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E0410010)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晓张卫英夏声平许嫦娟朱兰兰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引发剂
  • 2篇乳液
  • 2篇乳液聚合
  • 2篇微乳液
  • 2篇甲基
  • 2篇甲基丙烯
  • 2篇甲基丙烯酸
  • 2篇甲基丙烯酸甲...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酸
  • 2篇丙烯酸甲酯
  • 1篇动力学
  • 1篇乙烯
  • 1篇印迹聚合物
  • 1篇乳液法
  • 1篇乳液体系
  • 1篇铜离子
  • 1篇微乳液聚合
  • 1篇微乳液体系
  • 1篇离子

机构

  • 3篇福州大学

作者

  • 3篇张卫英
  • 3篇李晓
  • 2篇夏声平
  • 1篇朱兰兰
  • 1篇肖少春
  • 1篇董声雄
  • 1篇任文成
  • 1篇许嫦娟

传媒

  • 2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乳液法Cu^(2+)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被引量:6
2007年
以Cu2+为模板离子,丙烯酸、丙烯酰胺及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苯乙烯(St)为骨架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铜离子印迹聚合物.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考察了Cu2+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确定引发剂用量的基础上,考察了功能单体种类、介质pH值、Cu2+/功能单体摩尔比以及DVB/St质量比等因素对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趋势,得到了较优的合成条件,并提出了乳液法Cu2+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识别过程.
朱兰兰张卫英许嫦娟李晓
关键词:印迹聚合物铜离子乳液聚合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可聚合微乳液体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分别采用电导率仪、粘度计和折射仪测定了不同类型微乳液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固定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混合单体量的情况下,随着水相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电导率、粘度和折射率发生明显变化,体系由反相微乳液经双连续型微乳液逐渐转变为正相微乳液.对微乳液的粒度分析表明,油相含量较低时,正相微乳液体系中的液滴可视作溶胀胶束;在反相微乳液中,随着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含量的增加,水相液滴粒径明显增大;在MMA/AA/H2O无皂反相微乳液体系中,微乳液的粒子比有皂体系的大.最后,微乳液聚合表明过硫酸钾能够稳定引发正相微乳液聚合,同时Mn3+也可用于引发正相微乳液聚合.
夏声平李晓任文成张卫英董声雄
关键词:微乳液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
高锰酸钾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微乳液聚合被引量:5
2005年
以高锰酸钾为引发剂,采用膨胀计法,对十二烷基硫酸钠与乳化剂OP协同稳定的甲基丙烯酸甲酯O/W型微乳液体系的聚合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种类、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及AA/MMA质量比对微乳液单体转化率及聚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油溶性的偶氮二异丁腈,水溶性的高锰酸钾和过硫酸钾引发微乳液聚合的速率较快且转化率较高;反应温度升高,聚合速率及最终转化率先增加后减小,35℃以上聚合时的表观活化能为-82.7kJ/mol;高锰酸钾浓度增大,聚合速率及最终转化率逐步增至最大值并趋于稳定;随单体浓度以及AA/MMA质量比的增加,聚合速率及最终转化率存在峰值;此外,条件适宜可以观察到比较明显的恒速期.
李晓夏声平肖少春张卫英
关键词:高锰酸钾微乳液聚合动力学甲基丙烯酸甲酯引发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