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0725047)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陈忠张世红孙红柳张建祥岳佳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滨州医学院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癫痫
  • 3篇星形
  • 3篇星形胶质
  • 3篇星形胶质细胞
  • 3篇细胞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细胞
  • 2篇受体
  • 2篇组胺
  • 2篇H1受体
  • 2篇病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聚糖
  • 1篇电刺激
  • 1篇电点燃
  • 1篇多靶点
  • 1篇杏仁核
  • 1篇深部脑刺激
  • 1篇深部脑刺激法
  • 1篇神经病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7篇陈忠
  • 2篇张世红
  • 2篇胡薇薇
  • 1篇闫海静
  • 1篇潘建春
  • 1篇何萍
  • 1篇孙红柳
  • 1篇王爽
  • 1篇郭谊
  • 1篇沈春红
  • 1篇楼国东
  • 1篇于捷
  • 1篇陈忠
  • 1篇钟凯
  • 1篇丁美萍
  • 1篇侯伟伟
  • 1篇岳佳星
  • 1篇许正浩
  • 1篇张建祥

传媒

  • 5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对胶质疤痕所致神经再生障碍的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形成的胶质疤痕是导致神经再生阻滞的主要障碍。如何促进损伤后神经再生和损伤区域神经网络的重建,以及脑功能恢复,是神经科学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文中主要从抑制外源性胶质疤痕成分和促进内源性再生两方面,对目前胶质疤痕所致神经再生阻滞的治疗进展作一介绍。
张建祥胡薇薇陈忠
关键词:神经再生神经胶质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蛋白聚糖
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13年
目前临床上的抗癫痫药物都是通过调节神经元活动起作用的,但是仍有近三分之一的癫痫患者发展成为难治性癫痫。近年来随着对癫痫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中的作用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大量研究发现,癫痫的形成、发作过程常常伴随星形胶质细胞明显的功能改变,这提示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有可能发现新的抗癫痫药物作用靶点,对癫痫治疗策略产生深刻影响。
陈忠孙红柳
关键词:癫痫病理生理学星形胶质细胞病理学
钠离子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1年
多种钠离子通道亚型在初级感觉神经元中的表达及动态调节,影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及维持过程。SCN9A基因(编码Nav1.7)的多个位点突变被认为与人类多种可遗传的疼痛疾病密切相关。转基因技术和特异性敲除技术的应用发现,Nav1.3、Nav1.8和Nav1.9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维持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有利于揭示该种疾病的发生和维持机制,也可为开发新一代镇痛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寿雯婷张世红陈忠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NAV1.8
组胺对脑缺血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2010年
中枢组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在脑缺血后神经损伤及神经功能恢复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其参与调节脑缺血各个阶段的病理发生过程,提示组胺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多靶点脑保护剂。深入研究组胺与脑缺血的内在关系,将为组胺类药物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为脑缺血的治疗开拓新的方向。
陈忠
关键词:脑缺血组胺多靶点H1受体H2受体H3受体
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癫痫发生的作用及其与星形胶质细胞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本课题研究了正常大鼠慢性给予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癫痫发生的影响。并从整体和离体水平研究H1受体拮抗剂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H1受体拮抗剂影响癫痫发生的机制。方法SD大鼠慢性给予H1受体拮抗剂苯...
胡薇薇何萍闫海静许正浩方崎钟凯陈忠
关键词:H1受体拮抗剂癫痫谷氨酸星形胶质细胞
文献传递
癫癎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癫癎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以大量神经元反复发作异常放电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短暂性功能失调为特征。对癫癎发生分子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全球神经科学界关注的焦点。其病因多种多样、机制复杂,涉及离子通道、谷氨酸能系统、γ-氨基丁酸能系统、神经营养因子和炎性介质等多方面。本文拟对癫癎发病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为研制新型抗癫癎药物寻找新的线索和突破点。
沈春红王爽郭谊丁美萍陈忠
关键词:癫痫分子生物学
深部脑刺激在神经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9年
近年来,深部脑刺激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引起关注。与手术及其他电刺激方式相比,深部脑刺激具有靶点明确、选择性高、可逆、可调、无毁损等优点。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电刺激脑内不同结构,可缓解帕金森病、癫痫、慢性痛、抑郁症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引起的副作用较少见。深部脑刺激正在逐渐成为治疗难治性神经精神疾病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治疗手段。
陈忠张世红
关键词:深部脑刺激法神经精神疾病慢性痛
大鼠电点燃癫痫和低频率电刺激癫痫灶点对自发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癫痫发生过程和低频率电刺激癫痫灶点对自发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方法:在大鼠杏仁核植入双极电极,恒流电刺激制备电点燃癫痫模型。在癫痫进展的不同阶段(局灶性癫痫发作和全身性癫痫发作)行坐骨神经和隐神经切断术,制备自发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并对大鼠在神经损伤后63 d内的自噬行为进行等级评分。大鼠分为对照组(n=7),局灶性癫痫组(1~3级,n=5),全身性癫痫组(4~5级,n=7),局灶性癫痫加低频电刺激组(n=4),全身性癫痫加低频电刺激组(n=4)。低频电刺激施加在癫痫灶点杏仁核,从神经切断术后开始至术后第21天。结果:局灶性癫痫组的大鼠自噬行为等级在术后第40~63天显著低于对照组,等级进展的曲线下面积由对照组的308.2±51.57下降到45.80±24.64,自噬发生时间比对照组延迟约32 d,没有1例动物在术后第63天表现出高分值自噬行为,而对照组的高分值发生率为71.4%;全身性癫痫组的大鼠自噬行为与对照组相比仅在开始时间上有明显差异,延迟约16 d;不论是局灶性癫痫还是全身性癫痫的大鼠,在其杏仁核施加低频电刺激后,自噬行为的进展和严重程度均与对照组相似。结论:局灶性癫痫大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敏感性显著降低,低频电刺激杏仁核可以抑制这种变化。
于捷楼国东岳佳星侯伟伟潘建春张世红陈忠
关键词:电刺激癫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