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15042)

作品数:16 被引量:82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冬艳李月芬付强杨园园李文博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长春市国土资源局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土壤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5篇黑土
  • 5篇黑土区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化学特征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土壤-作物系...
  • 3篇土壤地球化学
  • 3篇重金属元素
  • 3篇作物系统
  • 3篇金属元素
  • 2篇营养元素
  • 2篇有效态
  • 2篇玉米
  • 2篇土壤重金属
  • 2篇土壤重金属元...

机构

  • 16篇吉林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长春市国土资...
  • 1篇山东省国土测...
  • 1篇吉林省地质资...

作者

  • 16篇王冬艳
  • 7篇李月芬
  • 6篇付强
  • 4篇杨园园
  • 4篇李文博
  • 3篇杨小琳
  • 2篇唐丽静
  • 2篇王孟
  • 2篇余丹
  • 2篇杨莹莹
  • 1篇姜琦刚
  • 1篇靳克
  • 1篇尚媛
  • 1篇白丽娜
  • 1篇郭冬艳
  • 1篇张渝庆
  • 1篇刘雁斌
  • 1篇刘宇迪
  • 1篇苏浩
  • 1篇李茗薇

传媒

  • 4篇世界地质
  • 2篇玉米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效益评价及障碍度诊断——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以鲁中南粮食主产区枣庄市为例,运用功效系数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定量计算和分析2003-2012年研究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综合效益,并对其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结果表明:(1)2003-2012年,研究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综合效益水平不断提高,效益等级由Ⅰ级升高为Ⅳ,各效益要素变化趋势相对均衡,与综合效益变化总体趋势基本一致。(2)农业机械劳动力增加率是影响社会经济效益下降的原因;社会保障水平和养老保险人数是促进政策保障效益增长的原因。(3)社会经济效益成为影响研究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综合效益最大的障碍因素。
苏浩王冬艳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综合效益评价障碍度
吉林延边地区土壤稀土元素的活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ICP-MS方法对吉林延边地区土壤中的15项稀土元素的全量和有效量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该地区土壤稀土元素的活化特征及土壤元素全量和土壤pH值对稀土元素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边地区稀土元素总有效态含量的分布范围为18.52~118.02 mg/kg,平均含量为56.75 mg/kg,稀土有效量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土壤稀土元素的活化系数为0.23~0.46,环境因素对稀土元素的活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稀土元素全量与有效量之间皆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80~0.779,土壤中稀土元素有效含量受全量控制;部分土壤稀土元素的活化系数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
王孟王冬艳李月芬尚媛杨园园
关键词:稀土元素有效态影响因素
基于计量地理模型的长春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基于长春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运用多样化指数、洛伦兹曲线、集中化指数、区域组合类型、区位熵、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长春市及各市县(区)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土地利用的多样化指数不高,主城区和其他行政区的土地利用多样化差异很大;耕地的集中化和区位意义突出;整体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白丽娜王冬艳张渝庆刘雁斌刘宇迪
关键词:计量地理模型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吉林省黑土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转化效率特征及相互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在吉林省黑土区系统野外调查、土壤样品采集和测试分析的基础上,以土壤重金属有效系数为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转化效率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研究区土壤中元素生物有效性的转化效率特征及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重金属镉(Cd)、铬(Cr)、锌(Zn)、镍(Ni)等元素的转化效率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重金属各元素有效态转化效率的空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研究区土壤中磷(P)与Cr、Cd、Zn、Ni元素转化效率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其转化程度与重金属元素的转化程度基本一致;研究区钙(Ca)与Cr、Zn、Ni元素转化效率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Cd呈显著负相关,其转化程度与部分重金属元素的转化程度呈相反趋势。
王柳茜余丹王冬艳李文博
关键词:黑土区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相互作用
吉林省黑土区玉米子粒营养元素的品质效应研究
2013年
利用吉林省黑土区62个玉米样点数据,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玉米子粒中10种营养元素与其品质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P、Mg和Mn与粗蛋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脂肪呈显著负相关;Fe与粗蛋白和粗淀粉呈显著正相关;K与粗淀粉呈极显著负相关;另外,粗蛋白和粗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和决策分析表明,Mn、P、Mg和Fe对粗蛋白有较大的正向影响作用;P和Mg对粗脂肪有较大的正向影响作用;Mn对粗脂肪起限制作用;K对粗淀粉有较大的正向影响作用,Fe次之。B、Ca、Mo、Se和Zn这5种元素对玉米粗蛋白、粗脂肪以及粗淀粉含量的影响均不明显。
