氧
小菜蛾幼虫对不同寄主的取食嗜好性及其适宜性被引量:11
2006年
对不同寄主种类、不同寄主形态和不同寄主饲喂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之间的取食嗜好性比较试验表明,小菜蛾幼虫优先取食大白菜、萝卜或菜心幼苗,其次为油菜和甘蓝幼苗,在大白菜与油菜幼苗之间的取食选择比例是93.33%和6.67%;在甘蓝与菜心幼苗之间的取食选择比例是16.67%和83.33%.小菜蛾幼虫的取食嗜好性受饲喂寄主种类的影响,偏食大白菜或菜心幼苗.小菜蛾幼虫选择寄主取食的次序与寄主体内可溶性糖或淀粉含量没有明显关系,但与两者的相对量呈一定的负相关.取食大白菜或菜心幼苗的小菜蛾生长良好,单头取食达0.583~0.637 cm^2, 单头体重达2.07~2.18 mg, 与取食甘蓝或油菜幼苗的幼虫在取食量、个体发育方面有明显差异.小菜蛾幼虫也喜好取食已经被虫危害过的幼苗.
李洪山王娟魏辉戴华国王俊华
关键词:小菜蛾十字花科蔬菜
3个家蝇(Musca domestica L.)种群及其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药膜法测定了3个家蝇(Musca domestica L.)种群对12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采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了不同杀虫剂对家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Org种群对抗蚜威(LC50=18.654mg·L-1)、速灭威(LC50=17.387mg·L-1)比FAAS种群(LC50分别为26.011、26.632mg·L-1)更为敏感,FAAS种群对仲丁威(LC50=8.271mg·L-1)比Org种群(LC50=12.539mg·L-1)更为敏感;除了与乙酰甲胺磷无显著差异外,FZ种群对其他供试杀虫剂的敏感性均显著低于Org种群和FAAS种群(95%CI没有重叠)。Org种群AChE对二嗪磷(IC50=0.025mg·L-1)比FAAS种群AChE(IC50=0.048mg·L-1)更为敏感,FAAS种群AChE对辛硫磷(IC50=0.021mg·L-1)比Org种群AChE(IC50=0.026mg·L-1)更为敏感;FZ种群AChE对所有供试杀虫剂的敏感性均显著低于Org种群和FAAS种群AChE(95%CI没有重叠)。
魏辉沈晋良吴玮赵建伟
关键词:家蝇乙酰胆碱酯酶药剂敏感性农药残留
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利用RT-PCR技术,从小菜蛾体内克隆了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6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971374。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表明,该序列由1661bp组成,熔点102℃,退火温度87℃,单链分子质量539.83kDa,双链分子质量1079.65kDa,可以翻译51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式C2682H4154N702O747S30,分子量是59146.5,总原子数8315,等电点pI为8.63,高级结构与CytochromeP450Bm-3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
李洪山戴华国王娟
关键词: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
小菜蛾CYP6基因序列分析及其进化地位探讨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简并引物和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出了一个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CYP6基因.该基因全长1661bp,编码区在26~1 570位,翻译514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AY971374.分析该基因在昆虫CYP6基因家族系谱树中的位置和5′-UTR的序列,可以认为,小菜蛾CYP6基因与同为鳞翅目的其他昆虫进化地位相当,而明显与相对低等的蜚蠊目昆虫的同家族基因亲缘关系远.
李洪山王娟戴华国
关键词:小菜蛾基因序列生物进化鳞翅目蜚蠊目细胞色素
多杀菌素对小菜蛾体内多功能氧化酶和保幼激素酯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3
2006年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多杀菌素(spinosad)处理后小菜蛾体内多功能氧化酶(m ixed-function oxidases,MFO s)和保幼激素酯酶(juvenile hormone esterase,JHE)的活性,分析了酶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小菜蛾体内MFO s和JHE活性变化趋势受多杀菌素浓度影响。用LC50浓度处理后其保幼激素滴度变化趋势与对照相似,用LC80浓度处理后保幼激素滴度降低,并且滴度高峰出现时间比对照有所提前。不同浓度多杀菌素对氧化酶O-脱甲基活力的影响具有时间效应,用LC20浓度处理后的活力曲线上升拐点出现在24h,LC50浓度处理的则出现在12h。除LC80浓度处理在36h时活力值高于对照外,多杀菌素各处理都能抑制氧化酶N-脱甲基活力。高剂量(LC50、LC80)作用后小菜蛾体内保幼激素降解率与氧化酶N-或O-脱甲基活力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魏辉李洪山戴华国王娟
关键词:多杀菌素小菜蛾保幼激素多功能氧化酶
小菜蛾幼虫头部化学感觉器电镜扫描观察被引量:20
2003年
对幼虫头部进行电镜扫描,发现头部下方有一对3节的触角,其端节及第2节上具有感觉器,主要为栓锥形感觉器和锥形感觉器;外颚叶端部边缘和外颚叶侧壁有感觉器,主要为栓锥形感觉器和锥形感觉器;下颚须2节,端节侧壁有2个板形感觉器,端节端部有8个栓锥形感觉器;在两下颚间和下唇后方有锥形感觉器群,下唇须上有栓锥形感觉器和锥形感觉器各一个,在吐丝器前方还有—对锥形感觉器.同时通过对鳞翅目幼虫的化学感觉器、感觉细胞和感觉谱进行讨论,探讨小菜蛾化学感觉器的功能.
