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06010)

作品数:15 被引量:302H指数:10
相关作者:夏斌何家雄刘宝明张树林王志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盆地
  • 6篇油气
  • 6篇勘探
  • 6篇成藏
  • 4篇勘探前景
  • 3篇地质
  • 3篇运聚
  • 3篇CO
  • 2篇地质条件
  • 2篇叠合
  • 2篇叠合盆地
  • 2篇东南
  • 2篇油气资源
  • 2篇台西南盆地
  • 2篇气藏
  • 2篇资源潜力
  • 2篇隆起带
  • 2篇南海北部边缘...
  • 2篇南海西部
  • 2篇勘探前景分析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广州海洋地质...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长江大学

作者

  • 13篇夏斌
  • 10篇何家雄
  • 9篇刘宝明
  • 4篇王志欣
  • 4篇张树林
  • 3篇李绪宣
  • 2篇金庆焕
  • 2篇牛滨华
  • 2篇张敏强
  • 1篇陈恭洋
  • 1篇嵇少丞
  • 1篇阎贫
  • 1篇施小斌
  • 1篇姚永坚
  • 1篇刘海龄
  • 1篇孙春岩
  • 1篇钟立峰
  • 1篇陈振宏

传媒

  • 5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Acta G...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07
  • 8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琼东南盆地油气成藏组合、运聚规律与勘探方向分析被引量:51
2006年
琼东南盆地是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具典型断坳双层结构,其油气运聚分布规律及成藏条件与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类似,油气成因类型多,油气源复杂,且不同区带油气运聚规律及成藏组合与成藏控制因素均差异明显。根据本区油气成因类型及2类主要油气成藏组合(自生自储,下生上储)的运聚成藏模式特征,剖析与探讨油气运聚成藏规律,指出近期油气勘探方向,为提高油气勘探成功率、降低勘探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何家雄夏斌孙东山张树林刘宝明
关键词:油气成藏组合成藏控制因素
世界深水油气勘探进展与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前景被引量:68
2006年
世界深水油气资源丰富,近年来深水油气勘探已成为当今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和油气增储上产新亮点,也是当今海洋油气勘探必然发展趋势和油气资源接替的重要战略选区。南海陆坡深水区属我国油气勘探与研究的新区,处于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位置,从烃源岩、含油气储盖组合、圈闭及油气运聚条件等综合考量,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基本地质条件,颇具油气资源潜力,其应是我国油气资源接替的重要战略选区和增储上产的现实区域。在以往研究和所获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围绕南海深水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以期促进和加快南海深水油气的勘探进程。
何家雄夏斌施小斌姚永坚刘海龄阎贫张树林
关键词:成藏地质条件油气资源潜力
Thermochronology of Mesozoic Sandstone from the Beipiao Basin and Its Implication to Meso-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Yan-Liao Orogenic Belt被引量:3
2005年
Combining the single-grain low-temperature apatite fission track with high-temperature zircon U-Pb dating of sandstone can better reveal the tempor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ource and depositional site, and identify both the age component of the source terrain and subsequent thermo-tectonic events after deposi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ingle- grain zircon U-Pb dating and fission track (FT) dating of sediments from the Beipiao basin in Northeast China. The U-Pb ages of 18 single zircon grains collected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Beipiao Formation range from 194.3±2.9 to 233.8±4.2 Ma and most of apatite FT ages are about 30-40 Ma, indicating that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Yan-Liao orogenic belt experienced an obvious tectonic seesawing during Meso-Cenozoic time. The eastern part of Liaoning Province (the Liaodong block) uplifted in the early Mesozoic (230-190 Ma) and formed a geological landscape of high mountains, while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province (the Liaoxi area) subsided relatively and thousand-meter-scale sediments were deposited. During the Cenozoic (30-40 Ma), the Liaoxi area uplifted as a whole, and the Xialiaohe Basin sank intensively. The topographic landscape had a great change: high mountains in the west and east of Liaoning Province and low plains in the central area.
