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ZH110)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于新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中日贸易
  • 1篇棉业
  • 1篇民国
  • 1篇民国初年
  • 1篇境遇
  • 1篇江浙
  • 1篇江浙沪
  • 1篇国初
  • 1篇国际贸易
  • 1篇长江
  • 1篇长江三角
  • 1篇长江三角洲

机构

  • 2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2篇于新娟

传媒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20世纪初期中日贸易下手工棉纺织业之境遇——以江浙沪为中心
2014年
20世纪初以来日本棉制品输华贸易活跃,给本土手工棉纺织业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技术的示范和刺激作用。手工棉纺织业遭遇到巨大困境,也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困境和机遇的双重变奏中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其发展演变的原动力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与传统产业自身所具有的逻辑性合力作用。
于新娟
关键词:中日贸易
国际背景下的近代中国棉业危机——以民国初年长江三角洲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近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末以后,长江三角洲传统棉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际贸易的视角来看,外棉走俏长江三角洲市场;原棉品质日趋低劣,市场需求渐趋萎缩;原棉产量不稳,外棉乘势猛增;交易流通繁杂无序,纱厂青睐外棉;税收政策利于外棉倾销。这些因素使得长江三角洲的传统棉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国产棉必须随势改良。这种传统产业的转型动力来自于"西方冲击"下的危机和挑战的历史事实。
于新娟
关键词:国际贸易长江三角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