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095)

作品数:8 被引量:125H指数:6
相关作者:周东美罗小三李连祯陈怀满王玉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2篇毒性预测
  • 2篇生物有效
  • 2篇生物有效性
  • 2篇水稻
  • 2篇污染
  • 2篇BLM
  • 1篇毒性
  • 1篇生物配体模型
  • 1篇铜矿
  • 1篇土壤溶液
  • 1篇土壤生物
  • 1篇土壤中重金属
  • 1篇农田
  • 1篇农田土壤
  • 1篇重金属含量
  • 1篇子粒
  • 1篇镉污染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周东美
  • 3篇李连祯
  • 3篇罗小三
  • 2篇王玉军
  • 2篇陈怀满
  • 1篇黄德乾
  • 1篇吴晓晨
  • 1篇司友斌
  • 1篇李本银
  • 1篇仓龙
  • 1篇汪鹏
  • 1篇李忠佩
  • 1篇吕斌
  • 1篇朱浩文
  • 1篇郝秀珍
  • 1篇刘小红
  • 1篇陈睿
  • 1篇王全英

传媒

  • 2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经济地理
  • 1篇Pedosp...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苏南地区土壤和水稻子粒镉污染现状评价被引量:6
2008年
为明确苏南地区Cd的污染状况,于2005年10月开展了对该地区水稻土及水稻子粒样品Cd的污染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174个土壤样品中,Cd含量范围为0.06-0.60mg·kg-1,平均值和中间值分别为0.18μg·kg-1和0.16μg·kg-1,有9个土壤样品Cd含量超过中国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占总样品数的5.17%;而稻米Cd含量范围为0-121μg·kg-1,平均值和中间值分别为25μg·kg-1和17μg·kg-1,未发现超标样品。DTPA、KNO3和CaCl2提取态土壤Cd含量与土壤Cd总量间均成正相关,与土壤pH成负相关。但土壤Cd总量与水稻子粒中Cd含量间无显著相关性。从结果来看,苏南地区的水稻田整体上尚未受到Cd的污染。
黄德乾王全英朱浩文王玉军周东美
关键词:土壤水稻污染
土壤溶液中Ca^(2+)降低Cd^(2+)对赤子爱胜蚓的毒性被引量:5
2007年
基于生物配体模型(BLM),在模拟土壤溶液中研究了Cd2+在不同Ca2+浓度下对赤子爱胜蚓(E. fetida)的毒性.结果表明,随着Ca2+浓度的变化,Cd半致死浓度(LC50)也发生相应变化.当Ca2+浓度从0.2mmol/L增加到1.0mmol/L时,由于Ca2+与Cd2+竞争相同的生物配体点位(BL),导致48h后Cd2+对赤子爱胜蚓毒性显著降低.定量分析表明,蚯蚓半致死浓度LC50{Cd2+}activity(以自由镉离子活度表示)与{Ca2+}activity(自由钙离子活度)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Ca2+对Cd2+毒性的影响可通过相关方程预测.研究还表明,Cd2+的LC50随时间呈指数形式逐渐下降.
李连祯罗小三周东美
九华铜矿重金属环境污染状况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选择江苏九华铜矿区,对其周边土壤和作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约有一半的采样点土壤全Cu含量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400 mg/kg),其DTPA提取态Cu含量的平均值为117 mg/kg。通过对矿区土壤重金属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Cu与Zn、Pb、Cd、Co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Cr、Ni无显著相关,说明了该铜矿区土壤还伴有外源Zn、Pb、Cd、Co的污染。土壤复合污染指数(PI)>1.0的土壤样品占57.3%。矿区周围作物可食部位Cu、Zn、Pb、Cd和Cr的含量均较高。
刘小红周东美郝秀珍司友斌仓龙王玉军陈怀满
关键词:铜矿重金属农田土壤环境污染
陆地生物配体模型(t-BLM)初探:镁离子降低铜离子对小麦根的毒性被引量:16
2007年
生物配体模型(BLM)同时考虑了水中金属离子的化学形态以及阳离子与金属离子在生物配体(BL)上的竞争对其毒性的影响,能成功预测水体金属的生物毒性/有效性.最近,BLM呈现出向土壤环境中拓展的趋势,发展能预测重金属对土壤生物毒性的陆地生物配体模型(t-BLM)正成为最新的国际研究热点.论文模拟土壤溶液,以土壤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Mg2+为例,通过单因素浓度控制-恒pH营养液培养-陆生植物根伸长抑制试验,定量探讨了不同浓度Mg2+存在下,铜离子(Cu2+)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根的毒性.结果表明,Mg2+浓度升高显著减弱了Cu2+对小麦根的毒性,即呈现出保护效应.证实陆地生态系统中也存在阳离子对重金属植物毒性的保护效应,支持了BLM中阳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在生物配体上存在竞争结合的假设,即BLM概念适用于陆生植物.定量分析表明,小麦根生长抑制的毒性效应指标EC50(以自由铜离子活度表示)与自由镁离子活度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方程为:pEC50(Cu2+)=-0.36(Mg2+)+6.47(r2=0.9976),Mg2+对Cu2+毒性的影响强度可以通过该方程进行预测.论文积累了重金属铜对典型陆生受试植物小麦的毒性数据,探讨了t-BLM的构建方法学,并为其发展提供了思路.联合了土壤理化性质、金属形态及生物积累和毒性效应的t-BLM,将提供一个环境风险评价和制定土壤质量标准的新工具.
罗小三李连祯周东美
关键词:毒性预测生物有效性
长期肥料试验对土壤和水稻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1
2009年
长期肥料试验会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状况以及作物对微量元素和重金属的吸收。本文研究了长期的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糙米中微量元素Cu、Zn、Fe、Mn和重金属Pb、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7a连续施用猪粪及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Cu、Zn和Cd全量,而土壤Fe、Mn和Pb全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施肥增加了土壤有效态Cu、Zn和Fe含量,其中施用猪粪及秸秆还田的3个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态Cu、Zn和Cd含量,而土壤有效态Pb含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糙米Cu、Zn、Fe、Mn和Pb含量变化较小或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3个施猪粪和秸秆还田处理中,糙米Cd含量均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0.2 mg kg-1)。水稻地上部吸收积累Cu、Zn、Fe、Mn、Pb和Cd总量与其地上部生物量呈正相关,土壤Cu、Zn、Cd有效态与全量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而糙米中的镉含量与土壤镉含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长期施用畜粪导致土壤Cd污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李本银汪鹏吴晓晨李忠佩周东美
