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1097)

作品数:4 被引量:56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勇张晴雯李俊杰李嵘孙丽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大学鲁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坡地
  • 2篇侵蚀坡地
  • 1篇样带
  • 1篇油松
  • 1篇油松林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示踪
  • 1篇示踪研究
  • 1篇水分
  • 1篇松林
  • 1篇速效
  • 1篇速效氮
  • 1篇特大暴雨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温度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李勇
  • 3篇张晴雯
  • 2篇李俊杰
  • 2篇孙丽芳
  • 2篇李嵘
  • 1篇王仰麟
  • 1篇朴河春
  • 1篇何福红
  • 1篇万国江
  • 1篇吴健生
  • 1篇黄荣贵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特大暴雨下油松林根系对土壤元素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根际是元素由土壤进入植物体的主要界面,降水对根际土壤元素的迁移有显著影响。本文用原状土柱淋滤实验装置及大型挖掘剖面壁法,定量分析了特大暴雨下不同深度土层油松林根系影响土壤元素的稳定输出通量的剖面特征,旨在探索黄土区林木根系对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的提高途径。研究结果表明,特大降雨条件下,油松林地的元素随土层深度增加呈明显的递减规律,在农地土壤剖面中变异不明显。油松林地元素稳定输出通量的平均值显著大于无根系土壤。油松林0—30 cm土壤剖面中的元素输出通量占总剖面元素输出通量的96.32%;油松林根系对常量元素K、Na、Mg、Ca、有益元素Si、微量营养元素Mn有明显稳定强化作用的土层深度范围为0—30cm,对有益元素Al和微量元素Cu、Fe有明显稳定强化作用的土层深度范围为0—45 cm。
李勇张晴雯万国江黄荣贵朴河春
关键词:根系特大暴雨黄土高原
植被恢复对侵蚀坡地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4
2007年
为了评价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对放牧和不同植被类型互作的反应,选择四川省西昌市西溪乡牛郎村马家松坡放牧丘陵坡地,分别在坡顶、上、中、下部各层采集有乔木(桉树)、灌木(米油枝)、草本3种类型植被覆盖以及无植被覆盖的0—5 cm表层土壤,测定分析了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速效氮含量。结果表明,植被对改善表层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的作用大小顺序为:米油枝>草本植物>桉树。米油枝、草本植物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桉树改善表层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含量的作用则比较小。不同坡位对土壤有机碳、速效氮含量无显著影响。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容重变化为:米油枝下土壤<桉树下土壤<草地<裸地。米油枝能显著降低表层土壤容重,而在不同坡位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对放牧的反应不同。放牧显著降低了桉树林下表层土壤有机碳和速效氮的含量,对米油枝和草本植物覆被下表层土壤性质的影响不显著。
孙丽芳李勇张晴雯何福红李嵘
关键词:植被恢复放牧速效氮表层土壤
黄土丘陵侵蚀坡地土壤呼吸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利用Li-8100红外气体分析仪和137Cs示踪技术测定了黄土高原侵蚀撂荒坡地不同侵蚀坡位的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在没有侵蚀的坡顶部与坡下部土壤堆积区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坡顶部与坡中部轻度侵蚀区土壤呼吸速率无显著差异。对两个影响土壤呼吸的因素——5 cm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分析表明:不同侵蚀坡位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曲线形式相同,为"单峰"曲线;5 cm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其作用随土壤含水量减小而减小;影响土壤呼吸速率日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土壤含水量,二者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43,0.050,0.042),坡顶、坡中、坡下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891、0.878、0.892;日均5 cm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无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于深入探讨黄土高原侵蚀土壤有机碳循环具有一定作用。
李嵘李勇李俊杰孙丽芳张晴雯
关键词:土壤呼吸土壤水分侵蚀坡地
三江源区东西样带土壤侵蚀的^137Cs和^210Pbex示踪研究被引量:28
2009年
运用137Cs和210Pbex联合示踪技术,考察青藏高原三江源区东西样带137Cs和210Pbex面积浓度的背景值和变化特征,以及东西样带土壤侵蚀速率、分布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青藏高原三江源区东西样带137Cs和210Pbex面积浓度背景值分别为453~1 714和2 612~7 377 Bq/m2,137Cs和210Pbex背景值从西向东样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差异明显.137Cs(x)和210Pbex(y)面积浓度的背景值区域分布呈显著线性相关,相关性关系式为y=3.587 2x+1 463.4,R2=0.951 7.②长江源区沱沱河137Cs的示踪结果表明,以沱沱河为中心的长江源区是典型的风蚀区,年侵蚀速率2.5 t/(hm2.a),该区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沙尘暴源区之一.③黄河源区玛多典型坡面137Cs和210Pbex的示踪结果表明,近40年来,玛多畜牧业为主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壤扰动比自然因素的影响大.④玛沁东倾沟乡和军牧场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玛沁东倾沟乡高山草甸的水土保持效果较好,而玛沁军牧场的畜牧业活动造成了地表土壤的强烈扰动.⑤玛沁军功镇典型水蚀地貌土壤剖面137Cs和210Pbex的结果表明,20世纪50—60年代,该区的极端暴雨事件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剖面中出现137Cs和210Pbex的空白区.植被破坏导致玛沁军功镇出现了严重水蚀,净侵蚀速率为8.0 t/(hm2.a).⑥近40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三江源区出现了沙尘暴的传输源地.
李俊杰李勇王仰麟吴健生
关键词:土壤侵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