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11279)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丁成际成守勇刘怡青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安徽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荀子礼法论被引量:1
- 2012年
- 礼是荀子的核心思想,但荀子的礼与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通之处,其突出表现在理论层面上荀子是援法入礼,在实践层面上是"隆礼重法"。荀子以礼为本,这决定了荀子的思想内核仍是儒家,追求的是"内圣外王"之道,但其又内蕴着法家的法的思想因子,这又决定其非醇儒。荀子礼法观凸显了荀子思想的多重面相的综合性特质。
- 丁成际成守勇
- 关键词:荀子
- 生命之完足与他者的接纳--从《礼记》看古代婚礼的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不同文明对两性结合的形式与意义有着不同的认识。通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一系列礼仪程序,华夏文化赋予男女结合诸多意义。昏礼成为人伦之始,恭敬、谨慎、尊重并以正当的方式行礼成为婚礼的内在要求,在"合二姓之好"以"事宗庙"与"继后世"中所体现出的男女之别,内在蕴涵着两性间的相互补充与完善。汉文化中有关婚礼意义的阐释,有助于人们深思两性结合之真义。
- 丁成际成守勇
- 关键词:人伦
- 论功利主义的得与失被引量:1
- 2012年
-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具有很大影响的理论派别。本文试图对功利主义理论的得与失来作一番辩证的考查。功利主义之得在于其理论优势,这表现于其思想的历史悠久性、内容的丰富性与较强的实践性。功利主义之失主要体现于政治、科学文化艺术与对人的片面性理解等诸多方面,其难以满足所有群体和个人利益要求,其幸福总量在实践中无法有效地计算,功利原则中存在着的功利与公正的矛盾,功利主义科学观还忽视了科学对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通过商谈或辩谈的方式,在人类交往行动中达成公共理性的共识,以超越功利主义之失,使功利主义具有普世性的理论品格。
- 丁成际刘怡青
- 关键词:功利主义科学主义普世伦理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