YANYiLINGeXIABinLIZi'anLIZhongcheng
南海北部陆缘晚期油气成藏机理及动力学过程被引量:6
2007年
总结了南海北部陆缘晚期(或浅层)油气藏的勘探技术和方法,指出晚期油气成藏具有海底麻坑、气烟囱、"地震模糊带"和"亮点"等地震异常特征,从地化特征上可划分为浅层生物气、成熟—高成熟热解气和高含CO2热解气等3种油气成藏类型。在研究新构造运动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逆断层、正断层和底辟—走滑断层3个断层活动区的晚期油气成藏机理,指出断层晚期活动和后期快速沉降促进了油气的运移和再分配,晚期油气成藏主要沿莺歌海盆地莺东斜坡带、东方—乐东区和沿琼东南盆地二号断裂带及珠江口盆地坳陷边缘斜坡带等分布,有利于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
刘宝明牛滨华孙春岩夏斌李绪宣金庆焕
关键词:油气藏晚期成藏成藏动力学新构造运动南海北部陆缘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近海陆架盆地CO_2成因判识与运聚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近海陆架盆地CO2资源丰富,成因类型较复杂,根据通常的成因判识标准与划分参数(δ13CCO2和3He/4He),可将上述盆地CO2明确划分为壳源型(有机和无机)、壳幔混合型及火山幔源型等3型4类;但依据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诸多学者提出的CO2/3He比值来判识划分,则存在较大的偏差及多解性。文中通过对CO2成因判识划分方法的对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通用性及简洁性的原则,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通常的成因判识划分方法,对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近海陆架盆地CO2成因进行了综合判识划分,并对不同成因类型CO2的运聚规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何家雄夏斌王志欣刘宝明孙东山
关键词:CO2油气资源地质条件
中国东部及南海西部陆缘CO_2气藏形成机理被引量:10
2004年
以我国东部及南海西部陆缘众多CO2气藏为依据,分析了气藏中气体组分、同位素组成及分布特征,指出该地区从北至南分布着一巨型北东向岩浆 幔源无机成因CO2气藏带,莺歌海盆地中具有壳幔混源特征,其形成机理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俯冲带所形成的构造 岩浆作用有关;靠近俯冲带,热源体以火山岩体、基性玄武岩为主,远离俯冲带则以泥底辟热流体为主;超壳断裂是幔源气和热源的输运通道。
刘宝明夏斌李绪宣张敏强陈振宏
关键词:俯冲带CO2气藏陆缘岩浆作用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生物气和亚生物气资源潜力与勘探前景分析被引量:29
2005年
南海北部边缘莺—琼盆地及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成因类型多,是一个具有多种勘探领域和颇大资源潜力的大气区。由于勘探及研究程度尚低,在该区浅层及中深层勘探中所发现的天然气藏多以成熟—高成熟的热成因腐殖型气(煤型气)为主,但也发现了一些生物气及亚生物气(生物—低熟过渡带气)气藏且具较高的产量和一定的储量规模、资源潜力及勘探前景广阔。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与关注的天然气勘探新领域,只要加大勘探投入力度和天然气地质综合研究的深度。
何家雄夏斌张启明张树林刘宝明
关键词:生物气地球化学特征资源潜力勘探前景
南海北部大陆架东区台西南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台西南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边缘盆地链上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一,处在中国近海陆架盆地天然气富集区带的有利位置,具有良好油气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迄今该区勘探及研究程度较低,仅在中央隆起带中部发现了CFC、CFS和CGF等含油气构造,且探井及研究亦主要集中于该带,对其它区块勘探及研究均十分薄弱。由于中央隆起带处在区域上有利油气运聚的低势区,具备了良好的油气运聚成藏条件,勘探发现的商业性油气也集中于该带,因此应加大勘探力度,全面解剖中央隆起带,深入研究其油气富集规律,这也是在台西南盆地尽快获得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所在。
何家雄夏斌王志欣孙东山
关键词:叠合盆地中央隆起带勘探潜力分析
莺歌海盆地异常高温高压环境下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被引量:8
2006年
莺歌海盆地属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新生代异常高温高压盆地,其异常高温高压地层系统主要展布于盆地中部莺歌海坳陷区泥底辟构造带,因此,泥底辟热流体上侵活动,尤其是上新世后期的热流体活动与异常高压区带的展布,控制了天然气及CO2的运聚富集特征。根据所获大量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资料及近年来天然气勘探成果,重点对盆地异常高温高压特征、高温高压环境下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运聚规律等进行了综合剖析与探讨,以期对该区进一步天然气勘探及研究有所裨益。
何家雄夏斌张树林孙东山
关键词:高温高压成藏控制因素莺歌海盆地
台西南盆地中新生界石油地质与油气勘探前景被引量:8
2006年
台西南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东区边缘盆地链上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之一,与其西边的珠江口盆地相邻,处在中国近海陆架盆地天然气富集区带的有利位置,具有良好油气资源潜力和勘探前景。该盆地由北部凹陷、南部凹陷及中央隆起带等3个构造单元所组成。迄今为止,其勘探及研究程度较低,仅在中央隆起带中部勘探中发现了CFC、CFS及CGF等渐新统砂岩及中生界白垩系裂缝性储集层之含油气构造,且探井及研究亦主要集中于该区,其他区域则勘探及研究均十分薄弱。由于中央隆起带处在盆地中部区域上有利油气运聚的低势区,具有良好的油气运聚成藏条件,故迄今勘探发现的商业性油气均集中于该带,因此处于两凹之隆之中央隆起带应是该区最佳的油气富集区带及远景区,而加大勘探力度、全面解剖中央隆起带、深入研究其油气富集规律,则应是台西南盆地尽快获得油气勘探突破之关键。
何家雄夏斌陈恭洋孙东山
关键词:叠合盆地隆起带成藏条件勘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