关键词: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红壤水稻微量元素重金属
城市空间增长模型研究的趋势、类型与方法被引量:9
2007年
城市空间分散化增长蔓延的趋势要求对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研究。文章在对城市空间模型的研究案例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城市空间模型总结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基于因果关系的城市空间增长影响因素静态模型、基于空间发展理论和GIS空间分析的准动态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的城市空间增长动态模型、以及基于微观主体作用演变机制的城市空间增长模拟模型,并认为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将向微观离散化发展。
陈睿吕斌
关键词:城市空间增长
水、沉积物和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毒性的生物配体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8年
重金属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于环境介质中,仅根据环境中重金属元素总量已不能对其生物效应进行良好预测,因此在制定重金属环境质量标准和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明确考虑其生物有效性逐渐受到重视。水体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很早就被认识到是水化学性质的函数,并形成了一些机理描述模型,如自由离子活度模型(FIAM)、鱼鳃点位交互作用模型(GSIM)和生物配体模型(BLM)。BLM在FIAM和GSIM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水中金属离子的化学形态以及阳离子与金属离子在生物配体(BL)上的竞争对其毒性的影响,能成功预测水体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毒性,并被用于水质金属基准的制定。本文对BLM在水环境中的概念模型、发展状况及软件应用做了全面介绍,并对BLM在沉积物和陆地环境中的拓展作了综述,重点介绍了针对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陆地生物配体模型(t-BLM),提出了土壤重金属t-BLM的概念模型并对其构建方法学等进行了探讨。联合了土壤理化性质、金属形态及生物积累和毒性效应的t-BLM,将提供一个环境风险评价和制定更合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新工具。
罗小三周东美李连祯陈怀满
关键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毒性预测环境标准
Free Cu^(2+) Ions,Cu Fractionation and Microbial Parameters in Soils from Apple Orchards Following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Copper Fungicides被引量:7
2011年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pple orchards 5,15,20,30,and 45 years old,and one adjacent forest soil was used as reference to investigate the free Cu2+ion activity in soil solution and the soil Cu fractionation in the solid phase following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copper fungicide,Bordeaux mixture,in apple orchard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oil free Cu2+ions,Cu fractionation and soil microbial parameters.The total Cu concentration in the orchard soils varied from 21.8 to 141 mg kg-1,increasing with the orchard age,and the value for the reference soil was 12.5 mg kg-1.The free Cu2+ion concentrations in the soil solutions extracted by 0.01 mol L-1 KNO3 ranged from 3.13×10-8(reference)to 4.08×10-6 mol L-1(45 years-old orchard).The concentration of Cu complexed in the fulvic fraction increased with orchard age from 5.16 to 52.5 mg kg-1.This was also the case for other soil Cu fractions except the residual one.The residual soil Cu remained practically constant,ranging from 4.28 to 5.66 mg kg-1,suggesting that anthropogenic soil Cu mainly existed in the more labile active fractions.Regressi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both the free Cu2+ions in the soil solution and the humic acid-complexed Cu fraction in the solid phase were strongly related with soil microbial parameters.
ZHOU Dong-MeiWANG Quan-YingCANG Lon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