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6107)

作品数:14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华泽钊崔国民高凤玲陶乐仁黄晓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电子电信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7篇温室效应
  • 5篇全球变暖
  • 5篇变暖
  • 3篇热管
  • 3篇结温
  • 3篇回路热管
  • 3篇功率
  • 3篇大功率
  • 3篇大功率LED
  • 2篇水汽
  • 2篇热阻
  • 2篇温室
  • 2篇温室气体
  • 2篇换热
  • 2篇充液率
  • 1篇导热
  • 1篇导热系数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地球

机构

  • 12篇上海理工大学
  • 6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安徽建筑大学
  • 1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上海气候中心
  • 1篇上海市气候中...

作者

  • 10篇华泽钊
  • 10篇崔国民
  • 6篇黄晓璜
  • 6篇陶乐仁
  • 6篇高凤玲
  • 4篇鲁祥友
  • 2篇徐家良
  • 2篇王晏平
  • 2篇林媛
  • 2篇张智钦
  • 1篇胡金鹏
  • 1篇荣波
  • 1篇仲勇
  • 1篇钱婷婷
  • 1篇戴林
  • 1篇彭超
  • 1篇肖乐乐
  • 1篇方武

传媒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能源研究与信...
  • 1篇四川环境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计算物理
  • 1篇半导体光电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汽浓度变化对温室效应影响的定量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考察大气水汽浓度变化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以全球大气温度探空数据集RATPAC-A为基础,对流层采用固定相对湿度的假设,并根据平流层水汽的历史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对流层绝对湿度的增加,会造成其各处向上出射长波通量的减少,并在层顶处达到最大,且对流层顶水汽含量的变化,对于向上长波通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如果地表温度升高1 K,大气水汽浓度增加所导致的对流层顶向上长波通量的减小值为2.22 W/m2,对流层水汽含量变化与地表温升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正反馈关系,有能力使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50%;平流层水蒸汽体积浓度每上升1×10-6,将会使对流层顶的向下长波通量增加0.31 W/m2。
高凤玲华泽钊崔国民陶乐仁
关键词:水汽温室效应正反馈
温室效应对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有CO_2、CH_4、N_2O等,其在大气中的含量增加引起吸收地表辐射能量的增加,改变了地表-大气辐射平衡,造成了地表温度升高。本文研究了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同其吸收地表辐射能量的关系;比较了不同温室气体含量引起的吸收地表辐射能量变化的差异,提出了温室效应对不同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敏感性的概念。通过对敏感性的分析,得出了不同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对温室效应影响的强弱关系。
胡金鹏崔国民黄晓璜华泽钊
关键词:温室气体温室效应敏感性
制冷工质的温室效应及其敏感性分析
2017年
氟氯烃及其替代品是近代工业发展起来的制冷工质.该制冷工质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会吸收地表长波辐射,造成地表温度升高,引起温室效应.研究了12种制冷工质气体的温室效应情况,分别计算了由制冷工质体积分数改变引起的温室效应强度变化,计算并分析了气体温室效应强度对制冷工质体积分数的敏感性系数.结果表明:随着制冷工质体积分数的增加,其引起的温室效应强度均增加,其中CFC-12是氟氯烃及其替代品中对温室效应贡献最大的制冷工质;氟氯烃比其替代品的温室效应强,氟氯烃相对含量的敏感性系数大于其替代品.该结果为寻求有效的减排措施提供了理论指导,以便于优先使用对环境友好的制冷工质,减少甚至停止使用对环境破坏严重的制冷工质,从而在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基础上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
黄晓璜崔国民张智钦
关键词:制冷工质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背景下温室效应的光谱能量分布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一维辐射传递方程及LBLRTM逐线积分模式建立计算模型,对工业革命前与目前大气构成情况下温室效应的能量分布及其光谱吸收机理进行分析,在保持温室气体浓度为当前水平的基础上,研究温室效应能量分布与地表温度之间的相互耦合机理。结果表明:工业革命前地球的温暖环境主要来自于大气温室气体的(100~370) cm-1、(640~710) cm-1以及(1370~2000) cm-1三个强吸收带对于地球长波辐射的吸收,而地球当前的变暖则源自于大气的(370~640) cm-1和(710~1370) cm-1两个弱吸收带的作用,其对工业革命以来所额外增加的温室效应贡献分别达到了25%和55%;地表温度升高,温室效应在全波段范围内也会随之增强,但不同谱带处的温室效应贡献以地球平均温度所对应的辐射峰值波数为界线,峰值波数右侧的温室效应贡献将会增加,在其左侧的贡献比例则会减小。
高凤玲崔国民陶乐仁华泽钊黄晓璜
关键词: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温室气体
全球年平均能流与辐射强迫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介绍了温室效应的概念;从全球年平均能流及辐射强迫的角度概述了当前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的研究现状,说明人为因素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因。对目前全球变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指出,全球年平均能流中大气向下的长波辐射和地表潜热通量以及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应该加强对平流层水蒸汽及太阳活动光谱分析的观测和研究;须采取一定的节能减排措施。
