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787)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向涛韩美华陈婧陈士林张倩瑶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P-HPLC法测定20(S)-原人参二醇药质体含量及包封率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建立20(S)-原人参二醇药质体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条件:COSMO-SIL 5C18-MS-Ⅱ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95∶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进样量50μL;采用低温超速离心法分离PPD药质体中的游离药物。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豆磷脂和试剂对药物的测定无干扰,20(S)-原人参二醇在0.1-0.5 g.L^-1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在101.44%-103.11%,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2%(n=3)。结论:RP-HPLC法可用于20(S)-原人参二醇药质体含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 韩美华陈婧陈士林王向涛
- 关键词:20(S)-原人参二醇药质体包封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树枝状聚合物在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8年
- 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纳米级聚合物,具有树枝状的骨架和球状外形,树枝状分支的末端连接数目众多的活性官能团。药物既可以被包封在树枝状聚合物骨架内部的空腔,也可以化学偶联在树枝状聚合物表面的官能团上。表面的官能团还能同时连接多种对机体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有特异性相互作用的靶向配基,从而将包封的药物或者偶联的药物带到病变部位实现靶向治疗。同时,树枝状聚合物粒径很小,范围从G0代到G10代只有1~15 nm,偶联药物之后也不会超过30 nm,这样的粒径范围使得以树枝状聚合物为基础制备的纳米粒具有较强的高通透高滞留(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EPR)效应,从而对肿瘤组织实现被动靶向给药。本文旨在对树枝状聚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在靶向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 张倩瑶李永吉王向涛
- 关键词:树枝状聚合物药物载体偶联靶向给药
- 20(S)-原人参二醇药质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研制20(S)-原人参二醇(Ppd)药质体和Brij78修饰的Ppd药质体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Ppd药质体和Brij78修饰的Ppd药质体,用超速离心法测包封率,用动态光散射(DLS)考察粒径分布,以粒径和包封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温度、乙醇、酸碱和人工胃肠液等对药质体的影响。结果:薄膜超声法制备的Ppd药质体的包封率为(80.84±0.53)%,粒径100.1 nm;Brij78修饰的Ppd药质体的包封率为(72.76±0.63)%,粒径为117.3 nm。结论:该药质体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制剂学性质较稳定。
- 韩美华陈婧陈士林王向涛
- 关键词:包封率超速离心法粒度分布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