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无)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李巍陈声柏张永路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信仰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视阈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哲学
  • 1篇宗教
  • 1篇宗教信仰
  • 1篇荀况
  • 1篇名学
  • 1篇公孙龙
  • 1篇别看
  • 1篇春秋

机构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篇陈声柏
  • 1篇张永路
  • 1篇李巍

传媒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哲学史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从“物”、“实”之别看公孙龙名学的价值-以荀况为参照被引量:8
2008年
先秦诸子论名,旨在匡正名实相怨的时弊,公孙龙也不例外。但是其以实正名的学说宗旨,却并不为同时代诸子赞同,以致荀况斥之为"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究其原因,乃公孙龙所论之名,与此时代之一般理解旨趣殊异。概言之,公孙龙看到了"名"的两种用法,即名既可命物(个体物),是为"物名",亦可命实(个体物的性质),是为"实名"。公孙龙特别强调的是为当时人所忽略的后者的意义,其价值与其说是逻辑的,还不如说是形而上学的。不管是与公孙龙的同时代诸子相比,还是从其后的中国哲学发展的思维取向来看,这一发现和阐述都是独特且别具价值的。
陈声柏李巍
关键词:公孙龙
《国语》中的神与民——政治哲学视阈下的春秋宗教信仰
2011年
《国语》一书存在着一种神民并举的现象,即凡出现"神"处,往往会有"民"与之合称,我们可将其称之为一种独特的神民叙述。这种神民叙述无疑透彻着春秋时期的宗教信仰,而隐身于《国语》书后的君主形象,又赋予了这种神民叙述一种独特的政治语境。当然,神民叙述本身存在的"保民"逻辑也使其成为先秦时期治世的一种政治哲学。由此,在这种政治哲学视阈观照下,春秋时期的宗教信仰呈现出一种与以往不同的镜像。
张永路
关键词:宗教信仰政治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