魏辉杨广王前梁侯有明尤民生
关键词:小菜蛾电镜扫描
寄主植物对小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衰退及其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06年
通过毒力测定和生化分析,研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田间种群对12种杀虫剂的抗性稳定性,探讨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var.botrytisDC)、芥兰(B.alboglabraBailey)、上海青[B.campestrisL.ssp.Chinensis(L.)M ak ino]、甘蓝(B.oleraceaKale)等4种不同寄主植物对抗药性衰退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小菜蛾幼虫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在脱离选择压力的条件下,用花椰菜饲养4代后,小菜蛾对氯氰菊酯、杀虫双、灭多威、杀灭菊酯、毒死蜱、辛硫磷、甲胺磷抗性水平较快下降,抗性衰退比达1.65-3.68,而对阿维菌素、氟虫腈、虫螨腈、氟啶脲和刺糖菌素的敏感性变化相对较小,抗性衰退比为0.90-1.19.小菜蛾取食不同寄主植物4代后对甲胺磷敏感性变化显著,以取食上海青的小菜蛾种群最为敏感,其次为取食芥兰、甘蓝和花椰菜的种群,F1代与F5代的LC50比值分别为3.68、4.43、5.18、7.70.衰退过程中,不同种群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活力均有所下降,F5代各种群间乙酰胆碱酯酶比活力差异不显著,而羧酸酯酶比活力间则有显著差异,比活力大小顺序依次为花椰菜、芥蓝、甘监、上海青的小菜蛾种群,F1代与F5代活力比值分别为1.72、1.90、2.70、5.14;F1种群的米氏常数(Km)值明显高于F5种群,为F5种群的1.61-2.10倍,而F5代各种群变化不大,F1代种群的最大反应速率Vm ax与F5各种群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魏辉赵士熙胡进锋占志雄吴玮
关键词:小菜蛾寄主植物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
福建省不同产地及不同生育期土荆芥精油化学成分的比较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来源于福建省不同产地(福州新店镇、平潭县城关、连城县城关)以及不同生育期(苗期、生长期、果熟期)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地上部分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福州新店镇、平潭县城关和连城县城关产土荆芥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0.04%以上)分别有12、11和27种,3个产地的共有成分为11种;福州新店镇产土荆芥精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对-聚伞花素(49.60%)、α-松油烯(26.81%)和异驱蛔素(8.16%)等,平潭县城关产精油中相对含量排在前3位的成分也为对-聚伞花素(47.25%)、α-松油烯(27.27%)和异驱蛔素(8.82%),连城县城关产精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对-聚伞花素(36.33%)、2,5-二甲基-3-己炔-2,5-二醇(20.03%)、α-松油烯(12.71%)和异驱蛔素(3.07%)等。苗期、生长期和果熟期土荆芥精油的主要成分分别有17、12和12种,3个时期的共有成分为10种;苗期精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对-聚伞花素(49.75%)、异驱蛔素(10.77%)、1-(1,3-二甲基-3-环己烯-1-基)乙酮(8.08%)和2,5-二甲基-3-己炔-2,5-二醇(7.79%)等;生长期精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对-聚伞花素(49.60%)、α-松油烯(26.81%)和异驱蛔素(8.16%)等;果熟期精油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对-聚伞花素(43.65%)、α-松油烯(24.09%)和异驱蛔素(19.12%)等。研究结果显示,产地的地理环境和土荆芥的生育期对福建产土荆芥地上部分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魏辉李兵田厚军陈艺欣黄玉清占志雄
关键词:土荆芥精油化学成分生育期
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对小菜蛾产卵驱避和拒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0
2004年
基于植物与昆虫的协同进化理论 ,利用 2 5科 37种小菜蛾非嗜食植物的茎、叶、花或根的乙醇提取物 ,研究其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驱避作用和对幼虫的拒食作用 .结果表明 ,供试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有不同程度的产卵驱避和拒食效果 .羊蹄甲、细叶桉、飞扬草、假连翘、花椒、荷花玉兰、烟草的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成虫产卵有较好的驱避效果 ,驱避率均达 80 %以上 .一品红、构树、艾蒿、茶枯、垂柳、飞杨草、羊蹄甲、狗尾草的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有较好的拒食作用 ,4 8h的拒食率达 80
魏辉侯有明杨广尤民生
关键词:植物次生物质小菜蛾产卵驱避作用拒食作用非嗜食植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