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D0810017)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许绿丝史良俊陈孟舒展曾伟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炭纤维
  • 2篇活性炭
  • 2篇活性炭纤维
  • 1篇粘胶
  • 1篇粘胶基
  • 1篇粘胶基活性炭...
  • 1篇制革
  • 1篇制革污泥
  • 1篇中铬
  • 1篇生物沥滤
  • 1篇脱除
  • 1篇污泥
  • 1篇纳米
  • 1篇纳米TIO
  • 1篇纳米TIO2
  • 1篇颗粒活性炭
  • 1篇焚烧
  • 1篇焚烧法
  • 1篇焚烧法处理
  • 1篇氨气

机构

  • 4篇华侨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许绿丝
  • 1篇舒展
  • 1篇李锦
  • 1篇陈孟
  • 1篇纳宏波
  • 1篇曾汉才
  • 1篇郭小燕
  • 1篇曾伟
  • 1篇史良俊
  • 1篇蔡璐璐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活性炭纤维脱除SO_2/NO_x/H_g中传递过程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为解决活性炭纤维(ACF)同时低温吸附氧化脱除SO2/NOx/Hg时传递过程对脱除率的影响问题,通过实验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传递过程对脱除污染物宏观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将ACF与颗粒活性炭(GAC)的传递过程影响进行了比较.认为温度的影响对于ACF和GAC都可以忽略;当ACF表面流速大于0.113 m/s,GAC表面流速大于0.2 m/s时,外扩散的影响可以忽略;ACF内扩散的影响可以不考虑,而GAC不能忽略.
许绿丝曾汉才曾伟
纳米TiO_2-Ag改性VACF处理氨气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利用浸渍法将纳米TiO2-Ag负载于粘胶基活性炭纤维上进行改性来处理低浓度氨气,扫描电镜观测和能量色散谱分析表明纳米TiO2和Ag均较成功地负载于VACF表面上,改性VACF对氨气脱除性能良好,最大脱除率为93.3%;当Ag^*’掺杂量为TiO2含量的0.5wt%时氨气脱除率达到最大值;存在最佳相对湿度为55%;在氨气浓度为13~65mg/m^3范围内,浓度越低,脱除效果越好;处理较高浓度氨气可通过增加改性VACF用量;随着反应连续进行,改性VACF稳定性受到影响,但仍具有脱除氨气能力。
史良俊许绿丝陈孟舒展
关键词:纳米TIO2氨气粘胶基活性炭纤维
生物沥滤-焚烧法处理制革污泥中铬迁移转化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生物沥滤-焚烧方法,先将制革污泥中大部分难溶的有毒重金属——铬从固相溶出转移至液相,之后将沥滤后制革污泥进行有效的固液两相分离,并对分离后的固相污泥进行焚烧处理实验,研究生物沥滤-焚烧处理法对制革污泥中的总Cr在不同介质中的浓度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沥滤法处理制革污泥后,以金属离子交换形态存在的总Cr含量增加,其中68.56%的总Cr6+和87.70%的总Cr得以去除,去除效果十分明显;将沥滤脱水后的污泥进行焚烧处理,以残渣态形式存在的总Cr相对含量变大,迁移能力减弱;铬在高温下与其他重金属元素形成复杂的金属化合物及络合物:Cr1.3Fe0.7O0.5、Na4(CrO4)(SO4)、Ca5(CrO4)3O0.5,有助于今后进一步对整个生物沥滤-焚烧处理过程进行反应机理研究。
蔡璐璐许绿丝郭小燕
关键词:制革污泥生物沥滤焚烧
改性酚醛基活性炭泡沫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前驱体共混改性法,以FeCl2/NH4NO3为改性剂,得到改性酚醛泡沫,经高温炭化/水蒸汽活化制备出改性酚醛基活性炭泡沫。通过氮气吸附、TG、XRD、SEM、FT-IR等技术对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炭泡沫比表面积为311.19m2/g,总孔容为9.687mL/g,孔径分布范围广,引入了有益于酸性气体脱除的含氮基团和Fe离子,特别是二者同时存在时可产生交互衍化作用。
纳宏波许绿丝李锦
关键词:表面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