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YW-206)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廷龙郄秀书张彤赵阳王彦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雷暴
  • 1篇地气
  • 1篇地气温差
  • 1篇电荷结构
  • 1篇电学
  • 1篇闪电
  • 1篇起电机制
  • 1篇气温
  • 1篇气温差
  • 1篇雷暴云
  • 1篇极型
  • 1篇海拔
  • 1篇不同海拔
  • 1篇不同海拔地区
  • 1篇Y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作者

  • 2篇张彤
  • 2篇郄秀书
  • 2篇张廷龙
  • 1篇言穆弘
  • 1篇张广庶
  • 1篇王彦辉
  • 1篇陆全明
  • 1篇黄灿
  • 1篇张鸿发
  • 1篇王水
  • 1篇赵阳
  • 1篇吕凡超
  • 1篇王荣生
  • 1篇周鹤林
  • 1篇孙宝来
  • 1篇赵中阔
  • 1篇佘勇
  • 1篇王勇
  • 1篇王怀斌
  • 1篇祝宝友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2篇高原气象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内陆高原不同海拔地区雷暴电学特征成因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2
2009年
通过分析中国内陆高原西藏那曲、青海大通、甘肃中川和平凉4个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雷暴的电学特征发现,不同地区间雷暴电学特征有其共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过顶雷暴的地面电场演变特征,内陆高原地区雷暴可以分为特殊型和常规型两类。特殊型雷暴在当顶阶段地面电场呈正极性,即雷暴下部存在范围较大的正电荷区(LPCC),且特殊型雷暴所占比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有所增加;常规型雷暴在当顶阶段地面电场为负极性,与低海拔地区常规雷暴引起的地面电场类似。结合4个地区的地面气象要素以及探空资料的分析,发现不同地区对应的部分热动力参量以及大气层结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分析表明,地气温差和暖云区厚度对雷暴云LPCC的强弱有显著的指示意义,当地气温差越大、暖云区厚度越薄时,雷暴云LPCC的强度相对较大;反之,雷暴云LPCC的强度及范围都较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特殊型雷暴云内最大上升气流区存在的范围以及总比含水量大于常规型雷暴,上升气流的强弱以及WCD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云内水成物粒子的浓度。
张廷龙郄秀书言穆弘赵阳张广庶张彤王彦辉
关键词:地气温差
无碰撞磁场重联中的电子密度空穴和B_y的四极型分布被引量:2
2009年
在无碰撞磁场重联中,在分离线的区域的磁压远大于X点附近的磁压,由此产生了沿着分离线流向X点的电子束流,这些电子在X点被加速后,又沿着靠近分离线内侧的磁力线流出重联区.一般认为这样的电流体系产生了垂直于重联面的霍尔磁场的四极型分布,而且分离线附近区域电子密度会降低.通过二维粒子模拟方法研究了无引导场时的无碰撞磁场重联,证实了这样的电流体系.并且发现四极型磁场的峰值区较分离线(即电子密度的极小区)更加靠近电流片内侧,同时Cluster卫星簇的观测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现象.
黄灿王荣生陆全明王水
一次单体雷暴云的穿云电场探测及云内电荷结构被引量:20
2009年
自行设计制作了携带GPS的强电场探空系统,可以获取探测路径上的电场垂直分量、温度、相对湿度和GPS定位数据.2008年夏季,在地面大气平均电场仪以及一部X波段天气雷达的配合下,在甘肃平凉地区进行了雷暴云内的电场探空实验,获得了中国内陆高原地区雷暴云内的电场廓线资料.通过对一次过顶雷暴活跃阶段的探空资料分析,表明在雷暴云及其下边界存在4个电荷区域:在海拔高度4.3~4.5km之间(云底)存在一个负屏蔽电荷层;在4.5~5.3km存在一个正电荷区,对应3~2℃温度层;在5.4~6.6km存在一个负电荷区,对应温度–3~–10℃;在6.7~7.2km存在一个正电荷区,对应温度–11~–14℃.本文提供的观测结果支持中国内陆高原地区雷暴云内(0℃层之上)存在三极性电荷结构,但下部正电荷区较正常三极性结构要强的结论.
赵中阔郄秀书张廷龙张彤张鸿发王勇佘勇孙宝来王怀斌
关键词:雷暴云电荷结构起电机制
微秒时间尺度脉冲活动是K过程的一个必要特征吗?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澄清微秒时间尺度脉冲活动是否属于K过程的一个必要特征,分析了16次地闪和12次云闪后期对应电场K变化期间的VLF/LF(磁场)脉冲活动和VHF辐射特征。结果显示,微秒时间尺度脉冲活动是K过程的一个必要特征:(1)绝大多数K过程其VLF/LF脉冲活动表现为一个密集的小幅度脉冲簇,脉冲间隔从几微秒到十几微秒不等,其幅度比同期地闪回击幅度弱一个数量级,偶尔上面叠加了与地闪回击幅度可以比拟的大脉冲;(2)另有一部分K过程VLF/LF脉冲活动则类似于地闪或者云闪初始击穿过程的大双极性脉冲列。K过程同时伴随了准连续的Q噪声形态和分立脉冲形态的VHF辐射,这些VHF辐射倾向于与VLF/LF脉冲活动同时在K阶梯电场变化一开始即启动并伴随着K阶梯电场变化,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强度对应关系。K过程放电期间,这些VLF/LF脉冲源的入射方位演变特征表明,它们产生于一个云内不断扩展的源。K过程微秒时间尺度脉冲活动和VHF辐射特征以及它们与K变化之间的时间对应关系支持K过程是云内流光过程的结论。
祝宝友吕凡超马明周鹤林
关键词:闪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