高凤玲华泽钊陶乐仁崔国民
关键词: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地球变暖动态特性及滞后现象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会造成全球变暖现象,但全球变暖与工业排放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通过分析地球、大气、太阳三者热平衡体系的辐射换热,建立了地球及其大气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此模型考察了造成地球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变暖滞后的现象.结果表明:工业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会造成大气对地球辐射的吸收系数提高,导致地球温度升高;同时,太阳辐射能量增加,地球和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增加,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结合近年来人为因素造成的地球温度升高现象进行了定量热分析,预测了温室气体CO2体积分数线性增加条件下的地球温度走势.
黄晓璜崔国民张智钦华泽钊徐家良
关键词:全球变暖辐射换热
汽车照明用LED散热的特性研究
2017年
LED作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应用于汽车照明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针对汽车照明用LED散热问题,提出了一种以铜粉烧结块为吸液芯的铜-水复合冷凝段重力式热管(HP)散热系统,并且实验研究了冷凝侧对流换热系数、LED粘结材料导热系数以及热管充液率对芯片结温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流换热系数与芯片结温呈负相关,并且在对流换热系数增加到50~70 W/m^2K之间时,芯片结温下降趋于平稳;2)LED粘结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大(≥100 W/m·K),越有利于降低芯片结温;3)加热功率偏小(≤3 W)时,充液率为50%时最利于降低芯片结温,加热功率偏大(≥5 W)时,充液率为60%最为合适。
肖乐乐鲁祥友彭超戴林司成龙
关键词:对流换热系数充液率
地表温度时空差异对温室效应影响的误差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目前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研究中,大都将地表温度处理为单一的平均温度的现状,在分析全球地表温度时空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将其作均一化处理以及时空积分两种不同的方法,对CO2,CH4及N2O的辐射强迫进行了计算,并预测了未来100年内CO2与CH4辐射强迫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O2辐射强迫受计算方法影响最大,两种方法计算所得到的绝对差值达到了0.12W/m2,相当于6%的偏差,而且随着其浓度的不断加大,偏差还会明显增加;但是对于以CH4为首的微量温室气体,即使浓度出现大幅增加,地表温度的时空差异对其辐射强迫也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目前,CH4所产生的辐射强迫大约已经占到CO2的25%,如果能够将CH4的年浓度增长控制在1μL/m3的水平上,其100年后的辐射强迫则仅为CO2的11%,从而显著缓解由于CO2浓度持续上升对全球变暖所施加的巨大压力.
高凤玲崔国民陶乐仁华泽钊
关键词:地表温度全球变暖温室效应
大功率LED散热回路热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大功率LED热问题是制约大功率LED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的技术瓶颈之一,有效的低热阻封装LED热设计是提高LED性能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大功率LED散热的铜-水回路热管(LHP),研究了加热方式、充液率、风压和倾角等对LHP均温性、起动性和热阻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输入功率为30 W时,LHP的启动时间约为6.5min;热阻范围为0.48~1.62K/W;在热负荷为30 W时,蒸发器的温度可以稳定控制在75℃以下;蒸发器表面均温差被控制在1.6℃以下;LHP的最佳的充液率为60%;冷凝器侧风压在一定范围内(小于130Pa)时,冷凝器侧风压力越大,LED产品的散热性能越好。
鲁祥友钱婷婷王晏平林媛方武
关键词:大功率LED充液率结温
太阳光谱辐射强度变化对地球能量平衡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前太阳对地球能量平衡影响的研究大都是以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作为输入参数的.本文以美国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太阳辐射与气候实验项目的卫星实测数据为基础,对太阳上升相(2010年上半年)和下降相(2007年12月)期间太阳光谱变化对地球能量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上半年较强的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主要是由紫外及红外波段的能量增强引起的,其在200~400 nm和760~4000 nm波段内的平均能量分别增加了0.11%和0.05%,而在400~760 nm可见光区的能量却呈减小趋势,平均减小量为0.05%.通过对MLS 2.2全球臭氧日数据进行再分析后发现,相对于2007年12月,2010年上半年平流层臭氧浓度也有所增加,其中在太阳紫外辐射呈现较大增强的2月和3月,其臭氧增量也相对较大,最大值分别出现在33 km和40 km处,值为0.6 mL·m^(-3)和0.62 mL·m^(-3).因此,可见光区能量减弱与平流层臭氧浓度增加的双重削弱作用致使虽然2010年上半年的太阳总辐射通量密度较大,但是到达对流层顶的太阳辐射却有所减小,最大减小量出现在3月,值为0.15 W·m^(-2).这一结果说明,太阳活动或总辐射通量密度的增强也有可能对地球对流层系统起到冷却作用.
高凤玲华泽钊陶乐仁崔国民徐家良
关键词:太阳活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