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02107)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蒋莉李劲席兴华彭伟周秀珍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置管
  • 2篇置管术
  • 2篇逆行置管
  • 2篇逆行置管术
  • 1篇三维成像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逆行
  • 1篇微创
  • 1篇微创手术
  • 1篇微创手术治疗
  • 1篇慢性
  • 1篇慢性泪囊炎
  • 1篇泪道
  • 1篇泪道逆行置管...
  • 1篇泪管
  • 1篇泪管阻塞
  • 1篇泪囊炎
  • 1篇鼻泪管
  • 1篇鼻泪管阻塞

机构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2篇彭伟
  • 2篇席兴华
  • 2篇李劲
  • 2篇蒋莉
  • 1篇肖琼
  • 1篇周秀珍

传媒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应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CT三维成像技术指导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通过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骨性泪道的长度及最小直径。依据泪道长度小于13.9mm及最小直径大于3.1mm将患者分为3组:同时满足以上条件者为A组(23例),满足其中之一者为B组(26例),未达到以上条件者为C组(24例)。3组患者均行泪道逆行置管手术。对照组(43例)采用泪囊鼻腔吻合术。结果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术的治愈率为65.75%,低于对照组(88.37%)(P<0.01)。A组患者手术治愈率(82.61%)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三维成像技术选择泪道长度短、直径大的患者行泪道逆行置管术,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李劲彭伟彭伟周秀珍蒋莉周秀珍
关键词:泪道逆行置管术慢性泪囊炎
逆行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泪道逆行置管术治疗成人鼻泪管阻塞的疗效及骨性鼻泪管解剖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71例(75眼)成人原发性鼻泪管阻塞,术前行CT三维成像测量骨性鼻泪管的长度及最小直径,然后分别经鼻泪管逆行植入“Y”形泪道引流硅胶管,术后3~6个月拔出,随访1年以上。结果75眼均一次置管成功。拔管时泪道冲洗通畅67眼(89.33%),冲洗有阻力8眼(10.67%)。拔管后1—3个月内有14眼再次阻塞(18.67%)。术前泪道CT三维成像测量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治愈组与未愈组骨性鼻泪管平均长度:分别为(13.40±0.51)mm和(13.71±0.41)mm,骨性鼻泪管最小直径:分别为(3.47±0.34)mm和(3.23±0.2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1,t=5.64,P〈0.01)。结论泪道逆行置管术是治疗成人鼻泪道阻塞的较好方法。术前CT三维重建了解患者骨性泪道解剖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提高泪道逆行置管术治愈率。
席兴华李劲肖琼彭伟蒋莉
关键词:鼻泪管置管术逆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