付强王冬艳李月芬杨园园
关键词:玉米通径分析
吉林省黑土区土壤--作物系统Cd元素转化积累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在吉林省黑土区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土壤及玉米籽实样品采集、测试的基础上,采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及SPSS技术,研究了Cd元素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在土壤和作物籽实中的含量特征和相关性,用以揭示Cd元素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转化累积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粮食安全服务。研究表明:吉林省黑土区Cd元素全量高于吉林省及全国土壤背景值,但不存在污染,籽实中Cd含量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土壤中Cd元素有效态转化程度较高,受其全量控制,同时Zn、Cu及P元素有效量对Cd转化的作用明显,偏酸性土壤更利于Cd元素的转化。玉米籽实对Cd吸收程度较低,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生物特性,Zn元素缺乏可能导致玉米籽实对Cd元素吸收增加。
杨小琳王冬艳姜琦刚李月芬付强
关键词:黑土区土壤-作物系统
吉林省中部土壤重金属元素环境风险评价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Hakanson潜在危害指数法对吉林省中部地区71个土壤样点Cr、Ni、Cu、Zn、As、Hg、Cd、Pb 8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农业土壤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旨在为重金属污染预警与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吉林省中部地区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整体较低,土壤环境较为清洁,其中84.51%的样点处于低度生态风险等级,14.08%的样点处于中度生态风险等级,1.41%的样点处于重度生态风险等级。扶余—榆树工作区样点多处于低度生态风险等级;研究区中度生态风险等级的样点基本集中在公主岭—梨树工作区,该区发达的交通线路和大量的化肥施用可能是导致其生态风险等级较高的原因之一;重度生态风险等级样点出现在长春市内的一工厂附近,数据显示该点存在一定程度的Cd污染。公主岭—梨树区与长春市工业区附近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应引起重视。
李文博王冬艳赵一嬴
关键词:土壤地球化学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价
吉林省中部春、秋季玉米田土壤铅含量及其有效态转化空间特征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半变异函数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吉林省中部地区春、秋季玉米田土壤铅元素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的空间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春、秋季土壤铅元素超背景值样点比率分别为100%和93.55%,春季土壤未出现铅元素污染,秋季土壤样点铅元素污染比例为3.23%,秋季土壤铅元素的全量与有效量均值均大于春季土壤,铅元素呈累积活化趋势。半变异函数模拟参数显示,秋季铅元素全量C0/(C0+C)为强空间相关性,主要受随机因素影响;春季铅元素全量和有效量、秋季铅元素有效量C0/(C0+C)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受到区域性因素影响相对较强。春、秋季土壤铅元素全量之间及相应季节的全量与有效量之间的局部自相关类型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春、秋季铅元素有效量的聚集类型分布较一致。春、秋季土壤铅元素全量及有效量HH聚集区集中在吉林省中部和西南部,长春市与四平市附近玉米田土壤铅元素累积转化相对较明显,四平地区耕地土壤的铅元素输入量明显高于长春地区,铅元素全量的区域性输入变化未引起其有效态转化情况的明显变化。
李文博王冬艳余丹刘蜀涵
关键词:玉米重金属污染土壤地球化学
吉林延边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苹果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以吉林延边苹果梨主产区为研究区,在系统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土壤中Zn污染状况,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Zn元素的转化吸收特征及其对苹果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边苹果梨园的表层土壤Zn元素含量缺乏,不存在Zn污染;有效态Zn含量充足,土壤肥力等级为丰富;果实中Zn含量小于果品重金属Zn限量标准,不存在果实Zn含量超标现象;Zn元素有效系数、累积系数均很低,为微弱转化和极微弱吸收;有效Zn含量与有机质、水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果实中Zn含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土壤理化性质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果实中Zn含量与苹果梨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杨莹莹王冬艳
关键词: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苹果梨超标污染
吉林中部黑土区土壤—作物系统营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为研究吉林中部黑土区营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研究区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和土壤-玉米籽粒样品的采集。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对比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九种营养元素全量、有效态含量及玉米籽粒中营养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区土壤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K、Ca、Mg、Fe、Mn、Cu、Zn、B元素有效态含量充足,Mo元素有效态含量缺乏,不同区域营养元素空间分布存在差异;Ca、Mg、Mn、Mo元素全量与有效态呈显著正相关,K、Ca、B元素有效态含量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Fe、Mn、Mo元素有效态含量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针对研究区有效Mo缺乏的现象,可以通过施用钼肥、降低土壤pH值等的方法,增加有效态钼的含量。
唐丽静王冬艳李月芬付强杨小琳
关键词:黑土区土壤-作物系统营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